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冷冻疗法
所谓冷冻疗法就是使用冷冻剂直接接触在皮肤病变组织表面,使之发生坏死,或诱发免疫反应,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冷冻治疗适用于多种皮肤病,特别是甲周疣或鼻翼、耳廓等颜面处损害,此法并发症少,深度易于掌握,对周围正常组织破坏性小,操作简单,安全方便,是皮肤科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
液氮为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不易燃不易爆,沸点-196℃,致冷温度最低,破坏作用最大,价格低廉,安全无毒副作用,是目前国内最常见的冷冻剂;
但液氮也是细菌与病毒的良好保存剂,所以治疗后的用具均应严格消毒,以免交叉感染。
冷冻治疗的作用机制:主要是低温导致局部组织破坏死亡。
A. 低温使局部病变组织细胞内外冰晶形成,使细胞脱水皱缩,细胞内电解质浓度增高,导致细胞中毒死亡;
B. 低温使组织血管收缩,血流减慢,血栓形成,引起微循环闭塞,同时局部血管内皮细胞水肿、坏死、溶解,更加重组织缺血死亡;
C. 低温使细胞膜的类脂质-蛋白复合物发生变性,导致细胞破裂;
D. 局部细胞因温度骤降可发生温度性休克而死亡;
E. 在冷冻溶解期,细胞间冰晶最先溶解,向周围吸收大量热能,致使细胞内水分再次结晶冰化,从而更加重细胞损害;另外,冷冻也可以诱导免疫反应,使远隔部位某些损害消退。
影响冷冻治疗的因素:
(1)冷冻对组织的破坏能力,主要取决定于致冷剂的温度、冷冻时间、冻融次数、降温速度、复温速率、冷冻时所加压力等。
也就是说冷冻剂温度越低、冷冻时间越长、冻融次数越多、降温越快、复温越慢,冷冻时用力压等对细胞的杀伤性也越大;
(2)受冷的组织细胞的特性,比如组织类型、导热性、含水量、自身温度、血管分布等这些就决定了组织对冷冻的反应性,如人类黑色细胞、上皮细胞对冷冻最为敏感,而皮肤、骨骼、神经、肝脏、脑等器官对冷冻的抵抗力相对较强。
2冷冻治疗的注意事项
冷冻治疗的注意事项
1.冷冻治疗后,创面要保持清洁、干燥,一周内尽量不要沾水,让结痂自然脱落,不能用手抓、撕,或者擦洗。
2.治疗后局部组织出现疼痛,1-2天内可自行消失。
3.治疗后局部组织出现肿胀、水疱、大疱时,疱液过多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或穿破,但不要撕掉水疱疱壁。
组织疏松部位如眼眶周围或皮肤柔嫩者更明显。
4.如果一次治疗未愈,需要重复治疗时,应待痂皮自行脱落后再进行下一次。
5.一般冷冻治疗后,皮损中央为色素脱失,周围为色素沉着。
特别是颜面部接受冷冻治疗后,应注意遮光防晒,避免加重局部色素沉着。
6、个别患者可能出现局部神经功能障碍,如皮肤麻木、疼痛,一般于3-6个月内逐渐恢复。
药物制备:取薄荷20 g,首乌20 g,用75%酒精1升浸泡1周,沉淀过滤,后再加入樟脑50 g,东莨菪碱30 mg,即为康发擦剂(中西医结合外用中药)。用药方法:局部涂擦,每天3~4次,每次3遍,涂完后用梳子梳理头皮10分钟,感觉局部有发热感为佳。局部使用康发擦剂湿敷,每天2~4次,湿敷以外敷料完全浸透为准。每隔5天观察1次,记录头发生长情况,脱发边缘头发松动情况及新发生长情况,共观察18次,治疗3个月后判断疗效。
