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之问问>百科知识>古代战国至秦汉时期的中医典籍

古代战国至秦汉时期的中医典籍

2023-06-18 18:25:14 编辑:join 浏览量:630

古代战国至秦汉时期的中医典籍

医学理论的形成战国至秦汉时期,由于医学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日益丰富,一些重要的医学典籍相继问世。其中《黄帝内经》的出现,标志着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伤寒杂病论》的问世,则表明了中医辨证论治原则的确立。

《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全面总结秦汉以前医学成就,并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的经典著作。关于该书的成书年代,历代医家、学者的意见分歧很大,各种不同观点之间的争论已持续数百年,至今仍未达成一致的结论。

《黄帝内经》的书名,最早出现在西汉刘歆的《七略》中,但该书已失传。现存文献的最早记载,是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其中虽然记有《黄帝内经》十八卷,但并没有提到该书的成书年代及作者。通过对书名、书中天文记时、名词术语的研究,现在多数学者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内经》并非出于一时一人的手笔,其中既有战国时期的篇章,也有秦汉时代的作品,还有后世隋唐和宋代医家整理校注所补充的内容。

由此可以认为,《黄帝内经》大约产生于战国时期,后又经过秦汉医家的整理、补充、修改,逐步充实丰富其内容而形成的。现在流传的《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素问》的书名最早见于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由于当时战乱频繁,《素问》流传到唐代时已残缺不全。唐朝太仆王冰对其进行收集整理,增补了第七卷中的“天元纪大论”等七篇。到了宋代,医官高保衡、林亿等对王冰补注整理的《素问》加以校正后刊行,定名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此版本流传至今。

《灵枢》之名最早见于王冰所作的《黄帝内经素问注》序中,在此之前,《灵枢》被称为《九卷》、《针经》,隋唐时期,还有《九灵》、《九墟》等名称。

《灵枢》在较长时期内曾失传,直到北宋元祐年间,从高丽传回《黄帝针经》一部之后,中国才重新有了一部内容较完整的《针经》。

南宋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史崧把“家藏旧本《灵枢》九卷”加以校正出版,称为《灵枢》,从而成为现存最早版本的《灵枢》。

《黄帝内经》的基本观点整体观念《内经》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具有密切关系。依照《内经》的观点,人体结构的各个部分都不是孤立的。脏、腑、皮、肉、筋、骨、脉等形体组织,以及口、鼻、舌、目、前后阴等五官九窍,通过经络都可以互相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在生理情况下,人体各脏腑、组织和器官是互相联系的,共同完成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而在机体发生病变的时候,则各脏腑、组织、器官之间又会互相影响。

因此,中医在诊断疾病时,能够通过五官、形体、色脉等外在表现来了解体内的脏腑病变。

《内经》还体现了机体与情志的整体观,指出机体对情志的决定作用。“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另一方面,情志对机体也有调节作用。“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因此,《内经》十分注重通过调节情志来消除病理变化,恢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同样,《内经》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所存在的密切联系,由此提出了“人与天地相应”的著名论断。并在《素问·宝命全形论》中总结了机体活动与外环境统一的关系,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说明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有天暑出汗、少尿;天寒少汗、多尿的生理表现,而当机体活动不能与外界变化相适应时,就会产生疾病。同时认为四季气候不同,疾病发生和流行的情况也各异,并对四季多发病、常见病作了具体描述。

《内经》还对不同区域人们的生活习惯、体质状况、疾病流行情况以及对寿命的影响作了详细的论述。因为医家除研究医道之外,必须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这样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阴阳平衡《内经》中的另一个基本观点就是阴阳对统一。书中明确指出人体的本身就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人的生命活动过程,就是人体阴阳对立双方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取得平衡的过程。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阴阳两方面始终处在平衡状态,这就是《素问·生气通天论》所指出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并且,《内经》特别强调“动中求平”和“动中求秘”,说明阴阳平衡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和动态的。一旦这种阴阳的动态平衡被破坏,出现阴阳的偏胜偏衰,人体就会出现疾病。如果进一步发展到阴阳关系的破裂,出现“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的情况,病情就会恶化,甚至出现死亡。因此,《内经》将人体阴阳平衡的失调,看成是疾病发生的最基本原因,而治疗疾病的最基本法则就是调整阴阳。邪正斗争《内经》认为,疾病的过程是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的过程。其中,邪气虽然是引起疾病的主要原因,但也与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有着密切关系。不论什么疾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尽管有着千变万化的临床表现,但总可以归结为邪正斗争的形式。

《内经》对邪正斗争的结果作了两种总结,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和“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强调邪正斗争的胜负,对疾病的发生和转归有着决定的作用。强调预防《内经》十分重视对疾病的预防。认为凡是医术高明的医生都应该做到防病于未然,即所谓“上工治未病”。

《内经》的许多篇章中都阐述了防病、养生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

如:“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又如:“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等。这种“治未病”的预防思想,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学的实践。

标签:典籍,秦汉,中医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之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zhwenwen.com/article/122119.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