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二大杀手,有个数据显示每年全球大约有800万人因肿瘤死亡,这个数字仅次于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占了总体死亡人数的1/7;我国现有癌症患者200万人,每年新发160万例,而每年因肿瘤死亡的人数也多达120万。
所以我们很容易把肿瘤和死亡联系到一起,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说正确地对待肿瘤,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地预防肿瘤的形成才是最重要的,同时目前带瘤存活的癌症病人越来越多,也让很多人看到了希望。
今天专家访谈特地为网友们请来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主任林丽珠教授,请林教授给我们讲讲肿瘤的预防与治疗。
肿瘤的中医药防治主持人:首先请您讲讲肿瘤是如何形成的?跟哪些因素有关系? 林丽珠:我们现在讲肿瘤的形成是多因素、多阶段的,确切的原因现在还不知道。从基础研究来讲可能是跟基因的缺陷啊、基因的变异这些有关系。但比如肺癌很多人说跟吸烟有关系,可其实也不完全是,所以很多因素都还不确定,我们只能说在烟的浓度很高的情况下可能会引发小鼠长肿瘤;又比如说,酿酒工人容易得消化道系统肿瘤,可能与酒精的过渡吸入有关,但到底跟哪些因素有关系还不确定。 但是从我们日常生活来讲,肿瘤的发生首先与人的情绪关系密切。很多病人在相同的情况下,吃的一样,住的也一样,但是有些人得肿瘤,有些人就不得,而大部分得肿瘤的人都是情绪有问题。情绪问题不一定表现出来,有些人很压抑,但他表现得很快乐,这种心理压力在肿瘤方面的致病因素还是不可忽略的。
第二就是常讲的饮食因素。
我们从统计学角度来讲饮食和肿瘤的相关性,比如肥胖和肿瘤有密切关系。像我们中医讲的过食肥甘厚味,会引起消化系统的一系列的不适,会导致肿瘤的发生。
肥胖的人喜欢吃肥甘厚的东西,就可能导致肠癌和乳腺癌的发生,像这两种肿瘤都是西方国家高发的;吃得太多、太好容易致病,但是吃得太差太少也容易致病,消化道的肿瘤很明显,上一段的食道,越穷的地方发病越高,像我们河南林县是发病率最高的,而到了下一段的大肠,越发达的地区,吃得越好,发病率越高。
因为食道癌的发生与营养不均衡有关,如一些微量元素的缺乏,或者经常吃一些不新鲜的东西,或长期吃一些腌制的食品,进食过烫、过硬的东西,像广东的潮汕地区,食道癌的发病率很高,跟潮汕人的饮食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
第三个就是环境因素。
工业城市的发病率很高,像云南个旧市的矽肺发病率很高,也是我国肺癌发病率最高的地区,这就跟空气污染有很大关系,像乡村肺癌的发病率很低,城市里就高。
第四个就是遗传因素。比如鼻咽癌的发病就表现出很典型的家族聚集性和地域性。如果一个家族很多人得病,那他可能有一个基因缺陷的因素。 另一个就是地域因素。这主要跟水质、土壤等等有关系,如刚刚讲到的食道癌林县最高、肺癌云南个旧市最高,这也都是地域性的表现。 从宏观上来讲,就是主要的这五个因素。从微观的研究角度来讲跟基因的缺陷、变异等等密切相关,现在的一些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就是针对基因的某个变异位点来治疗的。
以上这些因素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像现代人的生活谁都有压力,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关键看你如何调节、如何避免、减少不良致病因素的影响了。
主持人:这个情绪因素是不是就是现在很流行疾病性格的说法,比如什么样性格的人容易得抑郁症,什么样的性格的人容易得高血压等,也有相应的癌症性格的说法,什么样的性格是癌症性格呢? 林丽珠:我们中医讲“七情致病”,就是说“喜怒哀乐悲忧恐”都是致病的原因。
忧郁的性格导致癌症发生的机率是比较高的,因为忧郁会影响到一个人的饮食、睡眠,以至于整个机体的新陈代谢,导致免疫功能的下降。很多肿瘤患者发病前性格就是很内向的,发病之后也是有差别的,同样的治疗,有些人效果很好,有些人就很差,这也是受性格的影响。我们手头很多得病之后长期生存的病例,这些人就是能比较正确地面对,以较平常的心态来对待疾病的发生,与医生的治疗也配合得较好,所以治疗效果较好,活得比较长。
但是很多有思想的人,由于顾虑过多,治疗效果可能就较差,疾病的发展也较快,甚至是医务人员,得病之后对于治疗也未能很好的配合,这就是得病之后忧虑、焦虑的心情影响的。
主持人:还是自身心情的调节很重要啊。那从你刚才提到的这几个致病因素出发,我们应该如何预防肿瘤的发生呢? 林丽珠:首先保持心情的开朗,舒缓工作、生活中的压力,首先是我们中医讲的怡情逸志,保持舒畅的心情;再有就是通过各种手段调节,像我们中医有很多养生的方法,比如在体育锻炼方面,有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还有瑜伽等等,甚至现代人喜欢唱唱卡拉ok,去健身房进行锻炼,发泄不良情绪等等,都是舒缓的方法。
另外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重要,亲情、友情,比金钱更加重要,家人、朋友的关心是舒缓不良情绪的最好方法,为什么现在说男人有泪也该“弹一弹”啊,为什么女人的寿命比男人长啊,为什么男人得肿瘤的几率比女人高很多。就是因为女人比较容易发泄,找人倾诉也好,哭也好,都是发泄的方法,所以怎么样舒缓不良情绪的影响很重要。
另外饮食方面。我们不提倡素食主义,但是确实很多和尚啊、吃斋的人寿命会比较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条件好起来了,我们如何减少肿瘤的发病,就要做到饮食的均衡,任何东西都取一个平衡,偏食、过食任何东西都是不好的习惯,不要听人家说胡萝卜有抗肿瘤的作用,就拼命去吃,吃得胡萝卜素沉积皮肤都黄了,还在吃,所以说再好的东西没有均衡性也没有作用,要做到营养的均衡,多样性的搭配,否则天天吃燕窝消化系统也受不了,要讲究粗细搭配、各种营养素的搭配。
另外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还要保持大便通畅,我们中医讲“六腑以通为用”、“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通过把不好的东西全部排泄掉最能体现饮食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除了消化道系统的疾病,其他疾病,像肺病等,我们说“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病我们也可以通过治大肠,通过肃降肺气、通便的方法来治疗。
中医讲五脏六腑都是互相影响、相互作用的。 其他的像环境因素,我们应该呼吁大家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比如吸烟的男士起码做到不要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对着别人吸,更不要以损害环境来发展经济,否则代价是惨重的。地域性也可以通过改良水质、土壤,卫生宣教,也可以有所改观;遗传因素就比较难说了。 主持人:这是预防方面。
一旦长了肿瘤,得了癌症,很多病人就觉得自己被判死刑了,产生很多消极想法,甚至放弃治疗,肿瘤真的是不治之症吗?
