当前位置:知之问问>百科知识>赤小豆的作用 赤小豆有哪些功效

赤小豆的作用 赤小豆有哪些功效

2023-07-19 06:28:32 编辑:join 浏览量:604

赤小豆的作用 赤小豆有哪些功效

赤小豆味甘,入心、小肠经,具有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的功效。

它清热作用比绿豆弱,但利水祛湿作用更强,不但可以治疗一般的水肿,甚至可以治疗“大腹水病”,即肝硬化腹水。

赤小豆一般用来熬粥或做馅。

中医认为,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入心、小肠经。

有健脾利湿、消肿解毒功效,主治水肿、脚气,而有产后缺乳、腹泻、黄疸或小便不利、痔疮也可通过用赤小豆熬汤或研磨成粉服用辅助治疗。

在西方营养学里,赤小豆含有较多的皂角甙,可刺激肠道,因此它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解酒、解毒,对心脏病和肾病、水肿有益;而且赤小豆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可润肠通便、降血压、降血脂、调节血糖、解毒抗癌、预防结石、健美减肥;且富含叶酸,产妇、乳母多吃红小豆有催乳的功效。

针对需要祛湿健脾的朋友来说,可用鲮鱼和赤小豆共煮来调理,因《纲目拾遗》里提到,鲮鱼有“健筋骨、活血行气、逐水利湿”的功效,两者一起煮汤,对祛湿有较好的效果。

别名 红豆、野赤豆。

植物形态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可达90cm。茎上有显著的长硬毛。三出复叶互生;顶生小叶卵形,长5~10cm,宽2~5cm,先端渐尖,侧生小叶偏斜,全缘或3浅裂,两面疏被白色柔毛;托叶卵形。总状花序腋生;花萼5裂;花冠蝶形,黄色,旗瓣具短爪,龙骨瓣上部卷曲;雄蕊10,二体。荚果圆柱形,长5~8cm一种子6~8粒。花期6~7月,果期7-8月。全同各地普遍栽培。

采制 秋季荚果成熟而未开裂时拔取全株,晒干,打下种子。

产地 吉林、北京、天津、河北、陕西、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广东、四川。

性状 种子矩圆形,两端较平截,长5~7mm,直径4~6mm,表面暗红色,有光泽,侧面有白色线性种脐,长约4mm,不突起。

子叶2,肥厚,乳白色。气微,味微甘。

化学成分 含a-球朊(a-globulin),β-球朊(β-globulin),脂肪酸,烟酸,糖类,维生素A1、B1、B2,植物甾醇,二萜皂苷等。

药理 对荨麻疹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家兔整个孕、产程均有明显的缩短作用,并具有治疗难产、下胞衣作用;提取物能够增强小鼠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力.亦可促进白细胞介素2(IL-2)的产生。

性味 性平,味甘、酸。

功能主治 利水消肿,解毒排脓。

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用量9~30g。

配伍应用

①水肿胀满,脚气浮肿:单用,或配白茅根、桑白皮等。

②热毒痈疮:单味研末,用鸡蛋清、蜂蜜或醋等调敷患处,治痈肿未溃者。

赤小豆和红豆的区别

红豆,又称相思豆,体积比较大,最常用的就是用来做美味的红豆沙糖水。而赤小豆体积比较小,最适合用来煲汤或者煮粥来吃,有利尿消除水肿的作用,非常适合产妇食用。

可见赤小豆和红豆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赤小豆性质平和、味甘、酸,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小干豆。

在每100克的赤小豆中,含蛋白质20.7克,脂肪0.5克,碳水化合物58克,粗纤维4.6克,钙67毫克,铁5.2毫克,还有磷,维生素B1、B2、烟酸以及皂草甙等营养物质。

由于赤小豆含有皂草甙物质,具有通便、利尿和消肿的作用,所以常吃赤小豆,可以清血、消除内脏疲劳,对心脏病和肾脏病患者特别有益。

此豆还有“久食瘦人”的说法,对老年性肥胖症,有一定的减肥效用。

赤小豆做粥、做馅、做小吃皆宜。用赤小豆、粳米煮粥,不但利水消肿,而且可以健脾胃。而赤小豆冬瓜糖水,则是一道小朋友的健康甜汤,有驱暑健脾的功效。

赤小豆质地坚硬,难于煮烂,如果要与粳米同煲,则应该先把赤小豆煮烂后,才加入粳米。另外,赤小豆适合用适量的糖调味,但不宜放盐,否则不利水分的排出。

而红豆比较圆,煮完之后,红豆会变软。红豆属落叶乔木。别名:孔雀豆、相思豆、大红扁豆、相思格。红豆五味属甘酸,酸甘化阴,故能补阴血。有疏风清热,燥湿止痒,润肤养颜的功效。

赤小豆与红豆尽管长相不同种属却相同,同属豆科植物,性质和营养成分也接近,只是赤小豆的功效强些,所以中医入药都用赤小豆,而红豆则只供一般食用。

豆科草本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种子。

又称红小豆、米赤豆。

分布于我国广东、广西、江西及上海郊区等地。

赤豆又称红豆、红饭豆、朱赤豆。

我国各地广泛栽培。

夏、秋采摘成熟荚果,晒干,除去荚壳、杂质,收集种子备用。

[性能]味甘,性平。能健脾利湿,散血,解毒。

[参考]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磷、钙、铁,维生素B1、B2,烟酸、皂甙等成分。

[用途]用于水肿、脚气;产后缺乳,腹泻、黄疸或小便不利;痔疮,肠痈。

[用法]煮食,煎汤或研末服。

[附方]

1,赤豆桑白皮汤:赤小豆60g,桑白皮15g。加水煎煮,去桑白皮,饮汤食豆。源于《本草拾遗》。本方用赤小豆健脾利湿,而以桑白皮专于利尿消肿。用于脾虚水肿或脚气,小便不利。

2,茅根煮赤豆:白茅根250g,赤小豆120g。加水煮至水干,除去白茅根,将豆分数次嚼食。源于《肘后补缺方》。

白茅根为凉性利尿药,其味甘甜,用以煮豆,既可增强利尿作用,又较适口,故颇为得法。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现用于肾炎或营养不良性水肿。

3,赤豆粥:赤小豆120g,粳米30g。加水适量,煮稀粥。分2次食。源于《妇人良方》。本方能益脾胃而通乳汁。用于妇女气血不足,乳汁不下。

4,苦酒赤豆散:赤小豆100g,用醋1茶盅,煮豆至熟,取出晒干,再入适量米酒中浸渍至酒尽,经干燥后研为细末。分3次服,每次3~6g,用米酒送服。源于《肘后方》。

赤小豆等三者均能散血,醋又用止血之效,故本方有散血消肿和止血作用。用于痔疮瘀肿疼痛,大便带血。

5,赤小豆西瓜皮汤:赤小豆50克,西瓜皮50克,白茅根50克。

赤小豆淘净,西瓜皮、白茅根切碎。将赤小豆、西瓜皮、白茅根放入锅中,用旺火煮沸,再用小火煮2小时。本汤有祛淤降脂、健脾利湿之功效。

标签:赤小豆,功效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之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zhwenwen.com/article/165734.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