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补充说明:不是课文,是黄河象的介绍!!
黄河来自古象化石,1973年1月发现于甘肃合水县板桥乡穆旗村的马莲河畔,因其挖掘于黄河流域,故取名“黄河古象”。古象化石身高4米,体长8米,仅一双门齿就长达3.4米。据科学家判断,这是地球上早已灭绝了的一种剑齿象。它生活在第四纪更新世早期,距今250万年左右。它以全球仅有而成为旷世珍宝。1999年,“黄河古象”的发掘,跻身20世纪甘肃360问答十大文化盛事之列。
古象化石运到北京后,专家们经过一系列综合研究,首认为它是世界上早已灭绝的剑齿象化石。个体保存如此完整的化石在我国仅此一例,在当今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从而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古象化石原件标本现在北京自然博物馆陈列展出。上海、天津、兰州均有复制品展出,国内外参观的人群络绎不绝,本市作为黄河古象的故乡,其复制品将在新建的市博物馆大楼中展出。
黄河古象出土氧扬备亲虽始末
1973年1月20林日,合水县板桥公社马衡记玉黄以莲河畔河口电站工地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这时,在工地南侧一公里叫侵做“走马梁”的半山腰中,民电争直灯工挖砂发现了两枚粗状的“龙骨”。工地总指挥姜登泮闻讯,立即到现场观察并保护现场,派人带着“龙骨”到县文化馆报告。翌日清晨,误头油乱族院推地医缩县文化馆许俊臣赶到工地,与姜登泮一起采取了保护措施,并李值呼期特吗向民工宣传保护文物和古生物化石的有关政策。当天,许俊臣赶回县城,向县级党政领导作了汇报,提出了三条关攻鲜艺苏光煤本简守处理意见:一是责成河口工地和穆旗生产队严加现场保护;二是对民工已挖回的“龙骨”全部收回;三是立即电告省文化主管部门。县级领刘阶百宽势身有导同意这三条建议,并作了具体安排。甘肃省文化局闻讯后,一面函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一面着手组织人员前来勘察。
1973年3月10日,省博物馆谢俊义,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谷祖刚来到合水,与许俊臣组成勘察组,3月18日、19日两天时间,对现场准否心校办进行勘察。他们从外露的大风概许易角调是担老准象门齿断面向内试掘1米,发现兵当六期垂品待调居院呢门齿内伸50厘米后,与上颌衔接,估计保存着较为完整的一具大象躯体。外露的门齿多已散失,但地层埋藏由井而的印痕仍然保存,为后来的修复工作提供了依据。为了确保大象化石安全出土,县级领导随即派公安人员值勤言可图派易保护。
勘察组将发现大象化石的消息再次电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长庆油田会战指挥部的技术人员,闻讯也到阶对丝高约现场进行考察。
1973年4月5日,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赵聚发,甘肃省博物馆谢俊义,庆阳地区文则部吃黑记征参蛋格化馆韩天保,合水县文化馆许俊臣组成发掘队,在当地党政领导和河口工地的大力支持下,开始正式发掘。
发掘工作采取大揭顶方法,以象化石暴露处为基点,向两边各延伸2米,向内延伸4米,从上而下层层剥取。4月9日,大象头骨开始暴露,大伙心情十分激动。接着,大象的脊椎骨、腿骨、肋骨、肩胛骨、盆骨、腕骨等相继出土(图三十二)。
大象化石十分疏松,稍不留神就会损伤,发掘便显得十分细微和艰苦。挖出的化石在晾干的同时用药水渗透加固,以免风化散开。
合水县板桥公社马莲河畔发现大象化石的消息如雷贯耳,传遍了千里陇原。干旱的黄土高原怎么会有大象?群众当成奇闻趣事,长途跋涉,成群结队赶来参观,车山人海,热闹非凡,一天超过3千人之多。县饮食服务公司的食堂到工地搭棚营业,西峰发往合水的班车也开到了工地。沿路卖吃食的摊贩不计其数,比过庙会还热闹。发掘队利用群众参观的机会,认真讲解古象的各个骨骼,宣传保护古生物化石的意义和科学价值。
