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来自广东深圳的刘女士陪同妹妹来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复查。
刘女士妹妹身患乳腺癌一年多,4月中旬入住复大肿瘤医院,4月25日进行右侧乳腺肿物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
11月11日,刘女士起笔拟写一篇文章,题目为《一个晚期癌症病人家属的期盼》。详细介绍她妹妹从4月初到11月在医院采取“3C P”治疗模式综合治疗的经过、感受及她个人对医院人文服务的赞美。以下是文章内容,摘录如下:
一个晚期癌症病人家属的期盼
上周接连几天在徐克成院长的诊室蹲点守候,看到一个个轮诊的病人及家属,进进出出的变化,不自不觉地陷入了沉思,也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病人的沉默寡语,眼睛里透露着彷徨和无助。
旁边家属的软语但又苍白无力的安慰,丝毫不能让病人轻松起来……
。这一切都让人清晰地感觉到有种无形的阴影笼罩着这一群一群的人,巨大的心理压力让他们每一分钟都不轻松。
是啊,生活是如此地美好,但生命又是那么地脆弱……
感叹之余,不时从诊室里边传来的声声谢意,一扫外面的沉闷。当再次看到从诊室出来的一张张生动活跃的脸,明显告诉了答案——“有希望了!”,“有救了!”
——这也不正是我们自己的心路历程吗?怀着忐忑的心情强烈地期盼着生的希望!
一连几天的观察,让我不由自主地思考起来是什么样的病人来到复大。
来复大的病人一般都不是初诊的肿瘤病人。
(如果是一开始就来复大就医的,只能说他们走运了。
)基本上都是在一般公立三甲医院救治过,但又无效或无计可施的晚期患者——别的医院啃不动的硬骨头。
说白了,就是那些被常规医院和常规治疗方法判死刑了的病人!
也就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但又不愿被动等死,来复大肿瘤医院找第二次生命的人!
这样就不难理解从徐院长诊室出来的人为什么会突然变得轻松起来。
到底是什么让他们突然有如此大的变化呢?
又是什么理由让他们来找复大呢?到底是什么像我们这样的老病号一次次地回复大治疗呢?
作为一个一直陪伴病人的家属,这一过程的经历者,容我一一回顾。
从一开始在广州和北京治疗的过程中,由于对肿瘤这种病的认识不足,通常都是听熟人的建议和社会上对医院的评级来到公立的三甲医院。
采用的也是常规的化疗或手术治疗(由于发现已经是晚期扩散,连手术的机会都没有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化疗的耐药性和严重副作用逐步显现出来。
病人的体质和免疫力一步一步变差,导致在化疗期间还出现肺部真菌感染,差点连命都没有。
在持续不断找治疗方法的时候,突然听到一个朋友的推荐——去广州复大肿瘤医院!
在极度无助之余,抱着试试的心态,找到复大肿瘤医院,挂了有名的徐院长的号。
见到徐院长与其他医生的第1个印象极其不同就是:他总是笑,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很像一进庙里见到的弥勒佛。而且没有一点架子,很和蔼。
不知不觉紧张的心情也放松了,原来抱着求爷爷告奶奶的心态一下子也没有了。
接下来,徐院长对病情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建议先采用冷冻、栓塞等非传统化疗的方法治疗局部肿瘤,再配合细胞免疫做全身的整体治疗。为了让我们更明白“肿瘤君”的底细,他详细跟我们介绍了它的特征和应对的方法,及至今还无法解决的难题。
另外,他老人家以他亲身患癌的经历告诉我们,病人的心态和情绪极其重要。并且打开电脑把以往跟踪多年甚至十多年的病人状况以及多年治疗的经验,用详实的数据和案例一一给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当时蕞深的体会就是心理一下子轻松许多。一年多来紧绷的那根恐惧的弦,突然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肿瘤君”也不过如此。一种发自内心战胜病魔的信心油然而生。
当然,癌症并不是发烧感冒,在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之后,原发病灶80%的活性都没有了,小的派生灶的活性没有了,从局部战役上好像取得了胜利,但是在过后的几个月里,又有了新的转移病灶。
在上个月针对新病灶又做了碘125粒子植入术、纳米刀消融手术,还调整了全身的免疫治疗的方案,除了T-plus肿瘤免疫治疗外,增加了NK免疫细胞的疗法。
同时,医院还给我推荐了一个经过他们考察日本技术生产的NK免疫细胞机构,而这就机构也跟他们毫无利益关系。
为了保证免疫产品的质量和病人的安全。
复大肿瘤医院自动掏钱充当了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免疫细胞做二次检测。
他们的这些做法跟我们以前在治疗过程中碰到的完全不同。
有一次与推荐的那家免疫细胞生产机构的工作人员张经理闲聊中,我们都不由自主地说,“这家医院的人上上下下都很不错,没有傲慢、不友善、不靠谱等习气。
他们都很负责,很正能量,让人很舒服和信任!”。
没想到不到2周时间,我在5楼住院部又碰到了张经理,原来这次是他带他同学及同学的妈妈(肺癌患者)来住院的——每个人心里都有杆秤,复大肿瘤医院的口碑就是这么来的!
