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之问问>百科问答>做客邬达克在上海的四个家(组图)

做客邬达克在上海的四个家(组图)

2023-05-26 14:55:52 编辑:join 浏览量:582

做客邬达克在上海的四个家(组图)

文/王海燕 也许你不一定知道邬达克这个名字,但是在闹市在角落,你都可能与他相逢,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市三女中、武康大楼等一幢幢建筑构建起来那个记忆中的老上海,都出自他的手笔。

邬达克在上海生活工作了近30年,1947年作别上海时,他54岁。可以说,当年他生命的一大半留在了上海。无法言说的奇缘,让邬达克来到上海,适逢上海近代建筑繁荣崛起的时代,上海成就了这位应时而生的设计奇才。作为执业设计师,他设计风格的多元性,体现了他对当时国际建筑设计发展潮流的关注与实践,并以丰硕的建筑设计成果,给上海留下了一张又一张的建筑文化名片。

与上海建筑紧密关联的邬达克

那么,邬达克在上海有几个住所呢,都在哪里?

5月21日,在邬达克旧居番禹路129号举行了邬达克旧居的前世今生分享会,邬达克文化发展中心主任、邬达克纪念馆馆长、邬达克旧居投资修缮人刘素华向大家展示了邬达克在上海的四个家。

【赫德路13号——第一个家】 1918年邬达克初来上海,在克利洋行当绘图员,租住赫德路(今常德路)13号的简单一居室。

赫德路13号房间内景

初来乍到的邬达克在寄给家中的一封信中这样说道,“我的房间的净高是2.25米,这里卫生间是公用的,在冬天我每两天洗一次澡,在夏天天气炎热,每天洗两次。” 在1919年至1920年间写给家人的信中,邬达克附上了当时房间的手绘平面以及室内照片,这使我们得以一窥邬达克的生活状态,那是一个20多平方米的朝北房间,层高只有2.25米,室内布置十分紧凑、起居、饮食、工作都在一个空间里,卫生间是公用的。房间的中部有一个带装饰的壁炉,壁炉上方的墙面挂着不少镜框照片,壁炉对面则是床和书架,书架里的书已是密密麻麻,房间北侧向外突出一米有余,窗口右侧有着一张契合房间平面的L型的书桌以及一只圈椅。

【吕西纳路17号——第二个家】 1922年结婚后,邬达克在岳父的赞助下,在吕西纳路(今利西路)17号建了一幢欧洲中部和地中海沿岸建筑风格的别墅(已拆)。与当时上海永安公司的创办人之一郭标是邻居。

吕西纳路17号

这是他设计的第一个自宅,如今已淹没在上海城市建设的浪潮中。据考证,吕西纳路17号自宅于1999年左右被拆除。它的确切位置是在今天延安西路937号上海电力医院的21层综合医疗大楼北面、2号楼以南,西面围墙至红色一层小平房之间的这块空地。

在1947年版《上海市行号路图录》当年吕西纳路17号的宅基地的地形图中可以发现,当年的宅基地图上标注的地块所有人是,Mrs.Hudec,也即是邬达克的新婚妻子吉塞拉.迈耶。

【哥伦比亚22家未及入住的家】 1929年随着女儿的出生,邬达克在哥伦比亚路(今番禺路)22号建造了一座带大花园的类西班牙风格住宅,未及入住,低价转给了孙中山之子孙科,报答其帮助。

1929年,邬达克在哥伦比亚路拟定的自宅原是一座带大花园的类西班牙风格的住宅。然而,他在同期进行的慕尔堂项目(1929-1931年)中遭遇了资金困难,幸亏孙科(孙中山之子)慷慨解囊,才化解了危机。邬达克遂把未及入住的自宅低价转让给了孙科还了人情。此住宅建筑面积达1000平方米,延续了吕西纳路自宅的“三开间”空间格局,底层南侧为柱廊,以壁炉为中心的客厅位于中间。