治疗期间除局部外用康发擦剂外,不使用其他药物。因药物对眼睛有刺激,避免误入眼内。该制剂充分发挥西药(东莨菪碱)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发挥酒精消炎、脱脂的作用,最后又结合了薄荷、首乌、樟脑的毛囊浸渍、生发的效果,用于治疗外伤性脱发临床效果肯定。
3冷冻疗法的方法
(1)冷冻时细胞内外冰晶形成和冰晶的机械损伤。
冷冻后的融化,特别是缓慢自然融化可使细胞内的小冰晶聚集成大冰晶,使细胞遭到破坏。
(2)冷冻时细胞外液逐渐浓缩,引起细胞内外渗透压差异,细胞内液外渗而致细胞脱水和皱缩。
(3)细胞脱水、皱缩又可使电解质浓度升高,酶的活力亦受冷冻干扰,促使细胞中毒和损伤。
(4)冷冻时细胞 PH值降低,偏酸性,加剧了蛋白质变性。
(5)冷冻能引起膜脂蛋白变性,从而使细胞膜破裂。
(6)对综上所述,冷冻导致生物细胞死亡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液氮是目前冷冻治疗中应用最广的冷冻剂,它沸点低(—196’C),使用安全,来源广泛。
此外还有氧化亚氮、固态二氧化碳、氟里昂、高压氧、液态氧、笑气等也可做为医用冷冻剂。
临床上用于治疗肿瘤的冷冻机有液氮冷冻机、高压氧气“冷刀”、热电致冷仪等。目前用于临床的冷冻方法大致有5种:
(1)接触冷冻:冷冻头置于肿瘤表面轻轻加压冷冻。
(2)插入冷冻:将针形冷冻头插入肿瘤内,以达较深部位肿瘤的治疗。
(3)漏斗灌入:如将液氮通过漏斗灌入癌腔。
(4)直接喷洒:如将液氮直接喷在病变区,适用于表面积大而高低不平的弥散性浅表肿瘤。
(5)棉拭子或棉球浸蘸法如血管瘤、乳头状瘤;
白斑、疣等,选用相应大小的消毒棉签,浸足液氮,即直立接触病灶,由于冷冻范围和深度易控制,愈
合后疤痕轻薄。
冷冻时间多取决于冷冻的方法和肿瘤的大小,一般为30秒至30分钟,通常冷冻15分钟可达到最大冷冻效应的80%一90%。
目前冷冻治疗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皮肤、头颈、五官、直肠、宫颈、膀胱和前列腺等浅表或易于直接接触部位的肿瘤。近年来对肝、肺、肾、胰等内脏肿瘤的冷冻治疗也在积极探索中。冷冻治疗肿瘤的最显著特点是能在特定区域内快速达到极度低温,造成一个周界明确、范围可预测的冷冻坏死区。
冷冻治疗的操作比较安全,简便而无疼痛,禁忌症少,无出血或很少出血;冷冻后组织反应较轻,修复快,疤痕愈合良好,疮面毋需植皮,很少遗留功能障碍。即使靠近肿瘤区的大血管和神经被冷冻,解冻后大血管常可以复通而不破裂,一定条件下大多无永久性神经麻痹。
冷冻还可能产生免疫作用,以及通过冷冻防止手术中癌细胞的扩散,冷冻治疗浅表肿瘤,不仅能消灭瘤体而且能最大程度地保持组织外形和器官功能。对于手术不能达到的部位,或放射、手术和药物治疗均告失败的恶性肿瘤,冷冻可做首选疗法,对复发性癌,作为综合治疗方法之—,冷冻能改善症状和减轻病人的痛苦。
冷冻治疗属局部治疗,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对肿瘤的治疗仅是局部的,而不是区域性的(包括淋巴系统在内)消灭肿瘤。冷冻对某些恶性肿瘤的破坏能力也尚有疑问。
另外冷冻治疗仪也需要不断改进。
尽管冷冻治疗技术还需进—步完善,但冷冻治疗作为—门具有许多独持性能的外科技术,在肿瘤治疗中将有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4冷冻疗法的适应症和忌禁症
