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3个半月,最近开始经常吸吮手指。起初是将整个手放到嘴里,后来慢慢变成了吸吮1~2个手指,而且还很用力,有时甚至能听见吸吮的声音。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以为他肚子饿,可是给他喂奶,他却并不领情,而且还为此哭闹,一旦把手放回嘴里,他就不再哭了。
邻居家的周奶奶,她有两个孙女,并且都是她亲手拉扯大的,照看宝宝的经验相当丰富了。为此我和老公还特意向她请教。
周奶奶说,小孩手里有“蜜”,味道“甜”,她的两个孙女小时候也吃手,长大了以后,自然就不吃了。
周奶奶说的话,我们曾经也听别的邻居和同事说过。
可是孩子那么小、不懂事、没有讲卫生的意识,而且对什么事情都好奇,两只小手整天摸这摸那,要是碰到喜欢小孩的大人抢过去抱抱,拉拉小手,说不准还要亲亲,到时候不是把细菌全都转移到孩子身上嘛!
孩子再一吃手……天呀!我是越想越害怕。索性我给宝宝买了一副手套,每天给他戴上,这样我就放心多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认识了一个儿科的张大夫,聊天聊到了我们宝宝吃手的习惯。
她告诉我,宝宝认识这个世界,首先是通过嘴开始的,而手对于大脑还没有完全发育的宝宝来说,只是一个外在的东西,而不是自己身体的一个器官。因此宝宝常会用嘴来吃手、啃玩具、咬衣角。
她还说看到宝宝吸吮手指,做家长的应该为宝宝的进步感到高兴才对。
从一开始吸吮整个手,到灵巧地吸吮某个手指,这说明:孩子大脑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而能够促进大脑、手和眼的协调能力。
对于我那个引以自豪的“戴手套”方法,她认为并不是解决吃手问题的根本,只是暂时减少了细菌侵入宝宝身体的可能。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分析孩子吸吮手指的心理,同时根据孩子所处的年龄段对症下药:
[NextPage]
1.吸吮手指——表现为时间较长、神情专注、吸吮欲较强时
宝宝在婴儿期,正处于用嘴感知世界的阶段,如果得不到适当的满足和照顾,长大以后,很容易出现咬指甲、吸烟等不良习惯,甚至容易产生脾气暴躁、心理焦虑、对人缺乏信任感等现象。
如果孩子长时间专注地吃手指头,妈妈们一定要通过安抚的方法把孩子的注意力从手指转移到玩具、画册等色彩鲜艳的东西上,使其能够更多的认知其它事物,对于大脑的发育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针对个别孩子的吸吮欲望特别强烈,如果不能用怀抱、抚摸、玩具等方法来满足需求的话,建议各位妈妈们借用假奶嘴,有了它的帮助,一般能够避免宝宝吸吮手指。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假奶嘴永远不能代替来自父母的关爱,一旦发现孩子吸吮手指,就不负责任的把奶嘴塞进孩子的嘴里,而不去查找孩子吸吮的真正需要,反而会适得其反,使孩子遇事更加依赖奶嘴来自我安慰和调节情绪,从而防碍孩子的正常成长。
2.吸吮手指——为了减轻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全感
婴儿时期的宝宝,往往对这个世界既好奇又惊恐,如果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如摔到地上,很容易使孩子从此产生不安全感以及情绪焦虑等现象。
在孩子独自耍玩一段时间后,如出现哭闹、烦躁的现象,应及时把孩子抱在怀里,用手轻轻抚摸孩子的后背,并轻声细语与其对话,这样会给孩子带来亲切和愉快的感觉。
[NextPage]
3.吸吮手指——妈妈喂奶方式不当
当我们在喂奶时,由于抱孩子的姿势不当,不能使孩子躺在臂弯里感到很舒服,或喂奶的方法不正确,喂食的速度太快,没能满足孩子吸吮的欲望。即使宝宝的肚子吃饱了,但是在心理上还没能得到充分的满足,因此便会通过吸吮手指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在喂奶的时候不要心急,等孩子主动吐出乳头的时候再离开。
边喂奶边观察孩子的表情,看他是不是有一种满足感,并且用胳膊来体会孩子细小的身体变化,他是不是躺得很舒服。如果宝宝已经能够用奶瓶喝奶了,那么一定要注意奶瓶嘴口的大小一定要适中,过大容易使宝宝喝奶过程中得不到足够的满足,从而导致宝宝吃手指头。
听了专家的分析,我开始留心观察我家宝宝了,我发现宝宝吃奶的时候很认真,躺在我怀里一动不动,有时吃着吃着能够睡着。一旦宝宝吃饱,就会主动扭过头去,或者干脆来个鲤鱼打挺。
于是我开始从我和老公身上找原因了。
我们平时都要上班,偶尔还要加班,即使到了周末,经常睡懒觉,把一些本应父母做的事情推脱给家里的小阿姨,忽略了和孩子的亲昵与交流。
于是本着“宝宝健康、父母己任”的原则,我和老公无论每天多晚回家,只要他还醒着,我们都会抱起他拍一拍,哄他睡觉。如果时间充裕,我们会拉着宝宝的手,看着他的眼睛,与他对话,尽管他还听不懂,但是从他认真而好奇的眼神中,分明可以看到心里的平静与安宁。
专家提示
虽然处于婴儿期的孩子吃手指头是很正常的现象,一般都采取顺其自然的原则,但如果孩子是由于其它原因而拥有这个习惯的,那家长决不能袖手旁观了,要及早认清,抚平孩子幼小的心灵。
[NextPage]
曾经有人对2650个宝宝做过调查,发现其中46%的宝宝都有吃手指头的习惯,男、女孩之间没有什么显著的差异,可见有这种习惯的孩子还不在少数。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把婴儿出生后第一年称为“口腔期”,是人格发展的第一个基础阶段。
在该阶段如果父母能够顺其生理发展的需要,比如孩子在临睡前有吃手指头的习惯,不必太担心,等孩子一睡着,记得把手指头从他嘴里移出来,不要让他吃一整晚,以免长此以往手指变形,并试着让他抱着熊宝宝或是布娃娃睡,用这种取代的方法,慢慢地把孩子的习惯矫正过来。相反,如果父母此时强硬的制止孩子吃手,反而会给孩子心理上造成阴影,长大后容易焦虑、发脾气,对别人缺乏基本的信任和安全感。
有人认为过早断奶是造成孩子吸手指头的原因,也有人认为当孩子在6、7个月大开始长牙时,吃手指头会造成暴牙,这两种说法都没有科学上的根据,通常暴牙是因为下颚形状构造有问题,而断奶的早晚、与吃不吃手指头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幼儿时期:心理问题&父母关爱
如何通过吸吮手指确定幼儿时期是否存在心理问题?
