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之问问>百科知识>周尧和是这样铸造自己的

周尧和是这样铸造自己的

2023-07-26 17:04:15 编辑:join 浏览量:542

周尧和是这样铸造自己的

来源 非晶中国

责编 闫妮

图片来源:非晶中国大数据库图库

编者按:

今天上午,著名科学家周尧和院士在上海东华医院逝世,享年92岁。

周尧和,男,1927年5月生,物理冶金学著名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全国铸造学会理事长,国际铸造学会主席。先后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1年获航空工业最高奖励––航空金奖,成为荣获此殊荣的十名专家之一;同年,又成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彰的该会成立55年来有重大贡献的十名科学家之一,并被授予科技成就奖。201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授予他“首届中国铸造终身成就奖”。

周尧和院士十分关注块体非晶合金发展,多次参加大块非晶研讨会并建言献策,为我国块体非晶发展做了重要贡献。

今天,编者综合国内外媒体的宣传稿以及院士接受媒体采访,整理叙述院士生平几则故事来展示院士人格魅力,并藉此怀念先生。

周尧和是这样铸造自己的

周尧和是位院士,但更是一个平凡的人。

周尧和在生活上平淡无求,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他从不用公车办私事,外出的交通工具主要是公交车,很少“打的”。在学问探索之外,周尧和对他人又是非常宽容和谦逊平和,对毕业后学生的来信,总是封封必回,有问必答。实验室组织大家搞卫生,就一定会准时参加,抡起扫帚,和大家一样满身灰尘。因公出差需要秘书接送,也总是安排在工作日,不肯影响他人的业余生活。

然而,这位追求平凡的人有着很多点滴故事——

“ 两个 ”严事

周先生一生忘不掉两个“严”的故事。

第一件事是:“当年清华园有一大批知名教授,每位老师的讲课风格都不一样,印象最深的是钱伟长先生。他刚从美国回来,讲力学,全是英文讲课,板书写得很快而且非常整齐漂亮。他有一个特点,讲课时眼睛不看学生,给人有点高傲的感觉,但他对学生抓得很严,每两周就要小考一次。那年,我传染上虐疾,被隔离一个月,两次小考没参加。回到学校后,跟不上了,结果钱老师的课我的分数最低,所以给我的印象最深。”周先生说起“严师”的故事,禁不住呵呵地笑了。

第二件事:周先生自己严格要求学生,也有一件事至今令他难以忘怀。“我有一位85届的硕士研究生黄韬,非常聪明,他看的书多,知识面广,我非常喜欢这个学生。他完成一个课题后发表了一篇论文。发表前我没看出什么问题来,觉得还挺不错的,结果有一个美国的博士到我这里来做博士后研究,他也用了黄韬用过的实验设备,他就跟我说,黄韬论文里面有一个数据是不准确的,因为那台实验设备给不出那个数据。我听后,非常气愤。”本来周先生已经准备破格提拔黄韬做副教授的,知道这件事后,周先生就把他“划掉”了,而且同黄韬当面说了这件事。结果黄韬非常伤心,就离开西工大出国了。周先生70岁生辰时,其弟子组织了一个庆祝活动,身在海外的黄韬闻讯后也赶了回来。“见到黄韬的一刹那,我真是感慨万千啦,那么好的学生,如果当时能够留下来,肯定是一个拔尖的人。”那一刻,周先生的眼眶湿润了。

育人三个词

但在教育上,周尧和始终把“育人”放在第一位,“从严、重导、求新”是周尧和培养研究生的核心理念。1981年,周尧和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为首批博士生导师。

“周老师的言传身教让学生不能不严格要求自己。周老师的研究方向总是很超前,一直以来国内的同行都会密切关注周老师在做什么。”他的弟子介万奇教授深有感触地说。周尧和的“重导”指的是重视引导而不直接代替学生去做,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周尧和并不注重学生发表论文的数量,更关注的是学生研究课题的创新点。他要求学生一定要追求前沿的东西,要么在科学原理上有所创新,要么在工程上有所创新,要能解决实际问题。

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周尧和还一直倡导“ECO精神”。“ECO”是“Excellent”“Cooperative”和“Original”三个词的缩写,就是要有出色的成果、合作的气氛和创新的思维。他对课题组成员和博士生提出三点要求:一要有志气。教师要有志气成为课题组内最优秀的成员,学生要有志气成为课题组内最优秀的研究生,更要有志气赶超自己的老师。二要讲团结。大家在和谐竞争中真诚合作。三要肯拼搏。要赶超别人,自己就要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就要创新,就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对老伴的愧疚

周尧和曾经说,自己这一辈子有两件对不起老伴的事情,现在想起来依然颇多愧疚。

周尧和的妻子名叫杨韵娜,两人是在南开大学共同任教时认识的,妻子在化学系任教。周尧和当时刚刚从清华毕业,不久后就又远赴莫斯科了,等到他回国的时候,妻子已经在中国化学研究领域小有名气。然而为了陪伴丈夫前往西安,她毅然离开了化学学科实力很强的南开,进入西北大学任教。周尧和说,妻子比自己成名早,如果当时留在南开,她的学术成就恐怕会远远高于现在,甚至超过他自己。

第二个遗憾则发生得更早。两人在南开大学认识并开始恋爱,不久他就接到通知要到北京接受一年俄语训练,而后到莫斯科深造。两人匆忙结婚,婚后第三天他就去了北京,那年夫妻俩只匆匆见过两次面。

1953年,他准备前往莫斯科时,妻子怀孕了。结果儿子直到5岁周尧和学成回国时才第一次见到他,儿子不认识父亲,整整一个月才开口叫第一声「爸爸」。周尧和说,妻子为此到现在还埋怨,而我也为此愧疚一辈子。

当兵和入党

周尧和文静儒雅,谁也想不到1950年冬,在南开大学招募抗美援朝志愿兵的时候,他会报名。往事如烟,周先生依然记得当年的情形,“我不是一时冲动,事实上报名前思想斗争还很激烈,主要是割舍不下自己十几年的学业。思考再三,还是觉得应该投笔从戎,所以就去报名了。”

谈起入党的“因缘”时,周尧和笑言自己是一个“很死板”的人。他坦诚地说,清华大学是北方爱国学生运动的堡垒,虽然当年的每次学生运动都参加了,对国民党的腐败也有所认识,但共产党究竟怎么样?心里不清楚。“直到天津解放后,我回了一趟家,见到进城的解放军不肯给老百姓添麻烦,晚上都睡在马路上,这时我看到了共产党仁义爱民的一面。后来贪官刘青山、张子善被处决了,才感到共产党是值得信任的,于是心里踏实了,才有了入党的要求。”

1953年5月9日,留学苏联前夕,周尧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www.bmgchina.com

标签:周尧,铸造,这样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之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zhwenwen.com/article/182022.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