适应症1.软组织闭合性损伤、如肌肉、韧带关节的扭挫伤,撕裂伤,运动伤等急性期伴血肿及水肿时或恢复期均有良好效果。
2.疼痛和痉挛性病,如偏头痛,落枕,急性腰痛,肩痛,颈椎病,痛经,残肢端疼痛,疤痕痛及肌肉痉挛等。
3.内脏出血,如肺出血,食道出血,胃十二指肠出血等,脑卒中急性期冷敷头部可减轻脑损伤。
4.热烧伤的急救治疗,尤适用于四肢部位烧伤。
5.蛇咬伤早期辅助治疗。
6.良性皮肤疾病,局限性急性皮炎、瘙痒症,寻常疣、疣状湿、疤痕疙瘩、血管病、眼疾、胼胝、良性皮肤粘膜血管瘤、浅表良性肿瘤等。
7.扁桃腺术后等喉部出血水肿。
禁忌症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雷诺氏病,冷变态反应者,致冷血红蛋白尿,对冷过度敏感者,严重心血管
疾病,动脉硬化,肾,膀胱疾病。
5冷冻疗法的作用机制
人体对冷刺激的反应包含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应,局部组织的降温是其生物学效应的基础。
对局部组织的影响
局部冷冻首先引起皮、皮下、肌肉和关节等温度下降。
皮肤表面温度在应用冰袋20分钟后达13℃,水浴后达8℃,用冷冻胶后甚至达4℃,且在接触冰6分钟后就已出现。将冰袋放在人体腓肠肌部位,可使局部皮温降低22℃;皮下温度降低13℃;肌肉温度降低10℃左右。腹部冰敷30分钟,可使腹膜间区温度降低4-8℃左右。
其作用强度与体质、年龄、皮肤厚度、皮肤散热、作用物质、参与反应部分的热传导,比热及作用时间和面积有关。组织细胞因寒冷破坏的临界温度一般在-20℃左右,但不同的组织存在很大差异。如骨组织和皮肤角质层对冷冻具有一定抵抗力。
冷冻使局部组织细胞破坏的机制是:细胞脱水,电解质浓缩到有害程度,pH降低,细胞内外形成冰晶,类脂蛋白复合体变性,血流淤滞及低温休克等。冷冻后的复温过程对组织细胞同样有破坏作用。
对血管的影响
组织致冷的直接结果是冷引起的血管收缩,这是由皮肤冷感受器经局部和交感性反应引起的组织缺血。这些反应可由于轴突反射和中枢神经系统反应。这时中心温度暂时性轻度上升,因此整个机体的热消耗能够被抑制。冷去除后出现血循环增多,即反应性充血状态,其后皮温亦渐回升。冷使周围血管收缩后,明显地减少外周血流量,并改变血管的通透性。
有助于减少渗出,防止水肿。冷引起的血管运动反应代谢抑制,使血肿,创伤性和炎症性水肿消减并抑制淋巴的生长。
但长时间冷冻可继而引起血管扩张反应。冷冻达一定深度时,可使血管内膜增生,致管腔狭窄,以及血栓形成,但对大血管的影响很小。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持续的冷作用皮肤感受器后,首先引起兴奋,以后抑制,最后麻痹,使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以至暂时丧失功能。病人首先感觉冷,以后有烧灼及刺痛感,再后才止痛。由于感觉敏感性降低,而有镇痛麻醉作用。在皮肤外感受器受的刺激下,可影响α-运动神经元的活动,使肌张力降低,而达到解痉并减痉挛性疼痛。
动物实验证明,冷冻使轴突反射减弱。当温度降低至6℃时,运动神经即受到抑制;降至1℃时,感觉神经也被抑制。
但瞬时冷冻刺激对神经有兴奋作用。
标签:冷冻,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