孙科与邬达克的合作始于1928年。孙科时任国立交通大学(今上海交通大学)校长,邬达克则负责交通大学的总体规划方案以及其中的几栋建筑,如交通大学设计工程学院。旧居——哥伦比亚57号第三个家。

孙科住宅近影

【哥伦比亚57号——第三个家】 1930年夏,邬达克在马路对面重新购地,设计并建造了1930年,邬达克又在哥伦比亚路22号马路对面的57号(今番禺路129号)为自己建造了这幢带大花园的英国多铎乡村风格别墅。这里是邬达克在上海最大的家。也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邬达克旧居。

邬达克一家人

当时37岁的邬达克已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事业也达到顶峰。这一年,邬达克建筑事务所拥有30名雇员,其中一半是中国人,俨然已经是个成熟的中等规模的建筑洋行。因此通过这个旧居可以一窥邬达克当时的生活水准。

邬达克旧居北立面旧影

1937年,邬达克将房子租予一名德国领事,自己则携妻女搬到不远处刚刚落成的达华公寓底层。邬达克一家在哥伦比亚路乡村别墅的短暂生活也就此结束。从1943年到1944年间,德国领事搬出了哥伦比亚路57号,邬达克把房子转卖给了大华火柴公司经理邵修善。 1955年,友勤企业地产公司将哥伦比亚路旧居出租给上海华通开关厂使用,旧居成为工厂的一个车间。1963年,长宁区教育局将旧居作为教育用房给刚刚建校的番禺二中、长宁区第二职工中等专科学校等使用,作为学校办公室和教工宿舍。番禺二中将校舍和操场选在了旧居南边的花园之上(即现在基地上的旅游职业专科学校)。

番禺路129号现状

【大西路达华公寓——第四个家】 1938年随着两个儿子长大送往加拿大读书,邬达克携家人入住到大西路(今延安西路)上他自己的地产公司建造的达华公寓底层,直至1947年离沪。

此楼共10层高,每层楼面两套大的公寓,南侧带大阳台,北侧为佣人房,还有一套带两个房间的小公寓。邬达克一家住在底层,虽说公寓外观是彻底的现代主义风格,家庭内部装修却延续了哥伦比亚路旧居的风格,甚至不少家具也是直接搬过来。从屋子里向落地窗望去,是公寓的花园,格局与旧居十分类似,2013年,修葺一新的达华公寓转为酒店,邬达克曾经的家成了酒店的大堂。当年的装修陈设早已不存。

达华公寓旧影

刘素华说,家的变迁记录了邬达克在上海的人生轨迹,从立稳脚跟到成家立业,再到上世纪30年代的事业巅峰过程。而这四个家都在长宁,显然邬达克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长宁居民”。

【邬达克离开上海后的生活轨迹是怎么样的?】 二战后期,连绵的战争使上海的建筑工程停滞,邬达克的事务所也没了生意。1947年,邬达克选择举家离开上海,去往欧洲参与一次重要的考古活动。有资料显示,邬达克曾准备在1949年迁回上海,然而时局动荡,他再也没能够回到这个成就他的城市。由于政治原因,他终究也没能够回到故乡匈牙利,而以政治避难的身份去往美国。

1949年,他在美国加州的伯克利安了家。那是一个建在海崖边的三层高的别墅住宅,带有一个山地花园,可以眺望到金门大桥。在伯克利,邬达克没有继续建筑设计的事业,而是潜心于宗教与考古。

9年之后一个冬天,邬达克打算在加州北部的斯阔山谷(SquawValley)建造一座瑞士风格的小木屋作为自己的度假小屋,他将图纸寄去瑞士,木构件在那儿预制组装好,再拆卸下来运回美国。然而两个月后他突发心脏病,离开了人世。

图片来源:邬达克纪念室

作者:王海燕来源上观新闻)

标签:组图,达克,做客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之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zhwenwen.com/answer/90362.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