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之问问>百科问答>胃肠道息肉的治疗

胃肠道息肉的治疗

2024-03-20 18:58:56 编辑:join 浏览量:551

胃肠道息肉的治疗

①对息肉较小无症状者,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并定期随访,每隔1~2年做纤维结肠镜检查1次,但应告知患者,胃肠息肉随时有并发出血、肠套叠及肠梗阻的可能,一旦发作,应及时诊治;

②有蒂息肉在1.Ocm左右者,可经内窥镜行电凝切除,1次可摘除多个息肉;

③息肉较大(2.0cm以上)且有症状者应尽早手术,可行肠切开单纯息肉摘除术,以免发生肠套叠、肠梗阻;

④并发肠套叠、肠梗阻者,应行急诊手术,具体术式应根据当时情况而定;

⑤结肠、直肠内息肉较大且密集丛生无法逐个摘除者,可行全结肠切除术,保留部分直肠,行回肠直肠吻合,保存良好的肛门功能。直肠残留息肉,可经内窥镜做电凝或冷冻切除。 本征的手术适应症是:

①并发肠套叠者;

②癌变或梗阻者;

③有腹痛、贫血者;

④息肉大于2.Ocm者;

⑤位于胃、十二指肠、结肠、直肠等易发生癌变的部位者。孟荣贵等认为本征的治疗主要是摘除息肉,以防止腹痛、腹泻、出血和肠套叠的发生。他们常采用以下3种方法清除肠道息肉。

(1)择期剖腹术加小肠切开,纤维结肠镜经小肠切口插入用PSD(电疗套扎术)清除息肉。肠道准备同一般大肠手术前的肠道准备法。

内窥镜可用CF—IBW或(OES)CF—--P101型镜,全镜可浸泡于1:1000的洗必泰溶液中消毒30min。不是防水镜子,只浸泡镜身,操作部及导光束段用酒精擦拭即可。

手术方法如下:患者麻醉后仰卧位。进入腹腔后探查,在小肠最大的息肉处(最好在小肠的中段)切开,切除息肉后,肠壁切口不缝合,在切口边缘用4号丝线做荷包缝合后牵出腹壁切口外,在切口周围加盖无菌治疗巾防止污染。

内窥镜医师及插镜者将内窥镜从小肠切口插入后,适当收紧荷包缝合线,打结。

由1名操作者固定保护切口处肠管。

内窥镜先向小肠近端插入,动作要轻柔,边进镜边仔细观察,边抽吸肠内容物,一直插到十二指肠降部,然后退镜。息肉蒂1.0~1.5cm时,当即用PSD或微波通过内窥镜摘除。

大肠息肉不经内窥镜摘除时,用4号丝线在肠壁缝1针作标记,待镜退出后再行息肉摘除。然后将内窥镜转向小肠切口的远端。镜向远端插入前在距回盲瓣10.0cm的回肠上夹1把肠钳,防止气体进入结肠,寻找和处理息肉的方法同近端小肠息肉处理法。

(2)剖腹术结合纤维结肠镜清除回肠及结肠息肉。肠道及内窥镜准备同前。曾用此法摘除1例回肠末端直径约1.0cm大的息肉6枚,结肠息肉9枚。手术方法如下:患者麻醉成功后取截石位,内窥镜从肛门插入。

该法的优点是,进镜速度较快,不污染手术野,对回肠息肉的清除较彻底、安全。缺点是内窥镜进入空肠较困难,故空肠息肉不宜用此法。

(3)经纤维结肠镜圈套摘除大肠息肉。此法勿须在术中进行,是对大肠息肉治疗的一大改进。

但应注意摘除息肉前应抽换肠腔内气体3~4次,吸尽粪水。有蒂大息肉行分叶切除,注意每次圈套不宜超过2.0cm,以防圈套丝陷入切割的组织内进退不能。无蒂息肉2.0cm者多主张手术切除。

门诊患者经纤维结肠镜摘除息肉后留观3~7天。一般认为,1次圈套摘除息肉不应超过8枚,但对于无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中青年患者,可以适当增加摘除息肉的枚数。

标签:息肉,胃肠道,治疗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之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zhwenwen.com/answer/293882.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