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呢?
林丽珠:我们很早就提出怎么样把肿瘤当作一个慢性病来治疗,随着科学的发展,肿瘤的治疗已经有很多种方法,最常见的放疗、化疗、手术治疗,还有分子靶向治疗等以及我们的中医药治疗,哪种方法最适合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
有些治疗方法很好,但是还要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所以只能根据病情和经济条件选择一个最合适的方案。穷人有穷人的医法,富人有富人的医法,我们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法。当然早期的我们还是建议手术治疗,但是一些年纪很大,多脏器功能储备都很差的老年患者来说,放疗、化疗这些治疗手段就不一定能承受。
得了肿瘤不等于被判死刑,最主要是积极面对,配合医生的治疗,并且多点跟医生的沟通,包括经济情况和自己的一些感受,有助于医生选择一个适合你的治疗方案,而不是自己想怎么治疗,或者就不医了。
很多病人因为疾病的折磨、经济条件的制约或者家人的不关心而选择不治疗,其实这些方面跟医生沟通好,都会为医生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有些病人用最基本的治疗就可以维持得很好,毕竟很多高尖端的治疗手段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起的。 多种治疗手段,把肿瘤当作一种慢性病来治疗,治疗效果都不错,病人的寿命也都在延长。
很多人对肿瘤的恐惧还是因为对它不了解。
治疗效果的好坏只是从统计学上来讲,一半的病人可以活多长,比如肺癌中晚期的病人一半的存活不超过10个月,但是其实还有一半的病人可以活很久,所以病人不能只在乎活不长的那一半。
这也对医生提出要求,医生不能给病人算命,说你可以活多长,很多病人和家属也爱问可以活多长,但我们现在所有肿瘤患者存活时间的统计数据都是中位生存期,都是一半的患者可以活多长时间,但是你还有那另一半的机会可以活很久的嘛。所以不能放弃,请专业医生制定适合你的治疗方案是最重要的。 另外家人的关心也很重要,我们社会保障体系也在逐步完善。从70年代开始我们国家也开始重视进行生存质量的研究,生活质量包括自己对疾病的感受啊、经济情况啊、家人情况啊、情绪啊、甚至和朋友的关系等等,都是在关注的。
我们治疗疾病能治好是最好的,但是治不好可以带瘤生存,慢慢活着也是很好的,很多慢性病也是没有办法治好的,像糖尿病、心脏病等等也是一样要终身用药的,肿瘤也一样可以的,还是有很多病人有机会的。
主持人:就是说病人在对自己病情有正确了解的同时,也要有一个正确的治疗目标,也不能期望值太高了。
林丽珠:对。实际上期望值不太高反而治疗效果更好一些。面对疾病,配合专科医生的正规治疗,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主持人:那对于癌症患者来说在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用药治疗的同时,病人自己的生活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比如饮食方面。
林丽珠:患者的饮食我们一般来说有两个原则,一是煎炸、狗肉、羊肉等这些太过燥热的尽量少吃;另外也是做到饮食的均衡,最好选用一些比较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在这方面有个误区,大家都喜欢选灵芝啊、冬虫夏草这些,并不是说这东西没有用,但是也要“辩证施食”,根据病人的体质选择合适的东西,比如冬虫夏草我们中医上来讲是补肺肾的,如果这个病人肺肾虚那可以补一点,假如这个病人很燥热,那吃下去没有帮助;而灵芝有安神、健脾胃的作用,但单靠它来治疗肿瘤就不科学了。比如脾虚的病人,总是拉肚子,我常常会建议患者去市场买淮山煮来吃,效果就很好啊。所以最主要的还是辩证施食,根据体质选择合适的食物。 另外就是做到营养均衡,选择一些易消化的食物。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的都是比较贵重的补品了,那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普通的食材可以对肿瘤病人有好处呢? 林丽珠:很多东西都
标签:中医药大学,林丽珠,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