如果孩子到了三、四岁吸吮手指,是一种倒退的行为表现。当孩子焦虑和紧张时便会倒退回婴儿时期,用吸吮来满足口腔的欲望,以减少其内心的忧虑。
在这背后往往隐藏着许多潜在的原因,让我们来做个测试,针对自己,看看自己的孩子是否也有这种危险和倾向:
1.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
2.害怕父母减少对他的爱。
[NextPage]
3.父母之间的感情出现不和谐的表现。
4.家中发生了较大的变故,例如父母离异、亲人去世。
5.父母对孩子的管教上存在很大的分歧。
6.父母对孩子吸吮手指过于紧张,过于夸大。
7.孩子初入幼儿园等陌生环境。
8.与孩子同龄的小伙伴比较少。
9.在幼儿园或者在家受到了不该得到的批评或委屈。
10.孩子由爷爷奶奶带大,长期与父母不见面。
如果上述10条中有超过一半的现象,那么作为父母应该更为细心,观察自己的孩子,尽快纠正宝宝的“吮指癖”。
如果家长忽略了孩子吃手指头,久而久之,则不利于活泼、开朗性格的形成及心理素质的健全,甚至导致内向、孤僻心理的萌生与形成。
切记,要孩子戒掉吃手指头的习惯并不比大人戒烟来得容易,也需要相当多的耐性才能如愿。
与其一味无理、蛮横地制止小孩子吃手指头,还不如仔细探讨其原因,好好谋求改善之道。
[NextPage]
典型病历
病历一:张女士,某公关公司部门经理,宝宝3岁半。
张女士和丈夫平时工作很忙,到幼儿园接宝宝全都成了爷爷奶奶的“工作”。
宝宝每天看着别的小朋友全是爸爸妈妈来接,心里多么盼望能有机会看见妈妈在幼儿园外等自己啊!
但这一切都是奢望。
据幼儿园老师反映,宝宝白天和小朋友在一起总是郁郁寡欢,什么都提不起兴趣,经常在上课和午休时自己一个人吃手指头。长期以来,白嫩的小手慢慢地开始脱皮,变得红彤彤的。老师带他到校医室抹药,并告诉了宝宝的父母。
张女士为此很是着急,咨询了医生之后才知道宝宝得的是小儿“吮指癖”,并有抑郁症的倾向。
之后,张女士就算多忙也会到幼儿园去接送宝宝,晚上回到家问问宝宝白天在学校有什么新奇的事情,或者和哪个小朋友比较要好等等。
慢慢地,宝宝逐渐开朗了起来,在幼儿园和小朋友相处也很融洽,老师和同学都反映宝宝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了。
病历二:刘女士,某外企财务总监,宝宝5岁。在事业上刘女士是个名副其实的女强人,依靠自己的努力开创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然而在婚姻上却事事不顺,半年前与丈夫离婚了。
宝宝和妈妈一起生活。
突然失去了一半天空的家,陡然变得阴云密布,宝宝整天哭闹要见爸爸,刘女士每当听到这些,就开始数落起孩子来,心里的不如意一下子发泄到了宝宝身上。可怜的宝宝每当这时就抱着自己心爱的玩具熊,躲在墙角啃手指头,像小婴儿饥渴时玩命的吃奶一样。宝宝的姥姥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把他接到姥姥家生活,但啃手指头的毛病依旧改不了。
为此,姥姥带着宝宝来到了医院。当得知宝宝得的是“吮指癖”时,姥姥本以为没什么大不了,慢慢就好了。
医生纠正了姥姥的错误想法,宝宝的“吮指癖”是由于心理上的压力而导致的,而不是单纯的小孩吃手指头,因此要从心理上去医治。
现在由于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很多家长都忽略了宝宝的心理健康,往往给宝宝幼小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转变了宝宝本身所固有的性格,取而代之的是怪异、孤僻的性格。通过医生的分析,刘女士流下了滚烫的泪水。
有别于婴儿时期的“吮指癖”,幼儿时期如果宝宝出现了此病,更重要的不是因为吃手指头不卫生或者本身的一种欲望,而是孩子心理上的问题,是影响孩子一生的关键性问题。
如果您的孩子有“吮指癖”的倾向,如果您的身边有以上十条中所描述的现象,如果您无暇顾及孩子的想法,那么是时候好好陪陪孩子,是时候给孩子多一些关爱、多一些家庭的温暖,是时候为孩子做些事情了!
标签:吸吮,手指,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