穆旗生产队有位80多岁的张姓老汉,银发白须,憨厚朴实的脸上刻满着饱经风霜的皱纹。古象的发现令他百思不解,这儿怎么会有大象呢?他爷的爷爷都没见过大象。他坚持每天过河,爬上高坡,到发掘现场看看,听听,逐渐相信了这个事实。发掘工作从4月5日到6月17日,整整干了43天,挖出的大象化石装了12箱。为了确保化石安全,对每一箱化石都做了石膏封闭。庞然大物,如何移动?这是最令人头疼的事。在合水县党政领导的支持下,动员了数百名民工,用了三天时间修成了宽3米的道路。县拖拉机站“东方红”履带式拖拉机,一箱一箱把这12箱化石运到了公路边,装在了长庆油田会战指挥部派来的两部汽车上,运往西安,经铁路直送北京。
古象化石运到北京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投入30多人进行修复、复原和装架固定。装架后的古象身高4米,体长8米,门齿长3.03米。个体之大,时代之早,保存之好,是迄今为止世界唯一的发现。因为古象化石出土于黄河流域,故定名“黄河象”。
黄河象的原始标本,于1974年10月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展出,它雄伟庞大的躯体,使参观者惊叹不已。《人民日报》、《人民画报》均作了报道。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摄制了《黄河古象》电影,在1975元旦正式放映。1981年黄河象应邀赴日本展出半年之久,引起了世界瞩目。
黄河象化石研究整整进行了一年,参加的有郑绍华、黄万波、宗冠福、黄学诗、谢俊义、谷祖刚等。科学出版社专门出版了他们的专著《黄河象》。
黄河象出土于红色土底部的河流相地层,晚于“三趾马红土”层而早于泥河湾组,距今200至250万年。黄河象属长鼻真象科剑齿象属,是地球上早已绝灭的一种大象。门齿粗大,平行排列,弯曲度小。头骨正方形,额面平缓,鼻上有一“八”字形槽状韧带窝。枕骨过度缓慢。有7个颈椎,20个胸椎、5个腰椎。背脊单峰,最高点在肩部。四肢粗壮,脚为五趾。臼齿齿冠较低,釉质层较厚。它的各个部位骨胳的骨缝、骨骺均和相邻的骨体完全愈合,说明它是一个老年象体。它的躯体庞大,门齿粗长,髋臼支前后弯曲明显,闭孔狭长,盆腔面不够光滑,呈梨形,证明它是一头公象。
与黄河象共生的古脊椎动物有:原脊象、平额原脊象、长鼻三趾马、板桥模拟鼠、真马、似双峰骆驼、羚羊、安氏鸵鸟、中间原鼢鼠等。花粉分析,草本植物占70%,说明当时这里是稀树灌木丛生的热带干旱草原,犹如今天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稀树草原景观一样。
黄河象的全部骨骼集中保存在12平方米的范围之内,各个部位彼此关联,说明它仍然保持死前半立半卧的姿态。它脚踩砾石层,身埋粘土夹砂透境体层中,说明它到此喝水,不幸陷入泥潭之中,越陷越深而丧生。
250万年以前,合水的古地域属亚热带干旱性草原气候。比较炎热,雨量较为充足,稀树之中水草茂盛,成为古脊椎动物的生存乐园。当时,鸵鸟在奔驰,原始牛在觅食,犀牛在角斗,三趾马在散步……这时候,一只老年公象领着象群向湖边走去,一切显得幽雅宁静。忽然,一声撕破天空的惨叫,吓得百兽四处奔跑,世界陷入惊恐之中。原来这头公象不幸陷入湖水,笨重庞大的身体使它越陷越深。一头母象咬住了它的尾巴,正在极力相救。“叭”的一声,咬断了尾巴,这头公象已陷得无影无踪。象群发出了悲哀的嚎叫,用土埋了它的尾巴后才慢慢地离去,世界又显得十分平静。
250万年前后,人类已经诞生,如云南元谋人,距今有170万年。世界上发现类人猿最早的在非洲埃及境内,距今已有300万年历史。当时人类处于猿人阶段,躯体遗存着许多猿的特征。他们群居在山洞或树巢之中,过着一同劳动,一同享受的集体生活。这些处于乱婚时代的类人猿已经与古猿有了明显的区别,即用手劳动,能够打制简陋的石器与自然界作斗争。合水境内目前还没有发现猿人化石,但黄河象化石出土说明,同一时期的猿人一定存在,地下一定有他们的化石埋藏,等待我们去发掘和发现它。
