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的这首《将进酒》,无不将黄河之水的奔腾汹涌描述得淋漓尽致。
作为我国的母亲河,黄河从来都是一直哺育着亿万的中华儿女和中华大地,但随着1938年6月9日那一场惨绝人寰的人为黄河决堤事件,却将彼时被称作生命之源的水,活生生的转变成了令人闻之色变的万恶之源。
在这场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 花园口 决堤之中,中国军民伤亡多达百万人之多,千百万人流离失所,堪比南京大屠杀受害人数的三倍之多。
而在花园口决堤之后,更是间接造成了1942年的河南大饥荒,在这场震惊于世、骇人听闻的大饥荒之中,更是有150万人死亡,受灾人数多达1200万人。
那么这抗战史上最惨烈的一幕,到底是如何形成的?花园口决堤,蒋介石以水代兵究竟是对是错?为何花园口决堤更是直接导致了河南大饥荒?在黄河决堤之后究竟又淹死了多少 日寇 ?
1938年3月16日的抗日战场之上,国民队伍终于不再如彼时那般屡战屡败,在历时一月有余的浴血奋战之后,在李宗仁、白崇禧、汤恩伯等人的领导之下,终于还是挫败了嚣张至极的日寇,更是打破了所谓“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而在迎来了台儿庄战役的大捷之后,无论是对于举国民众而言,还是对于当时执政的国民政府蒋介石而言,都是更加坚定了抗战的决心与信心。
在这种情况之下,蒋介石便改变了他原本的抗日策略,不再如以前那样不积极抗日,反倒是一改往日之态度,开始大力提倡快速胜利的理论。
毫无疑问,台儿庄大捷的胜利,让蒋介石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在向20万中央军下达了转战徐州战场的命令之后,彼时胸有成竹的蒋介石便决意试图与日本人一战定胜负。
但日本人从来不是傻子,面对国民政府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很快就引起了日本司令官的注意,于是便急忙下令将30万人之众的日寇转移到徐州,而这装备精良的30万虎狼之师,在对徐州进行了声势浩大的攻击之后,蒋介石期望的所谓“速战速决”计策还是胎死腹中。
为了保存实力,蒋介石决定撤兵离开徐州,1938年5月19日,日军彻底攻占徐州,日军的威名一时远震国民将领,竟然使得彼时固守兰封的国军上将桂永清和商丘的黄杰,在驻守阵地仅仅一天之后便全线溃逃,导致兰封与商丘两城相继沦陷。
在听闻部下相继仓皇逃窜之后,早先亲自飞抵郑州的蒋介石更是怒骂道:兰封战役是战争史上千古第一笑柄。
开封失守后,日军沿陇海线继续西犯,郑州危机、武汉震动,如若郑州也相继沦陷,这便意味着郑州身后的武汉必定不保。
武汉以西是陕西,以北则是河北,其战略意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若是郑州失守,其结果必定是不堪设想,就算身为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蒋介石也不敢轻易地承受这个代价。
而为了阻击节节胜利的日军,蒋介石思考再三之后,还是做出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决定——炸毁黄河大堤,以水代兵,妄图剿灭日寇。
而早先通过侦察机便发现国民党企图的土肥原贤二,并没有阻拦蒋介石的这一决策,因为在他眼里看来,2500多年来统治过黄河流域的帝王将相数不胜数,但却没有一位敢破坏黄河堤口的,蒋介石也断然不敢如此。
可他始终高估了蒋介石的道德底线,在经过反复的与部下商议之后,蒋介石衡量再三之下还是决定炸开黄河,经过两天两夜的连续挖掘之后,1938年6月9日,为了阻止日军西犯,蒋介石下令炸开花园口、以水代兵。
在花园口决堤之后,黄河之水真的是如同“天上来”一样,顺着贾鲁河迅速倾泻而下,花园口决堤之处瞬间就被大水吞没,漫溢的大水浩浩荡荡地向豫东南倾斜。
这一场置万千百姓而不顾的战术策略,赔上的是百万之众的军民伤亡,根据不完全统计,河南民宅被冲毁140余万家,耕地淹没800余万亩,安徽、江苏两地耕地被淹多达1100余万亩,倾家荡产的人多达480余万人。
那些毫不知情而被淹没的百姓多达80万有余,均葬身鱼腹,30多万平方公里的黄河泛滥区,成千上万的人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花园口决堤,黄河大改道的间接结果更是导致了1942年的河南大饥荒,先前豫东、豫中、皖北、苏北那些被淹没的良田土地开始严重沙化、碱化起来,成为寸草不生的黄泛区,再加上几千万人的流离失所、粮食无人耕种、土地沙化、年年歉收,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1942年,由此彻底爆发了河南大饥荒。
这场大饥荒丧生的人口多达300万人之多,数千万人沦为无家可归的难民,易子而食等现象屡见不鲜惨痛至极,其影响远远不止于40年代的这场大饥荒,更是直接包括了60年代的黄泛区。
在1942年这场大饥荒之中,路边虽有冻死骨,但朱门的酒肉却从来都是臭的,那么身在朱门之中的蒋介石,在炸毁了黄河口之后,他的以水代兵之策真的能够阻挡住日寇的进攻步伐吗?
在花园口决堤之后,黄河之水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天然的屏障,使得日寇在新的黄河以东无法逾越,破坏了日军企图南北两路夹击武汉的策略。
虽然花园口决堤为武汉保卫战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但在滔滔黄河水过后,郑州和武汉则仍然是相继沦陷,而这也恰恰地说明了“以水代兵”并不能彻底地阻止敌人,更不能赢得战争。
此次蒋介石的“黄河决堤、以水代兵”之策,在一夜之间溺亡而死的百姓多达90万人,这场人为导致的祸端最后消灭的日寇,因为洪水而死的不过2000人而已,洪水造成的伤员死亡约为7000余人。
对比我中华国民之伤亡来看,所谓的“以水代兵”是何其的讽刺,89万中华儿女的死亡,却只是换来了7000余日寇的死亡。
而在炸毁了花园口之后,蒋大独裁者为了逃避责任与国民的唾骂,开始大肆宣传是日军飞机炸毁的黄河大堤,从蒋介石的这一举动中,我们也不难看出,身为始作俑者的他从来不敢承认,蒋介石心知肚明,若是承认了此次事件,那么他便会被永远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花园口决堤的对错,从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站在万千大众百姓的立场角度而言,这必然是一场错误的决策事件,这个决策造成了成百上千万人的流离失所。
而在花园口决堤十多年之后,在黄泛区附近爆发的宏大规模的淮海战役中,中原数以百万计的人民,用双手和手推车明确清晰地表达了他们的立场。
可若从战略的角度看待的话无疑是成功的,此次决堤之后,让日本彻底放弃了“从北向南打”的战略方针,花园口如果不炸毁,日军势必会大规模的南下,过河南进两湖,在这之后如果日军趁势直扑武汉,那么中国抗日的全部主力都会被日军围歼,一旦主力被歼灭殆尽,中国就真的没有任何希望来对抗日本了。
这“以水代兵”之策的花园口决堤事件,永远都是我中原儿女无法忘怀的历史,这一场飞来的横祸,则是间接地折射出当时中国贫弱无力的事实。
标签:政治立场,决堤,花园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