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之问问>生活百科>广州中山图书馆历史

广州中山图书馆历史

2023-07-17 21:26:22 编辑:join 浏览量:590

广州中山图书馆历史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位于广州市文明路,是我国大型综合性公共图书馆之一。馆址闹中含静、交通便捷;位于广州市文德路的分馆孙中山文献馆雍容恬静、古色古香。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创建于1912年,前身是明代羊城胜迹“南园”,后为清代广雅书局藏书楼,其中的“抗风轩”为孙中山早年从事革命活动的秘密据点。该馆历史悠久,典藏丰富,在海内外闻名遐迩。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是省级综合性公共图书馆,是服务性、学术性文化机构,是广东省的总书库。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是全省文献编目中心、图书馆信息网络中心。履行搜集、加工、存储、研究、利用和传播知识信息的职责。研究和采用现代技术,在全省图书馆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网络化建设中起骨干作用。承担着为党政军领导机关,重点科研、教育、生产单位和社会公众服务的任务;负责全省图书馆业务辅导,开展图书馆学研究。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九十年来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馆特色:一、丰富的馆藏典籍,以富藏地方文献为特征;二、优质的读者服务,以大面积开架、多元化服务、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需求为标志;三、先进的技术设备,以检索自动化、文献电子化、传输网络化,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目标;四、积极的文献开发,以建立区域文献信息中心为方向;五、活跃的公共关系,以创造文化品牌、增值无形资产为宗旨。为推动我省人才培养、文化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思想保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作出重大贡献。内设阅览室20多个,包括中文图书、中文期刊、中文报纸、外文图书、外文报刊、中文工具书、文献检索、港澳台图书、图书馆学资料、地方文献、善本、缩微、自带书刊等阅览室,每天开放13.5个小时,一周开放84.5小时,平均每天接待读者6,000~8,000人次,是全国开放时间最长,接待读者最多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之一。2001、2002年连续两年接待读者均超过300万人次,流通图书超过600万册次,位于全国第一、二位。书刊借阅以开架为主,全面采用计算机管理,并为读者提供CD—ROM光盘数据库的电脑检索和咨询服务,读者可直接上机检索馆藏文献资料。

截止2002年底,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书385多万册件,其中新旧平装书260余万册;线装古籍38.5万册;外文图书20万 册;中外文期刊2.6万种38万册;中外文报纸2400种,13万册。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历来重视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工作,目前已积累了9万多种,30多万册。在这些珍贵的文献中,较突出的有广东新旧地方志2600种,新旧族谱900余种,其中明嘉靖黄佐《广东通志》七十卷是国内罕见的版本,民国《续广东通志》则是未经刊行的稿本,以及孙中山文献、 ... 诸岛和海南岛、东南亚史料、华侨资料、清史、金石、与图等专藏。在地方文献开发方面,该馆出版了《广东近现代人物词典》、《潮汕文献书目提要》、《客家文献书目》和《广州文献书目提要》、《广东百年图录》等,并建立起《广东地方文献图书》、《广东地方文献报刊》、《孙中山文献》等地方文献数据库,使馆藏地方文献得以藏用并举。

最简单的 ... 是先上广图和中图的网站上搜索是否有你要的资料,再去就不用再找了,麻烦。

广图书刊搜索:://gzlib.gov/source_search/booksearch/shjs/shjs_index.jsp;jsessionid=1A5FDB4024CE1343F7756013249562D4

中图书刊搜索:://219.137.192.228:8991/F/

中图改建工程已完成,在2010年12月30日9点已重开,桂花岗噶书都搬番文明路总馆了。

中山路,是一条横跨广州市东西向的主干大马路,是一条南北向的轴线,而中山路(惠爱路)则为古城的东西向轴线,是古城唯一贯穿东西方向的道路。

唐代这一轴线东接行春门 (现在仓边路附近),西接有年门(至现在的人民公园起义路附近);宋代随着东城、西城的扩大形成,这一轴线东边延伸至大东门(宋代称东门,即越秀北路与中山路交界处),西边延伸至西门(现称西门口,即人民路与中山路交界处)。明、清古城范围与宋代基本相同,中山路这条东西向轴线和北京路轴线形成的“十”字形再加上环形的城墙、护城河,共同构成广州古城核心区的基本骨架。

今天的北京路和中山路曾是唐代广州主干道,至今中山路大东门和西门口还保留着古广州的东、西两个城门口的遗址;而以今日广州越秀区地域为主,古城曾由北至中山路、南达惠福路及大德路、西抵人民路、东达解放路形成蕃坊区,为外来商人居住和经商的主要场所。 中山路,演绎着历代的王朝和商业的兴衰。

