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目前的就业问题与导致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
1、目前中国劳动力供求状况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2002年第二季度的新闻发布会上提供的数据之一是,今年上半年全国共有47万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再就业率为9.1%.仅从这一个数据我们就可以看出中国目前的就业问题之严重。而且,众所周知,在我国的城镇劳动力中没能实现就业的,除了下岗职工外,还有数量可观的失业者。根据国家统计局2002年2月28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1年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1年年末国有企业下岗职工5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很显然,在除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还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失业人员除了登记的以外,还有由于各种原因没有登记的。因此,我国目前实际的失业水平比上述数据所反映的要严重得多。再加上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我国的失业问题就更为严重了。
早在1996年我国就有学者指出在我国“九五”期间,将出现1978年以来的第三个失业高峰,至“九五”期末失业率可能达到21.4%.这包括上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企业内的隐蔽的失业人员和没有登记的失业人员。[①]在“九五”期间更有学者判断,到1997年末,全国城镇公开的与隐蔽的失业人员的总数是3600万,相当于城镇经济活动人口的19.7%,而下岗分流将从1998年开始的3-5年内,使隐蔽的失业公开化。此外还要加上农村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劳动力中进入县以上城镇的3710万人,以及每年的新增经济活动人口。[②]依据这一判断目前我国的城镇失业率比21.4%还要高。
根据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经验,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能够保持比较高的速度,就能够吸纳失业的劳动力。如果说在我国国有和集体企业中的隐蔽的失业人员和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是由于计划经济时期经济发展速度慢造成的,那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基本上是保持了高速发展的态势,近两年虽然发展速度有所减慢,但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也是在7%以上。以仅仅吸纳了9.1%下岗职工的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发展状况为例,国家统计局在2002年7月15日以《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态势良好》为题的新闻稿中提供的有关信息是,我国上半年“国民经济在平稳中保持较快增长。初步测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45536亿元,同比增长7.8%.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7.6%,二季度增长8.0%,呈现小幅回升的态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633亿元,同比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25082亿元,增长9.6%;第三产业增加值15820亿元,增长6.6%.”在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却有大量下岗职工没有实现再就业,原因何在呢?
许多人认为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之所以严峻,主要是因为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双重变革时期,经济体制改革使原来隐蔽在国有、集体企业中的富余人员和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释放了出来,产业结构调整使原来的一些陈旧、落后、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岗位减少,而新形成的工作岗位对就业者的知识水平、劳动技能、综合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被释放出来的劳动力由于能力、素质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条件下产生的工作岗位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不能被吸纳。但是说到底,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把过去积累的隐蔽的失业人员释放出来,而且由于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因而在总体上是创造了更多工作岗位的。因此,如果不从是公开失业还是隐蔽失业这个角度考虑问题,似乎中国的就业问题就是因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换代、工作岗位对人的要求提高了,所以就产生了一定量的失业者(包括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简言之,按照一些人的看法,导致中国目前严重的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的供给和对劳动力的需求产生了结构性的失衡。就连《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在分析“十五”期间劳动就业方面面临的形势时,也认为在“十五”期间“就业矛盾尖锐,结构性失业问题突出。”
不可否认在中国目前存在着结构性失业问题,但是更为严重的还是劳动力的供给总量大大地超过了市场需求。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劳动力总量过剩的问题就更加突出。对此,人们一般也都承认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很少明确承认相对于市场需求中国的劳动力总量过剩。实际上,这是中国劳动就业领域面临的更严重和更紧迫的问题。这可以由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提供的有关数据看出来。从2001年开始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每季度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网站上发布全国几十个定点城市的职业供求状况。下面是对该中心在网上公布的从2001年第一季度至2002年第二季度的有关数据的汇总。
标签:就业,面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