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之问问>百科知识>脸色黄

脸色黄

2023-07-07 07:43:03 编辑:join 浏览量:637

脸色黄

脸色黄可能是由于非疾病因素导致,比如饮食因素、环境因素、药物因素、遗传因素、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等,也可能是由于疾病因素造成,比如病毒性肝炎、溶血性黄疸、肝包虫病、肝癌等,建议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治疗。

一、非疾病因素:

1、饮食因素: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大量进食橘子、胡萝卜等带有黄色素的食物,由于血液中的橘黄素和胡萝卜素增多,会导致人的脸色发黄,在减少进食此类食物后可改善症状。

2、环境因素:如长时间受到紫外线照射,可出现皮肤损伤,导致脸部出现色素沉着,出现脸色发黄的情况,建议出门做好防晒,比如使用防晒霜、遮阳伞等,以改善脸色发黄的情况。

3、药物因素:若存在长期大量服用药物,或擅自盲目用药的情况,可能会导致肝细胞受损,因为药物成分需要通过肝脏进行代谢,此时胆红素释放过多时,容易出现脸色黄的情况,还可能会出现巩膜、皮肤黏膜黄的情况,建议遵医嘱停用药物,并使用护肝片等药物治疗。

4、遗传因素:遗传基因会对皮肤颜色产生明显的影响,若父母存在皮肤偏黄的情况,其子女也会出现脸色偏黄的情况,一般无需处理,若影响美观,则可以通过涂抹美白霜进行改善。

5、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由于新生儿的年龄较小,各脏器功能发育尚不完善,所以肝脏的解毒功能也不完善,则可能会导致胆红素升高,出现脸部、巩膜等部位发黄的情况,一般无需治疗,可自行缓解。

二、疾病因素:

1、病毒性肝炎:由于病毒感染导致,病毒复制导致肝细胞受损后,可造成肝功能减退,胆红素代谢、合成、排泄障碍,而引起脸色、巩膜、皮肤发黄,可遵医嘱使用复方益肝灵胶囊、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恩替卡韦片等药物治疗。

2、溶血性黄疸:多见于异型输血或药物中毒等情况,可导致红细胞大量破坏、血红蛋白释放入血增多,超过肝脏代谢能力而使血液中胆红素增高,引起脸色、巩膜黄染,可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等药物治疗,还可以进行血液透析等治疗。

3、肝包虫病:主要病因是棘球绦虫感染,棘球绦虫大量寄生在肝脏细胞中,并繁殖而形成包块样结节,可压迫肝内毛细胆管或胆小管,致使胆汁排泄异常、胆红素代谢障碍,出现脸色发黄的情况,建议遵医嘱使用驱虫药物治疗,如复方阿苯达唑片等。

4、肝癌:可能是由于遗传、环境、饮食、病毒感染等因素导致,随着恶性肿瘤逐渐增大,可致肝内胆管、胆小管受压或梗阻,导致患者出现脸色发黄的症状,需要早期诊断,通过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方法改善,如肝动脉栓塞手术、肝叶切除手术等。

5、脾胃虚弱:脾胃具有运化水谷精微的作用,当脾胃虚弱时,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会出现减退,营养物质不能输入到全身各处,则会出现脸色黄的表现,建议医生指导下服用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等药物进行改善。

6、气血虚弱:当自身出现气血虚弱的情况时,全身气血无法滋养皮肤,无法使皮肤保持白皙红润的光泽,也会出现脸色黄的情况,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归脾丸、四君子汤等药物进行治疗。

7、肝胆湿热:由于湿热之气侵犯人体,内蕴于肝胆,导致肝胆疏泄失常,可影响胆汁代谢,也会引起脸部泛黄,建议患者遵医嘱应用龙胆泻肝汤、茵莲清肝颗粒等药物治疗。

8、肾气不足:是指肾气亏虚,封藏功能减退导致的一系列虚弱症状,肾气不足时会导致气血不足,可引起面色泛黄、泛黑等症状发生,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金匮肾气丸、龟鹿二仙膏等药物治疗。

出现脸色黄的症状时,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的肝病科、中医科就诊,进行血常规检查、肝功能检查、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标签:脸色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之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zhwenwen.com/article/145923.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