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养生与健康
1、养生的概念简单的说:养生即是养护生命,要养护生命,首要条件就是要健康,生命才能较好地存在,所以,我们今天的主题就是怎样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更确切的说就是怎样运用中医的理论来保养身体的健康。
2、健康----人体的健康可以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一是人体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等物质形态及其功能为正常状态,二是精神愉悦、心境平和的精神状态。实际上物质的正常状态最终都是体现为精神的正常状态。这是人体生理功能的一大特点。我们仔细想一想,现实生活中的人大多数是以追求物质为工作及生活的首要目标。但最终物质必须使其精神愉悦才能得到其本人对物质追求的认同。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要找到物质与精神的结合点、平衡点,使他们达到一种和谐状态,这才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身体达到一种理想的健康状态。比如说;有些人通过偷抢得到的物质财富,在他们使用这些财富时,很难达到一种幸福平和的精神状态,在潜意识中有担惊之感,即是说他们物质与精神没有达到和谐的转换状态。天长日久就会有害身体健康,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二、各种条件对健康的影响前面我们说到人体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等物质形态及其功能的正常,是精神正常活动的物质基础,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保持这些身体功能及精神活动的健康正常呢?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讨论:
1、工作条件工作条件包括①工作环境是否受到污染,如是否被动吸烟、是否潮湿,是否受到有毒物质污染,是否高温或寒冷等等,长期处于污染及恶劣的工作环境都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影响。
②工作量及工作性质是否工作强度太大及从内心深处极不情愿从事这项工作,这些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③对待工作的态度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人的大多数时间是用于睡眠和工作,所以对待工作的态度非常重要。人活在世上,应在不同的阶段找到一个让自己工作与生活较为和谐的平衡点,简单地说:就是要不急不燥、心态平和、从容地面对工作。即使工作中有一些不顺心顺意的事,也应面对现实,展望未来。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中都应让自己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做事尽量做到随势而为,这样会让自己心情轻松很多,逆势而为,即使成功了,但也可能以付出身体的健康为代价。总之,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工作是为了幸福愉快的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工作。
2、生活条件这里所说的生活条件主要包括居住条件,饮食营养条件等物质条件。生活条件对身体的影响要看是否有利于身体健康,并不能说居住豪华、饮食丰富就有利于身体健康,比如说居住豪宅,但周围噪声大,空气受到污染,天长日久,自然有害于身体。天天大鱼大肉,饮食结构不合理,日久便生富贵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病等,而居住在简朴农舍吃着粗茶淡饭的农民只要劳动强度不大,可能他的身体会更健康。
3、生活习惯主要指饮食习惯,作息习惯,休息时的业余爱好以及锻炼习惯等等。饮食习惯对身体的影响可以说占达60%以上比重,我们中医里有句话叫做“病从口入”,一是指营养结构不合理,适合自己身体的食物没吃、不喜欢吃或吃得过量,不适合身体的食物摄入过多,从而造成身体的气血津液、脏腑功能失调,二是指吃了不卫生的食物,引外邪入侵身体,造成身体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病。而作息习惯,主要指休息是否有规律,比如说,正常情况下,夜晚11点以后就应该上床睡觉了,根据人体气血运行规律、脏腑活动特点及支午流注关系,人体在11点以后,阳气应内潜宁息,修养以护肾气。若这时你正在活动,就使人体肾气得不到休养,逆势而为,更易耗损肾气,肾气是人体的原动力,是人体延缓衰老、健康长寿的物质基础,所以,我们要想延缓衰老,健康少病,就应充分认识到保护肾气的重要性。这里提到休息时的业余爱好,个人皆不同;比如说有人喜欢有时间上茶楼、去酒吧,有人喜欢上QQ做农场,有人喜欢玩网游,有人喜欢打麻将,有人喜欢听音乐,看电视,练字习画,垂钓溪边,总而言之,业余爱好种类繁多,那么,哪些对身体好呢?应该这样说凡这种行为让您心态平和,心情舒畅者,做完爱好以后身体状态良好,这就是适合您的业余爱好。各位可以回放一下自己的业余爱好,看看是否有利于自己的身体健康。锻炼习惯,在现代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大多数人热衷于物质的追求,往往忽略了对身体的锻炼,好多人就一句话“没时间。”真的是没时间吗?不,那只是借口而已,打麻将有时间,看电视有时间,上茶楼有时间,上网有时间,为什么对健康身体起着很重要作用的锻炼就没时间呢?因为,首先是没认识到锻炼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其次是没有这个习惯,缺乏耐性。所以,在这里,我再次慎重告诉大家,锻炼是身体健康的保护神,“生命在于运动”这是真话。既然说到锻炼,说到运动,那么我在这里谈谈怎样科学合理的锻炼,在座的大多数人可能认为,运动员的身体一定很棒,答案是否定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大多数人的运动强度过大,从而造成运动性损伤,在中医里,也称之为“过劳”,所以我们在做运动时一定要注意运动的强度,锻炼需要适可而止,比如说,你的体质在中医辨证为气虚型或阴虚型,而你做运动时经常做到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方可停止,其结果是伤津耗气,运动后疲劳异常,几天都恢复不过来,天长日久,你的身体不因锻炼而强健,反而更加虚弱,这叫“运动的适度性”;再比如,你有关节病变,但你却每天坚持做爬山运动,这样的爬山运动将加重关节损伤,而不利于你的身体健康,这叫“运动的合理性”。