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之问问>生活百科>早产儿营养及喂养标准

早产儿营养及喂养标准

2023-08-15 11:58:10 编辑:join 浏览量:556

早产儿营养及喂养标准

1早产儿的日常护理6个要点

1、沐浴:2000克左右的早产儿,早几天采用油澡(用消毒的植物油擦掉胎脂),以后可用温水浴,过多的操作、搬动易使之疲劳,增加心脏负担和消耗热能,还会引起吐奶甚至颅内出血,因此,动作应尽量轻柔。

2、保暖:保暖是减少早产儿死亡的最重要措施,室温应保持在26—28℃,湿度维持在55%—65%,夏季可经常用湿拖把拖地,冬季在室内烧一壶启盖的沸水,充分的湿度可避免呼吸道粘膜的干燥。

体温维持稳定在36—37℃之间为正常,触摸手脚指(趾)端暖和,面色红润,呼吸均匀,吃饱了能安静入睡为正常状态。过度保暖可发生高热甚至烫伤,热水袋的水温50—60℃,不能用沸水加入,也不能让热水袋直接贴挨宝宝的肢体,要隔被放置。

3、居室卫生:由于室内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细菌容易繁殖,因此,要求居室卫生清洁,空气新鲜,每日通风两次,每次15—20分钟。

4、预防感染: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对各种感染的抵抗力更差,应尽量减少探视,对患呼吸道感染、发烧、腹泻、皮肤感染等疾病亲属的探访,要婉言谢绝,不让其进入早产儿的居室,以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定时通风,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5、测体重:每周可测体重1—2次,如体重不增,应请保健医生协助查找原因。

6、喂养:保证母乳喂养。如发现宝宝有频频呛奶,气促,面色难看或唇周发青甚至拒奶,就要警惕宝宝可能生病了。

早产儿吸吮能力较足月儿差,宜少量多餐,在吸吮过程中,会有几次含乳头休息的正常现象。

2早产儿营养及喂养标准

早产儿的营养及喂养:

目前各界较重视,一般主张早喂养,使其生理体重下降时间缩短,或程度减轻,低血糖率发生减少,血胆红素浓度相对减少。

一般生后6~12小时开始喂糖水,24小时开始喂乳,体重过低或一般情况较差者,如曾发生紫绀、呼吸困难或手术产者,可适当推迟喂养,静脉补液。

哺喂方法:

按早产儿成熟情况不同而异,对出生体重较重的、吮吸反射良好的,可直接哺乳,反之用滴管或胃管喂养。

摄入量随早产儿出生体重及成熟程度而定,可参考早产儿摄入量计算公式。

出生10天内早产儿每日哺乳量(ml)=(婴儿出生实足天数+10)×体重(克/100)

10天后每日哺乳量(ml)=1/5-1/4体重(克)

以上摄入量为最大摄入量,如早产儿不能吃完,可将剩余部分由静脉补充,以保证蛋白质、热卡和水分的供给。

喂奶间隔时间:

可根据奶方和体重安排,一般体重1000克以下者,每小时喂一次;

1001~1500克者,每1。

5小时喂一次;1501~2000克,每2小时喂一次;2001~2500克,每3小时一次,或具体情况分别对待。

早产儿营养需要量的问题,是个不断探讨研究的问题:

一般认为早产儿对热量的要求高于成熟儿,每日每公斤体重需热卡110~150千卡。因早产儿安静代谢率,指肺呼吸的作功比成熟儿大,但吸收能力低于成熟儿,所以热能的供给还是以稍低开始为宜。视情况逐步加多。

蛋白质:

成熟儿从母乳中摄入的蛋白质占总热量的6~7%,早产儿摄入的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0。

2%,高于正常儿。

氨基酸:

正常儿必需氨基酸为9种,早产儿为11种,因早产儿缺乏有关的转化酶,不能将蛋氨酸转化成胱氨酸,苯丙氨酸转化成酪氨酸,因此胱氨酸、酪氨酸成为必需氨基酸,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无机盐:

早产儿比成熟儿需要的多,因为胎儿的最后阶段,是无机盐增加的阶段,如:钙、磷、铁都要增加,不足月的,早产儿体内就会缺乏无机盐。

维生素:

早产儿缺维生素E,易出现溶血性贫血,早产儿对脂肪的吸收率不如成熟儿,并可能缺乏脂溶性维生素及其它营养素。早产儿食配方食品还是以母乳喂养好,待研究。

总之早产儿的营养应因人而异。

因情况不同,个体差异,营养上应结合个体情况细致考虑。

3怀孕32周早产儿护理需尽心

32周早产儿怎么养

初生的早产儿入室后应先安静4小时,头侧向一边,使口内粘液向外流,以后每2~3小时轻换体位1次。每4小时测体温1次,每日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差不应超过1℃。如已稳定在36~37℃间3次以上,可改为每日上午时及下午时各测1次。若体温高于37℃或低于36℃,仍需每4小时测1次。

氧的使用以有呼吸困难或青紫、情况欠佳者为限,勿以氧吸入当作常规。一般给氧数小时后青紫消失、呼吸正常时便可停止。如体重夺1000g以下的早产儿,可持续1昼夜。持续给氧最好不超过3天。禁忌放氧过事、浓度过高,时间过长,以免损伤婴儿的眼及肺。哺喂时容易发绀的婴儿,可于哺喂前后给予数分钟氧吸入。