解放后的儿童公园(目前已搬迁)所在地为西汉的南越国宫署,今财政厅所在地为隋唐广州刺史署,后为南汉宫殿区。中山路内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古迹两处:一是西汉的南越国宫署遗址,二是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另有陈家祠、万木草堂、城隍庙、仁爱教堂、古当铺等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山路建筑形象中西结合、新旧结合,多元文化的渗透带来不拘一格的建筑特点,街道两旁建筑形式多采用最具岭南建筑特色的骑楼。

中山路,原名惠爱街,在明清时期已经是贯通大东门(越秀路口)到正西门(人民路口)之间的一条主要街道,沿街分布有广州主要的官署衙门,如清代的布政司、巡抚部院、广东都司等。1919年(民国8年),惠爱街拓宽改建为近代马路,两侧兴建骑楼,定名为惠爱东、惠爱中路、惠爱西路。

1921年(民国10年),向东开辟大东路(今中山三路);1925年(民国14年),筑成百子路(今中山二路);1926年(民国15年),延伸修筑了东山口至黄埔的中山公路,因该公路按照孙中山《建国方略》中的“实业计划”意图建筑,故此得名。20世纪40年代后期,原中山公路东段(东山口至杨箕)易名为中山一路,百子路、大东路、惠爱东路、惠爱中路、惠爱西路和正西门以西的新路则分别被命名中山二、中山三、中山四、中山五、中山六、中山七路。

1950年后,中山七路西门口至陈家祠高基段几经改造及开辟扩展,后再向西延展至三圣社(今荔湾路南段一带);1960年后,为配合珠江大桥通车,建成了中山八路,直抵珠江大桥东广场。现在的中山路(东起中山一路,西至中山八路),比原来的惠爱路延长了,东边从大东门延伸到黄埔大道,西边从西门口延伸到黄沙大道,全长9002米. 古道绽新颜 根据历史记载,越秀区是古城商都发祥地,中山四、中山五、中山六路一带是广州最早的商贸区。

在繁盛时期,这里集中了全市70多家老字号店铺。放眼远望,两旁骑楼店铺招牌密密麻麻,老店鳞次栉比,一派繁华商都的气象。

历经岁月的洗礼,这里的老字号,一度成为了广州的代名词。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山四、中山五路仍有20多家名声远播海外的老字号,包括建于乾隆初年的致美斋酱园,道光五年(1825)的三多轩(原址在附近的高第街),咸丰末年的新以泰,光绪年间的孔旺记、沧洲腊味店、惠如楼、妙奇香,还有大学鞋店、艳芳照相馆、李占记钟表店、新大新百货公司、新陶芳大酒家、一乐也理发店、华北饭店等在全国都颇有名气的老字号。

中山路上的商铺、食肆随着秦、汉、南越王国等朝代至今的推移而不断更新,商业历史悠久,传统商业、手工业丰富,至今仍是繁荣商业带。今年95岁的许氏家族第六代长房许锡栐(鲁迅夫人许广平的老侄子)说,中山路最繁华的地段要数北京路和中山路的交汇处,那里云集了许多的老字号,总是飘荡着诱人香气的“致美斋”永远都是门庭若市;接修高档名贵时钟、怀表和手表的“李占记”给人一种很有技术含量的感觉;还有在广州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 “艳芳照相馆”给鲁迅及夫人许广平、儿子周海婴拍过照片……解放后,中山路这条古道绽新颜,商业、旅游业、饮食业、娱乐业都得到发展,是广州繁华的商业区域。

,经营范围是 ... 食品,每天三茶两饭五市营业,同年开始参与第一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的接待服务工作。还有具华北风味的华北饭店,具客家风味以盐焗鸡驰名的东江饭店,以及利南饭店、妙奇香饭店、西园饭店、惠爱餐厅等等。

中山路上还有不少有名望的大医院,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位于中山二路的中山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该学院前身之一为成立于1866年的博济医学堂,是我国最早设立的西医学府,孙中山先生曾在此学医和从事革命活动。

1936年,博济医学堂发展成为岭南大学医学院,1953年,由中山大学医学院,岭南大学医学院合并成立华南医学院,1954年广东光华医学院并入,学校先后改名为广州医学院、中山医学院。2001年10月26日,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成新的中山大学,其附属医院也随之更名。

中山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如今是闻名遐迩、医术高超的一所。

标签:图书馆,中山,广州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之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zhwenwen.com/life/163246.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