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煮苹果。煮透的苹果有收敛的作用,每天给宝宝吃一个,有助于缓解宝宝拉肚子的情况。煮苹果时要隔水煮,或者加些冰糖,这样宝宝比较喜欢吃。
2、蛋黄膳:将鸡蛋煮熟后去壳和蛋白,用蛋黄放在锅内小火熬炼取油,1岁内婴儿每天一个蛋黄油,分2—3次服,3天为一个疗程,治疗腹泻,并有补脾益胃止泻作用。
3、焦米汤:先把米粉或奶糕研成粉,炒到颜色发黄,再加适量的水和糖,然后烧成糊状就可以了。
米粉加水以后再加热,它的炭化结构有较好的吸附止泻作用。
4、胡萝卜汤:胡萝卜是碱性食物,所含的果胶能促使大便成形,吸附肠粘膜上的细菌和毒素,是一种良好的止泻食物。
5、栗糊膳:用3—5个栗子,去壳捣烂,加水煮成糊状,加糖调味后食用,每天2—3次,有温中止泻作用。
另外还有桔枣茶、胡萝卜汤等均有健脾止泻作用。
6、稀饭。当宝宝拉肚子时,多给宝宝喝稀饭,既容易消化,又有营养。
宝宝拉肚子时不要吃过硬的食物。在熬稀饭时要熬的烂一些比较好。
7、软面条。当宝宝拉肚子情况出现好转时,可以给宝宝煮些烂乎的面条,适当加一些青菜。这样能进一步给宝宝补充营养,宝宝吃了也比较好消化。
8、喝姜茶。当宝宝肚子受凉引起拉肚子时,可以给宝宝熬制些姜茶,要把姜切成碎末,煮开水后放入姜末,然后放入少量的熟茶,每天给宝宝喝一些能缓解宝宝拉肚子的症状。
9、山楂麦芽水。当宝宝因消化不良引起拉肚子时,可以给宝宝煮些山楂麦芽水喝,效果不错,麦芽要选用炒熟的,山楂3—5个就可以了。再加上些红糖比较好。
腹部受凉
有些宝宝睡觉时,会踢被子,或者白天玩闹时,腹部露在外面,这样就很容易使腹部受凉。
一旦腹部着凉,就会使肠管平滑肌受刺激,收缩加强,肠道蠕 动也随之加快,正在进行着消化和吸收的食物在肠内通过加快,这不仅影响营养物质在体内的消化和吸收,还可造成排便次数的增多,且大便常呈稀烂状,因而出现了腹泻。
母乳性腹泻
母乳喂养引起腹泻,可能是母乳中的前列腺素含量较高,该物质促进小肠平滑肌运动,增加水和电解质的分泌而产生稀便。
引起母乳性腹泻也可能是小儿对乳糖不耐受,体内缺乏乳糖酶。
出现母乳性腹泻的时候不要停止母乳喂养,婴儿机体会逐渐适应母乳中的前列腺素,乳糖酶亦会逐渐发育成熟,酶活性增加,就能分解、消化和吸收乳糖,并随着增加辅食逐渐好转。
喂养不当
过早过多地以粥类与粉糊喂养小儿,碳水化合物过多能引起发酵,产生消化紊乱。
未按时添加辅助食品,于断奶前突然增加食物改变食物成分,因不能适应而产生消化紊乱发生腹泻。腹泻时暂时停止辅食添加,腹泻好转后再逐渐添加。
细菌感染
父母还要考虑4个月宝宝拉肚子是否是细菌感染所致,细菌感染性腹泻的表现为宝宝在腹痛的同时,还会发烧达39℃甚至更高,大便次数增多,呈脓血便,腹泻前常有阵发性腹痛,肚子里“咕噜”声增多。
一、宝宝拉肚子影响发育
婴儿常发生以腹泻为主的肠胃功能疾病,而且主要发生於三~五岁的宝宝身上。
最常见的腹泻原因是之一,是妈妈将喂食宝宝的牛奶泡得过浓,或是宝宝喝了过量的牛奶,如此形成的“慢性腹泻”,长久下来会让宝宝营养失调,身体发育迟缓。
腹泻的原因如果是由细菌、病毒感染而起也是婴幼儿常见的情形。其中又以一种长得像轮子状的“轮状病毒”感染为多数。
感染病毒的宝宝大便次数多达十余次甚至更多,且大便中多伴随著大量的水份,因此若腹泻情形严重,会导致宝宝脱水,甚至休克的现象。
要预防宝宝腹泻,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以母乳来喂哺小孩。
因为母奶容易消化,而且具有免疫细胞及抗体,所以吃母奶的宝宝比较少拉肚子;即使拉肚子,也很少会引起长期的慢性腹泻。
另外,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防治办法,注意双手的清洁、奶瓶的消毒工作。冲泡好的牛奶也不宜放置过久,以免孳生细菌。
如果开始要让小朋友摄取副食品时,要记得把握由单项、少量开始添加的原则。
如果小孩已有腹泻的情况,也不用担心,只要适当的减少进食,饮食也宜选择容易消化的食品,例如婴儿可食用去掉不容易消化的乳糖的医用奶粉;较大的孩童则可食用不油腻的稀饭、馒头。