由于我妹妹患的是三阴型乳腺癌,用传统的药物和方法根本无法治疗。
这成了徐院长的一块心病,他总琢磨着要找一条路子治好。
1天,当我把我无意发现地一条国外二期临床测试针对这种类型肿瘤的国外二期临床测试的信息转发到徐院长手机。
第二天一早,看到了他的回复是:“可以尝试。”接下来,就像顺藤摸瓜一样,一层层找原始论文和详细的具体治疗实施方案。再下来,评估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再接下来就满世界地到处找药,国内,国外他都去联系。
说实话,他的反应着实让我大吃一惊。
70多岁的老专家,能这么重视我这个外行晚辈的一条信息,足以见得病人在他心里的份量之重,第1次真正地让我见到了什么是“医者父母心”。而且他对新事物和新形势的敏锐和谦虚学习心态,让我由衷地佩服。这哪是一个老人的学习能力啊!
很多年轻医生都做不到,更不用说他公务如此繁重老人。
妹妹知道后,心疼地说:“徐院长不单是冲在一线的医生,还是整个医院的管理者,还是对外宣传的形象大使。
不能累坏了!”
可能正因为有徐院长这种榜样的示范作用,整个复大肿瘤医院的风气与其他医院很不相同。
在这里从打扫卫生的护工,到医生,乃至到管理层,每一个人都是爱意的释放者,病人都能感觉到和善,关爱。
在这里病人得到安全感和尊重。
在赞叹复大之余,我不免产生种种的困惑。
为什么个别的医院和医生明明知道常规肿瘤治疗方法的局限和副作用,在后期治疗中不随病情的变化而变化,而是继续照着先前的条条框框死板地继续下去呢?为什么其他医院的医生在与我沟通免疫疗法等其他方法时,他们总是说无效,或者是属于无关紧要的辅助手段呢?为什么其他医院与患者的医患矛盾这么严重呢?在这半年多在复大的接触过程中,我找到了答案。
首先在医院的氛围上,复大肿瘤医院像徐院长这样的领头羊做榜样。
员工从一开始就树立好良好医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生命至上”,“医者父母心”……
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落实到具体行为中。
其次在治疗的手法上,复大肿瘤医院推崇创新,独创“3C P”治疗模式,不走“手术——放疗——化疗”老路,“3C”是指氩氦冷冻消融治疗(CSA)、微血管介入疗法(CMI)和联合免疫疗法(CIC)这三种肿瘤治疗方法。
蕞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1次面诊时徐院长对我们说的那句话:“要用智慧来治疗肿瘤。”复大肿瘤医院针对患者病情,合理及时地调整治疗的手段,并积极地探索新方法,新途径,一切以病人的生命为重。
在近年涌现出来的新的肿瘤治疗方法中,复大的医生很善于学习,探索。不排斥新东西,学习能力极强。在我们四月进复大时,还没有纳米刀这种治疗方法,现在已经变成了医院的常规治疗手段了。CAR—T细胞治疗也是如此。这点与其他医院的医生有着天壤之别,个别医院的医生往往是人云亦云,没有深入研究和跟踪。个别的医院还在对新疗法左顾右盼,一知半解时,牛立志博士已经用自己手中的手术刀,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成功案例。事实胜于雄辩,而复大很善于用事实和数据说话。
蕞让我服气的是徐院长拿出他很多跟踪10多年的病人病历给我看,长期的病人数据跟踪记录,奠定了疗效的信心。
从这些一个个详实的数据背后,我看出了这一积累过程的艰辛,读出了一个真正医者的大爱之心——“作为一个医生,看见病人的康复,就是对我蕞好的奖励”。
如果不是秉着治病救人的负责任心态,怎么可能做如此繁重、无利的事后跟踪呢?如果不是秉着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怎么可能如此用心统计呢?
我期盼着有更多类似复大这样的医院走进我们病人的视野,期盼着千千万万个徐克成院长涌现,期盼着复大能一代一代秉承这样优良的传统长青。
自从我们来到复大,碰到徐院长,我们再也没有像以前一样接二连三地换医院了,他们让我们找到了安全感,找到了生命之舟。
因为有你们,在以后还很漫长的与肿瘤抗争的路途中,我们不再孤独,不会无助!
感恩上苍让我们有机缘走进复大!
感恩上苍让我们认识徐院长!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遥远的天堂一定有您的位置,好人一定平安!
标签:复大,肿瘤医院,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