早产儿在脐带脱落、创口愈合后才予沐浴。

在不沐浴时,上半身在暖箱内进行擦澡护理,包裹上半身后再抱出清洗臀部。

体重在1000~1500g以下者,可用消毒植物油或滑石粉轻擦皱褶处,以保护皮肤。

小编的话:小编温馨提醒,即将临盆的准妈咪们,在预产期将近时,最好有家人的陪伴,日常要减少在户外的活动量,平时注意自身的细微变化,留意自己有没有产前的征兆。

一旦感觉自己有哪些地方不舒服,或是腹中胎儿有异常的举动,如胎动异常等,要即时就医。愿妈咪们都能如愿,平安顺利地迎接小生命的到来。

4早产儿为什么越来越多

孕期感染:根据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孕期感染可能是早产的重要原因,孕期发生润毛膜羊膜炎者,早产发生率明显增高。

母亲和胎儿的各种疾病:母亲孕期各种疾病,胎儿各种疾病,都有可能导致早产。

多胎:多胎容易导致早产,现在试管婴儿明显增多,使用促排卵药物也较多,试管婴儿和使用促排卵药物者,多胎比率明显高于自然受孕。

高龄孕妇:孕妇年龄大于35岁早产发生率增加数倍。

母亲压力:现在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育龄妇女和孕妇工作压力加大,工作环境、家庭生活环境、经济状况等也是早产原因。

其他:包括环境污染、气候变化、遗传因素等许多因素都可能与早产相关。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预防措施,以预防早产,降低早产发生率。

有些发达国家已开始大力宣传预防早产,引起社会的关注,使早产发生率有所下降。

身体周刊:对于孕妈妈们而言,如何预防早产?

陈超:“准妈妈”,要加强孕前、孕期保健,积极防治生殖道感染,减少羊膜早破、宫内感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孕期各种并发症,如心脏病、贫血、慢性高血压、糖尿病、甲亢、外伤、疲劳等。

对可能发生早产的孕妇,在可能发生早产前给予激素治疗,促进胎肺成熟,可预防早产儿出生后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或减轻症状。

最后,建议有早产可能的“准妈妈”最好到有新生儿救治条件的医院分娩,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身体周刊:早产儿出院后及远期还要注意哪些问题?

陈超:早产儿出院后仍会发生许多问题,应通过随访及时发现和处理。到了学龄期和青少年期还会出现许多问题,需要采取相应解决措施。

出院后随访:早产儿出院后必须进行随访,第一年的前半年应1-2个月随访1次,后半年2个月随访1次,以后仍需继续随访。

随访目的是指导家长正确护理孩子,定期评估早产儿的营养和生长发育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做到早期干预。

随访的重点是生长发育评估,神经系统检查,做行为测试、头颅B超或MR、脑电图等检查,随访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将患儿转给相关科室采取干预措施。

营养问题:早产儿出院后经常发生营养不良,生长发育缓慢。少数病例可能发生过度追赶生长、肥胖等。

通过出院后定期随访,在医师指导下做好喂养工作。

后遗症问题:随着患儿月龄增大,少数孩子逐渐出现后遗症表现。通过随访监测,及时发现和诊断。

我国于1997年对7省市1-6岁3万余名儿童调查,脑瘫发生足月儿0.2%,早产儿2.91%,胎龄<32周早产儿6%。

国外报道超低出生体重儿25%~40%可能发生神经运动异常,10%~15%可能发生脑瘫。

80%~90%到2-3岁会走路,8%~13%有多部位残疾。

据统计,胎龄<26周的早产儿,随访到30个月时,严重残疾23%,其他残疾25%,死亡2%,无残疾49%。

在超低出生体重儿,9%发生视觉障碍,11%听力障碍,在<750克早产儿,31%发生视力损害。

学龄期和青少年期问题:早产儿到了学龄期和青少年期仍会发生许多问题,需要继续评估和照顾。

少数早产儿发生代谢综合征,发生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问题。

出院后死亡:早产儿出院后仍有一定比例的死亡,出院后死亡主要原因包括,反复感染、营养不良、猝死、意外窒息、脑瘫等,应积极预防。

身体周刊:早产儿成长过程中,面临哪些社会问题?

陈超:首先,生活和学习问题:

生活能力:包括沐浴、进食、喂养、穿衣服等,有后遗症的早产儿生活能力较差。

应该对早产儿的生活能力进行评估,积极康复治疗。

5早产儿喂养困难怎么办

由于离开母体过早,早产儿的胃肠道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而胃肠功能的不成熟,极易导致喂养困难。那么,早产儿喂养困难怎么办?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

奶粉喂养时要注意:孩子嘴小,应选用适宜的奶头,耐心喂养;喂奶期间孩子经常会睡着,此时可以抚摩耳部弄醒孩子,以便继续完成喂养;早产儿由于控制胃部入口处的贲门肌肉发育不成熟,很容易出现喂养后的呕吐现象,遇到这种现象时,应将孩子置于侧卧位以防奶液吸入气道。

母乳喂养时要注意:妈妈可预先对乳头进行一些处理,比如哺乳前用毛巾热敷,挤出一些乳汁使乳头变软,捻转乳头引起立乳反射。

另外,宝宝饥饿时可先让他吸吮扁平明显的一侧乳头,此时婴儿的吸吮力强,易吸出乳头及大部分乳晕。

早产儿的危害主要体现在:

早产儿可发生硬肿、肺出血;

早产儿呼吸系统不健全,心肺发育不好,可引起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早产婴的体温中枢发育不全,皮下脂肪少,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体温随外界环境改变而升降,一般体温较低,若没注意好保暖,可发生硬肿。

早产婴容易发生黄疸,有时程度可以很重;早产儿吸吮力差,喂养较为困难,可发生低血糖等情况;早产婴抵御感染的能力都较差,容易发生肺炎等感染。

标签:早产儿,喂养,营养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之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zhwenwen.com/life/223700.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