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例报告
女,14岁。颜面密集皮色丘疹10 a余。患者自幼无明显诱因于颜面出现皮色半球形,绿豆大小丘疹,多见于额部、双眼睑、鼻部、鼻唇沟及头皮处,无痒痛感,随年龄增长,皮疹增多。曾在当地医院行激光手术治疗,局部皮疹消退,但一段时间后复发如初。现未行特殊处理,遂来就诊。否认内科疾病史,家族成员无类似病史,否认遗传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皮肤科检查:颜面,尤以额部、双眼睑、鼻部、鼻唇沟及头皮处,明显见密集皮色半球形丘疹,局部有透明感,直径约2~5 mm,大小较一致,界清,局部融合成片,触之质硬坚实,无压痛感,无破溃,无明显狮面状表现。
组织病理:(在右上眶皮肤取材)瘤灶位于真皮,部分与表皮相连,瘤细胞呈基底样细胞,排列成条索或团块样,周缘栅栏状,中央网状或筛状,向毛发结构发育,并角囊肿出现。治疗:考虑到患者皮疹较多发密集,且病理提示皮疹深达真皮,患者现年14岁,皮肤较薄嫩,不宜行激光手术治疗,临床跟踪观察。
2 讨论
毛发上皮瘤(Trichoepithelioma),又名囊性腺样上皮瘤(epithelioma adenoides cysticum)、多发性良性囊性上皮瘤(multiple benign cystic epithelioma)、多发性丘疹性毛发上皮瘤(multiple popular trichoepithelioma )可分为单发及多发两型,多发型病例与遗传有关,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单发型者则未见家族史。
多发性毛发上皮瘤通常多发于20岁以前,女性多见。
面部最常见。直径在2~5 mm,少数较大损害可发生于头皮及背部。通常为正常皮色、硬固的丘疹,呈半球形或圆锥形,质地坚实,有时有透明感,有时尚可见毛细血管扩张。偶可形成斑块,极少破溃。肿瘤发生后数年内可渐渐长大,但以后停止增长。
个别病例小损害可融合成较大的结节,甚至如皮肤黑热病之狮面状。面部损害特点为沿鼻唇沟对称分布的多数丘疹,但有些发生在额部、眼睑、上唇、颈部也较常见,有时甚至发生在外耳部。
儿童期开始发病的患者到青春期仍可出现许多新疹,通常无自觉症状,但有时有轻度烧灼感或痒感。本病例有毛发上皮瘤的临床改变及病理改变等特点,遗传史及家族史无异常,还需继续跟踪访查,但诊断基本成立。
临床上需要与结节性硬化病、汗管瘤、基底细胞痣综合征相鉴别。毛发上皮瘤与结节性硬化病的皮疹有时候较难区别,但发亮半透明而红的皮疹仍为结节性硬化病的特征,且其还具有癫痫、智力缺陷及其他系统病变,皮疹病理改变也不相同。与汗管瘤的皮疹有时也难区别,但汗管瘤多在眼睑,主要在下睑,瘤体小、软、不融合,病理改变不同。
毛发上皮瘤与基底细胞痣综合征同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基底细胞痣综合征在儿童或青少年起病,广泛散发于颈、面、头皮、腹部、背部等处,群集多发丘疹和小结节,大小不一致,晚期可形成溃疡,面部病变处色素较深,常伴发牙源性囊肿、骨骼异常,面部也可因溃疡而破坏及残缺,甚至病变侵袭,累及脑、肺,皮疹病理改变也大不相同。
本病治疗手段不多,单发型者可手术治疗,但多发者尚无满意治疗方法。
较少损害可试用电干燥或电凝治疗。
本例考虑到患者皮疹较多发密集,且病理提示皮疹深达真皮,患者现年14岁,皮肤较嫩,不宜行激光手术治疗,临床跟综观察。
(实习编辑:王京鑫)
标签:上皮,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