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之问问>生活百科>黄庭坚《登快阁》: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黄庭坚《登快阁》: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2023-07-17 07:58:42 编辑:join 浏览量:558

黄庭坚《登快阁》: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他们四人都是苏轼的门生。其中,苏轼和黄庭坚,谓之苏黄。黄庭坚号山谷道人,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是“江西诗派”的开山之祖。黄庭坚虽然是苏轼的门生,但在宋诗方面,两人风格却是相反:苏轼的诗是放笔纵意、纵横驰骋、大开大合、变幻莫测、结构复杂、无迹可寻:而黄庭坚的诗法度严谨,说理细密,他还提出“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等诗学理论,这些理论成为后来江西诗派作诗的理论纲领和创作原则。

苏轼的诗成就很高,但是因为难以模仿,没有形成流派。而黄庭坚的创作有思路可寻,有理论、有原则,便于学习,因此有许多的追随者,最后形成的江西诗派,不仅影响了南宋一代诗风,也对后世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黄庭坚的一首名篇《登快阁》: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这首诗是黄庭坚在太和县任职时所写的,快阁是当地的一座楼阁。“痴儿”是黄庭坚的自称。

我办完公事之后,倚在快阁的栏边,迎接雨后傍晚的彩虹。在快阁上眺望,秋山重叠,树叶飘落,万木萧条,天空显得更加辽远阔大。澄清的江水在快阁下流过,黄昏时天上的新月澄清明朗。琴弦已经为知己而绝,只有见到美酒,眼里才会再流露出喜色。我愿泛舟隐居,弄笛船上,与欧鸟结为伴侣。

图片来源于网络

首联写自己办完公事后,登阁望远一快心胸的感觉。这里是黄庭坚在自嘲,心里不想办事,实际却还是把公务都忙完了,就像个傻小子,所以他用了“痴儿”。黄庭坚被贬太和县,内心是忧郁的,“了却”这公事是不得不为之,因此在处理完了这里事情后,他内心很疲惫。为了驱赶这些疲惫和烦恼,他选择去登临快阁,于是有了“快阁东西倚晚晴”。据说“快阁”之所以叫“快阁”,是因为游人登临楼阁之后,放眼江山,景物清华,旷无边际,心“快”神怡,因此取名“快阁”。“倚晚晴”,即倚在阁边,迎接傍晚的晴光。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这两句写景。黄庭坚登上快阁,放眼过去,山上的树木叶子都脱落了,天地显得广阔无边。这一句化用的应是杜甫《登高》里面的“无边落木萧萧下”,写的也是秋天的景色。在广阔的天地间,一道澄清的江水,将月光映衬得更加分明。这一联,将高爽的秋景明快地勾勒了出来,形成一幅壮阔的秋江月夜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三联用了典故,“朱弦已为佳人绝”,这里用了《吕氏春秋》里的故事,钟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没有了知音,琴又弹给谁听呢?这里抒发黄庭坚怀才不遇的苦闷。抱负得不到施展,自然是要“借酒消愁”,于是“青眼聊因美酒横”。这一句出自《晋书 阮籍传》,阮籍是青白眼,见到俗人,就用白眼对之,对自己所悦之人则用青眼看之。虽然没有知音,但还有美酒可以消遣一番。若是没有美酒,就只能白眼看人了。这里有另一层意思,黄庭坚身在太和县,却没有人能让他青眼看之,可见在他眼里,太和县的人都是一些“俗人”,没人能成为他的知音。正因为他在这里是孤独的,所以才萌生了退隐了想法。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做官,还不如泛舟归隐,吹奏长笛,与逍遥自在的白鸥结为盟友。“鸥盟”的典故出自《列子 黄帝篇》,与鸥鸟为友,比喻隐退。在辛弃疾的词中,这个典故出现过许多次,如《水调歌头》:“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还有《丑奴儿》中的“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

图片来源于网络

黄庭坚被贬在外,孤寂无聊且无可奈何,只好登高远眺,陶醉于美景之中,却又感叹知音难觅,登上的是“快阁”,心中却“不快”,也难怪他想拂袖而去,学范蠡泛舟西湖。

标签:登快,落木,澄江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之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zhwenwen.com/life/162007.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