在用药方面,细菌所引发的肠炎可根据菌种选择适合的抗菌药;如果是病毒性肠炎就没有特殊的药品,必须靠宝宝本身的免疫系统来克服。
其实腹泻的主要治疗原则,是多补充水分及电解质,如果只是单纯的止泻会使存在体内的细菌病毒无法随大便排出,反而加重婴幼儿的病情。
不要过於担心宝宝的腹泻问题,身为妈妈的你只要细心照料,宝宝都能安然度过这段时期。
还有,因小baby皮肤细嫩,水状大便会刺激皮肤而发炎,所以妈妈更不要忘了在宝宝腹泻後,用温水清洗屁股并保持小屁屁的乾爽。
妈妈在预防宝宝拉肚子时需要注意三种易引发腹泻的细菌。
二、引发宝宝拉肚子的三种细菌
1、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
宝宝起病比较缓慢,开始症状比较轻,然后逐步加重,宝宝会出现呕吐、脱水及低热等症状,宝宝的大便有腥臭味,多出现水样、黏液状大便。
2、金黄色葡萄糖细菌引起的腹泻
导致这种腹泻多是因为宝宝长期服用某种抗生素导致的胃肠菌群失调。
主要特点为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烧、呕吐和腹泻,开始腹泻的大便呈黄绿色,几天后大便有腥臭味且颜色呈暗绿色,出现水样便,大便次数增多,有时候一天可达十几次,宝宝有可能出现严重脱水。
3、霉菌引起的腹泻
多发于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的宝宝。
每天大便3-4次,为黄色水样便,有的像豆腐渣样,有的呈绿色、多泡沫,粘液。
1、忌乳食不节
婴幼儿腹泻是小儿时期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以三岁以下小儿最易发病(且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本病虽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发病率最高。
婴幼儿“脾常不足”,乳食又不知自节。
若父母调理失宜,乳食无度,或突然更换饮食品种(添加辅食),则最易损伤脾胃而形成腹泻,甚至会引发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所以夏秋季节一定加强调养,戒乳、添加辅食最好错过最炎热的季节,提前或错后一、二个月。
2 、忌受凉
在气候突然转冷或护理失宜时,腹部或尾骶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可引发与加重婴幼儿腹泻。
所以,夏秋季节夜间天气再热也要注意孩子腹部保暖,可给孩子戴一个肚兜,或在腹部包裹一个浴巾,以防受寒。
另外,婴幼儿脾胃娇嫩,若过食生冷瓜果,伤损脾阳,就会引发与加重腹泻。所以应少让孩子吃冷食冷饮,秋后更不要让孩子多吃瓜果。
3、忌情绪不稳
小儿情绪紧张或情绪低落,或哭叫过度,均可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使消化液分泌异常,胃肠蠕动增加而加重腹泻。
所以,要尽量防止孩子受惊吓,减少孩子哭闹。
4、忌不注意饮食卫生
小儿脏腑娇嫩,免疫功能低下。
若进食不洁食物,如未洗净的瓜果、生拌凉菜、变质的牛奶、隔夜饭菜和苍蝇污染的食品等,致细菌等微生物从口而入,就会引起肠炎腹泻、痢疾等,所以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
5、忌长期使用抗生素
慢性腹泻患儿若长期使用抗生素,则容易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诱发霉菌感染。
对这类小儿采用中药治疗往往会取得良好疗效。
6、忌长期节食或禁食
婴幼儿和营养不良的小儿的糖元贮备不足,长期节食或禁食,就容易引起低血糖或电解质紊乱。
同时婴幼儿发育较快,需要大量能量和蛋白质,长期节制饮食,就会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
标签:拉肚子,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