北京自然博物馆宽敞明亮的大厅里,屹立着一具举世瞩目的“黄河古象”:它就是1973年春合水县板桥修建水电站的民工们,在马莲河畔一个名叫木瓜沟嘴地方的意外发现,后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甘肃省、庆阳地区。合水县文化部门组成的发掘队挖掘出的迄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个体最大的剑齿象化石。因其发掘于黄河流域,故而命名为“黄河古象”。
“黄河古象”,身高4米,体长8米,仅一双门齿就长达3.4米。据科学家判断,这是地球上早已灭绝了的一种剑齿象。它生活在第四纪更新世早期,距今250万年左右。它以全球仅有而成为旷世珍宝。1999年,“黄河古象”的发掘,跻身20世纪甘肃十大文化盛事之列。
数百万年过去了,重见天日的“黄河古象”,登上了“大雅之堂”。它的化石经中国科学院专家复原后,不仅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里,而且上海、天津、兰州等地还有复制品展出,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观众。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还摄制了《黄河古象》影片,在国内外放映后,使众多的观众和日本等国家的学者、专家惊叹不已,影响遍及全世界。
“黄河古象”的发现,不仅为古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完整而可靠的资料,而且对探讨陇东黄土高原形成前后的生态环境提供了难得的依据。它驮载着沧海变桑田的绚丽画卷,昂首阔步向我们走来。
在庆阳地区的远古年代,与“黄河古象”一起生息繁衍的动物还有许多。除剑齿象、平额象等生活在炎热潮湿环境中的长鼻类动物外,还有适宜生活在荒漠原野上的驼鸟、羚羊,马、长鼻三趾马、原鼢鼠、模拟鼠和喜水的鳖类。在驰名中外的“黄河古象”出土面世前后,庆阳地区境内不仅发现了与“黄河古象”同时期生存的驼鸟、双峰骆驼、长鼻三趾马、原脊象、鼢鼠和羚羊化石,还发现了白垩纪(12000万年前)的鱼、原始牛、披毛犀、最晚鬣狗和中国罕见的翼龙(即环江翼龙)等古动物化石,以及喜潮湿的莎草植物、宜干旱的蒿属植物和见于亚热带的栎属植物的标本。依据这些动物化石。植物标本和“黄河古象”安息的地层与环境,我们可以勾画出一片变幻神奇的土地。古生代的庆阳还是一片汪洋,到了三迭纪,部分隆升为陆;经白垩纪的地壳上升,到第三纪,一个广阔平坦的剥蚀面便出现了。第四纪的风把黄土和岩石风化物搬运覆盖在这里所有的河谷、斜坡和原野上,地貌内应力的作用又将黄土堆积的低平盆地抬升起来,于是便出现了一个表面完整的黄土高原。那时候--第四纪更新世早期的陇东黄土高原,竟然是-个森林茂密、花草繁盛、气候炎热、沼泽密布的大草原。“黄河古象”和它的同伴们就生活在这里。大自然似乎有情地给远古时期的庆阳奉献了一块坦荡沃土,却又无情地把它撕成了碎块。自全新世开始,随着大地的炎凉变化和黄土高原逐渐解体,这个大草原逐渐改变了它的身姿和容貌。经更新世以来雨水的侵蚀、河流的切割,至下更新世马兰黄土沉积覆盖,一个支离破碎的温带半干旱黄土高原沟壑区便留存于世了--这便是今天习称“陇东”的庆阳地区。
千万年来,“黄河古象”长眠的庆阳这块黄土地,孕育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其中以农耕文化最为典型。如今,“黄河古象”的故乡,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标签:简介,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