所以,我们既要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又要做到运动适度与合理。这样才能给身体带来健康。我在这里给大家推荐几种锻炼方法,比较简单的就是快步行走法,其要点是松髋收腹扭腰步快,就好像竞走,饭后锻炼应在饭后1小时以后,锻炼时间在大致30-40分钟,以微汗为度。此锻炼优点是不受场地限制,且运动强度及难度都不大,但又可达到舒展筋骨的目的,还有易筋经及太极拳等,这两个项目有较大难度,因其招式须配合呼吸以及意念。若锻炼不当,就会产生相反效果,建议须找有一定功力的老师教。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游泳或打乒乓球,都是比较好的运动,而篮球、羽毛球、网球、足球等运动都易造成运动性损伤,建议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做出选择。
三、中医的体质辨识及食物特点对养生的作用1、中医的主要特点及优势 中医药学是我国优秀文化的精粹,数千年来,不仅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而且对世界的进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医药理论与实践对当代医学发展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世界卫生组织指出,21世纪的医学将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发展、从重治疗向重预防发展、从对病源的对抗治疗向整体治疗发展、从对病灶的改善向重视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从群体治疗向个体治疗发展、从生物治疗向身心综合治疗发展、从强调医生的作用向重视病人的自我保健作用发展、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发展等。这些转变与中医药学的理论主张十分相似。在一定意义上,中医药学的一些理念也在启迪着现代生物医学的某些重要领域。中医强调“阴阳平衡”,与现代系统生物学的基本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医强调“天人合一”,与现代西方科学讲的健康环境因素十分相似;中医强调“辨证施治”,与近年来西方医学中强调为每一个病人找到最适合药物的药物遗传学不谋而合。 中医最大的特点在于因人因证而施药,温凉不必执,清补无容拘,因病施药,中病乃止,其实中医的理论体系严谨缜密,无论疾病变化万端,都不离中医之论,所以临症施药,即使症状不相同,循症求因,定证而施治,方药乃成,疾病也得到了治疗。 中医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主要体现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一是辨证论治,。 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而且人体与自然界也是密不可分的,自然界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人体,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环境统一性的思想即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辨证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它贯串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和治疗等各个方面。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 中医临床认识和治疗疾病,既辨病又辨证,但主要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将重点放在‘证’的区别上,通过辨证而进一步认识疾病。”如何理解呢?比如,中医诊治泄泻,可以分为表泻和里泻,不仅如此,里泻还可分为寒热虚实,而它的病位又和大肠、脾胃以及心肝肾肺相关,所以临症时虽然同样是泄泻,但是施药时却大不相同。“辨证与那种对于头痛给予止痛药、对于发热给予退烧药、仅针对某一症状采取具体对策的对症治疗完全不同,也根本不同于用同样的方药治疗所有患同一疾病的患者的单纯辨病治疗。” 此外,中医认为,同一疾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型;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可能出现同样的证型,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就可以分别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原则。 同病异治即对同一疾病不同阶段出现的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的治法。例如麻疹初期,疹未出透时,应当用发表透疹的治疗方法;麻疹中期通常肺热明显,治疗则需要清解肺热;到了麻疹后期,一般是余热未尽,伤及肺阴胃阴,此时治疗则应以养阴清热为主,而“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性质相同的证型,因而可以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比如,胸痹(冠心病心绞痛)与闭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但都可能会出现血瘀的证型,治疗都可用血府逐瘀汤进行活血化瘀。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原则,正是辨证论治实质的体现。 例:有一名女患者,25岁,产后患有应激性胃溃疡一周,伴幽门梗阻,插胃管引流。出现胃脘
标签:养生,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