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之问问>百科问答>上海长征医院侯春林教授-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重建 兼谈“肖氏反射弧”(转自丁香园)

上海长征医院侯春林教授-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重建 兼谈“肖氏反射弧”(转自丁香园)

2024-04-06 08:38:14 编辑:join 浏览量:553

上海长征医院侯春林教授-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重建 兼谈“肖氏反射弧”(转自丁香园)

问:尊敬的侯教授您好,我是丁香园会员,同时也是一名即将开始科研的2005级脊柱脊髓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对于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重建的内容很感兴趣,请问:对于慢性脊髓损伤的大鼠模型进行膀胱功能重建的研究是否具有好的前景和应用价值。应该如何进行设计。谢谢!答:大鼠作为膀胱功能重建的动物模型有较好的前景,借助显微镜缝合细小的大鼠神经在技术上无困难,同时大鼠成本和饲养费用较其他动物经济,因此可以首选作为动物模型。但是问题是截瘫鼠的长期饲养比较困难。设计慢性脊髓损伤的大鼠模型,由于脊髓损伤后截瘫鼠很难长期饲养,根据我们的经验,一般不超过3~4周,因此,我们在设计时,采用先建立神经反射通路,饲养8个月后再造成截瘫鼠模型。问:尊敬的侯教授您好,我是丁香园会员rmwdxy9,对于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重建的内容很感兴趣,请问:“腱-脊髓中枢-膀胱人工反射弧重建术”与“肖氏反射弧”有什么异同?谢谢!答:1994年肖传国与Godec在国外首先报道了建立大鼠人工反射弧实验,他将L4前根中枢端与支配膀胱的L6前根周围端吻合,保留L4后根的完整。经轴突再生后,即能建立”皮肤-脊髓中枢-膀胱”的神经反射通路。其脊髓横断的平面位于L4水平以下,因此利用的是截瘫平面以上的人工反射弧。[见于Paraplegia1,1994;32:300~307]。我们于1996年开展该项工作,将犬L5前根近端和S2前根远端缝合,保留L5后根完整性,截瘫平面在T10,建立“腱-脊髓-膀胱”人工反射弧[见于1998年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3):266~268],与肖氏反射弧的不同点在于该反射弧利用的是截瘫平面以下的深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而肖传国利用的是截瘫平面以上的浅反射。另外,膀胱反射是牵张反射,跟腱反射也是牵张反射,利用腱反射重建膀胱反射是否会更好一些。我们在实验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于1998年开展了该项临床手术,对于脊髓圆锥以上损伤所致痉挛性膀胱,设计了S1与S2或S3前根吻合的跟腱-脊髓-膀胱人工反射弧重建术;对于脊髓圆锥损伤所致弛缓性膀胱,设计了利用截瘫平面以上正常的腹壁反射即将T10或T11前根通过神经移植与S2或S3吻合。二种方法均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并在2000年首次报告了跟腱-脊髓-膀胱反射弧的手术方法,[见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0;21(1):87~89]。而肖传国最早的临床报告是2003年。(Anartificialsomatic-centralnervoussystem-autonomicreflexpathwayforcontrollablemicturitionafterspinalcordinjury:preliminaryresultsin15patients。JUrol。2003Oct;170(4Pt1):1237-41。)问:尊敬的侯教授您好,我是丁香园会员libinghu,是泌尿外科医生,对于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重建的内容很感兴趣,请问:“腱-脊髓中枢-膀胱人工反射弧重建术”,所谓人工反射弧,就是指人为建立起来的一个低级的反射弧,是吗?我个人理解脊髓损伤后通往高级中枢的传导通路断了,膀胱功能不能受到大脑的调节,骶髓的低级反射也能完成膀胱的正常储尿和排尿活动,就象新生儿大脑发育不全时的状态一样。但是似乎大多脊髓损伤后这种低级的调控也失去作用了,您能解释一下吗?另一个问题,您的人工反射弧建立后能达到怎样的效果,需要人为的刺激诱发患者排尿吗?答:膀胱的低级排尿中枢位于骶髓,高级中枢位于大脑。控制排尿神经有二组:一是中枢神经、即大脑脊髓;二是直接支配膀胱的周围神经及植物神经。高位截瘫患者(颈椎、胸椎),虽然高级中枢神经传导中断了,大脑对膀胱失去了控制,但是损伤平面以下的脊髓与膀胱之间形成了一个不受意志控制的神经反射弧,可使膀胱逼尿肌与尿道括约肌自发(或受剌激后)不规则的反射性收缩,从而使膀胱处于痉挛状态,使尿液排出,形成痉挛性膀胱。由于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不协调,表现为尿失禁或潴留,很难自己形成扳机点排尿。我们建立”腱-脊髓中枢-膀胱人工反射弧重建术”后,相当于建立了一个新的扳机点排尿,由于在建立腱反射弧时,同时将S2和S3神经根切断,膀胱痉挛得到缓解,增加了膀胱贮尿功能,在反射弧成功建立后通过敲击引起膝腱或跟腱反射可促发患者膀胱排尿。问:前几年,武汉协和医院肖传国教授研究了自主神经和体神经的移植,建立人工反射弧,恢复脊髓损伤后的膀胱功能,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您的工作和他的研究有何异同?盼指教,谢谢!答:武汉协和医院的肖传国教授于1994年在国际上最先提出了反射弧的概念,但他是利用截瘫平面以上的浅反射――皮肤反射弧。我是于1996年开始这项工作,根据临床上高位脊髓损伤(颈髓和胸髓)的特点,首次提出了可以利用截瘫平面以下的深反射――腱反射建立人工膀胱反射弧,并开展了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在国内外首先报道了临床上利用截瘫平面以上腱反射重建人工膀胱反射弧恢复脊髓损伤患者排尿功能。另外,针对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的不同类型,分别进行了

(1)选择性骶神经切断术

(2)在国内率先开展Brindley骶神经前根电刺激排尿术。

(3)开展骶神经前根电刺激器的国产化研究。(4)”腹璧反射-脊髓-膀胱”人工反射弧重建脊弛缓性膀胱功能,还进行了脊神经吻合后电刺激重建脊髓损伤后驰缓性膀胱排尿功能研究。问:尊敬的侯教授您好,我是丁香园会员huangjiazhan,对于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重建的内容很感兴趣,根据提供的资料,在国内首次报道采用“选择性骶神经根切断术”、“腱-脊髓中枢-膀胱人工反射弧重建术”及“膀胱电刺激排尿术重建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现已成功应用于临床。请问:

1.由于重建膀胱功能只是重建了脊髓损伤之后的部分功能,行上述三个手术的指征是什么?是否所有的脊髓损伤导致膀胱功能损害之后都可以重建?

2.目前临床疗效如何?答:圆锥上脊髓损伤患者所致痉挛性膀胱,可进行“选择性骶神经根切断术”、“腱-脊髓中枢-膀胱人工反射弧重建术”或“膀胱电刺激排尿术”来重建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而对于圆锥损伤后的弛缓性膀胱,可建立腹璧反射-脊髓-膀胱人工发射弧,重新建立膀胱的神经再支配。目前临床疗效均较好,大多数患者均能获得满意的排尿功能。问:尊敬的侯教授您好,我是丁香园会员skyy,对于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重建的内容很感兴趣,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向您求教,谢谢候教授!请问:1、”选择性骶神经根切断术”、”腱-脊髓中枢-膀胱人工反射弧重建术”及”膀胱电刺激排尿术重建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三种术式的手术指征、适应证及目前疗效评介是怎样的?不同水平(圆锥或圆锥水平以上)、不同程度(完全或不完全)的脊髓损伤,手术治疗思路是否有区别?——个人理解,此类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重建的目的之一是建立“低压贮尿、低压排尿”,这种理解对吗?2、术后患者的治疗是否仍需要一定的康复治疗介入?反射弧重建后,能引发膀胱收缩的刺激通过何种方式输入?是否仍需要一定程度的自我训练?术后是否还需要药物(如哈乐之类)配合?谢谢您,昐指教!答:截瘫或其他神经性疾病造成的膀胱功能障碍,称之为神经源性膀胱或神经性膀胱,由于截瘫患者膀胱损伤的部位不同,其瘫痪后膀胱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也不同。目前,通常分为两类:

1、圆锥上脊髓损伤致痉挛性膀胱;

2、圆锥部损伤致弛缓性膀胱。对于痉挛性膀胱,我们可采用(1)选择性骶神经切断术(2)“腱-脊髓中枢-膀胱反射弧”重建术(3)骶神经前根电刺激排尿术。由于跟腱-脊髓-膀胱反射弧重建术是将S1与S2或S3神经前根吻合,实际上在手术的同时也切断了S2和S3神经前根,起到了部分选择性骶神经根切断术的效果,术后即可缓解膀胱痉挛状态,改善排尿情况,因此在选择性骶神经切断术方法和腱-脊髓中枢-膀胱反射弧重建术之间,我们通常选择后者,因为在反射弧建立的同时部分切断了神经根,使术后早期膀胱功能即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而待8~10个月后,反射弧重建后,可使膀胱功能进一步改善。腱-脊髓中枢-膀胱反射弧重建术虽然能重建膀胱神经支配,但膀胱逼尿肌的收缩达不到正常的强度,仍有一定的残余尿,而骶神经前根电刺激排尿术则通过直接刺激骶神经根,可引起逼尿肌的强烈收缩,排尿彻底,无残余尿,但是目前由于电刺激器需要国外进口,价格相当贵,对于截瘫患者来说经济上很难承受,目前我们与上海同济大学合作设计的国产膀胱电刺激器实验已成功,现在进入产品化阶段,能使大部分截瘫患者能经济上承受。而对于脊髓圆锥部损伤所致弛缓性膀胱,我们临床已成功利用“腹璧反射-脊髓-膀胱”人工反射弧重建脊弛缓性膀胱功能,另外设想能否通过脊神经吻合使膀胱脊髓中枢上移,然后通过电刺激重建脊髓损伤后驰缓性膀胱排尿功能。对于人工反射弧重建的患者,因为术后神经生长有一定的时间,因此在这段时间内,我们主要训练患者自行进行间隙性清洁导尿术。反射弧建立后,通过敲击跟腱,使腱反射冲动由新的反射通路传到膀胱,引起膀胱逼尿肌收缩促发排尿。这种排尿本质上也类似于扳机点排尿,因此术后要进行训练。一般术后不需要特殊的药物配合。

标签:上海长征医院,侯春林,兼谈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之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zhwenwen.com/answer/300969.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