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疾病是“压力病”——专访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赵志付北京商报2012年10月24日中华医药周刊D3版文化 随着社会的转型,时代的发展,人们承受的心理社会压力越来越大,身心健康受到极大影响,埋下了诸多隐患。
“精神内伤,身必败亡”,中医心身医学是一门强调“心身同治”的临床学科,渐渐走入人们视野,在心身同治、天人同一的中医哲学观的指导下,成为当今医学发展的新方向。
记者采访了中国中医心身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赵志付,他提出的刚柔辨证论治法是中医心身医学颇有代表性的诊法之一。
心身疾病防治刻不容缓 赵志付介绍说,心身医学发源于20世纪前叶,最早起源于德国,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等研究成果为其早期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沃土,后传播到美国,在日本发扬壮大。
中国古代医学和典籍中有“七情致病”、“形神合一”、“天人合一”的传统理论,心身同治的思想贯穿在中医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养生等各方面,但到上世纪80年代中医界才开始接触心身医学。
他说,解放前,人们所患疾病大多是传染病或营养不良引起的,正如毛泽东诗词所述:“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致病因素更多的是身体原因。今天,疾病谱已由过去的传染病和营养不良为主,转化为由心理社会因素为主要原因引起的心身疾病为主。据统计,我国综合医院门诊中心心身疾病约占26%-36%,住院患者的心身疾病比例更高,内科疾病特别是心血管、消化、肿瘤等占心身疾病79.99%。肿瘤患者的心理障碍发生率为26%-76%,恶性肿瘤接近100%;心血管发生率为40%-60%,急性心肌梗死高达66%-88%。
上海专家对国内城乡居民的死亡原因进行调查发现,因生物因素导致死亡的占27.8%,而由心理原因直接或间接造成死亡的比例高达72.2%,且这一数据呈逐年递增趋势,心身疾病的防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刚柔辨证”疗效如桴 赵志付中医心身医学刚柔辨证论治法是中医心身医学颇有代表性的诊法之一,他说,在辨证分型上,可以分为两纲、四型、十六证,综合心身辨治,疗效如桴。 他给记者看了一幅他自制的刚柔辨证诊疗图。
图中说明由于心理社会压力,病机演化为情志刺激而患上心身疾病,发病后首先伤肝,波及心、脾、肺,日久及肾,不同病体表现不同症状,综合为十六证,各证配置相应疗法,一目了然。他解释说,根据人体的阳刚和阴柔的属性不同,导致肝的疏泄不及和太过。
素体阳刚,七情过极,则出现疏泄太过的阳亢阴虚的证候,这称之为刚证;素体阴柔,七情过极则出现疏泄不及,肝郁气滞、血瘀湿困的肝郁证候,这称之柔证。肝疏泄太过而致刚证者用柔肝法抑制其疏泄;肝疏泄不及而致柔证者,用刚法以增强其疏泄,即《内经》所说:“用辛补之,用酸泻之。”
中青年患心身疾病比例明显上升 “现在患心身疾病的人越来越多,过去心身疾病的主要患者为中老年人,而现在青年人呈急剧上升趋势,特别是独生子女。
心身疾病是‘压力病’。”
赵志付说,老年人患心身疾病可说是疾病,而中青年的心身疾病更确切地说是“心身亚健康”,也就是说机体没有明显病证,但总觉得人很不舒服,表现为焦虑、失眠、心悸等。
赵志付举了几年前的一个病案例子。一位17岁的男性患者,因学习压力大,坐立不安,烦躁、头痛半年,曾就诊于北京安定医院,首次诊断为强迫症,后诊断为焦虑症,服用西酞普兰及劳拉,未果。
2009年4月13日,该学生来广安门中医院就诊,赵志付诊断其为烦躁,为肝火上炎,治以泻肝清火,再观其诊疗效果后调方两次。
4月27日患者复诊,头痛、烦躁减轻,余症如前,他守原方让其继服14剂后,其诸症明显减轻,再服7剂后痊愈。
赵志付说,此病症就是典型的素体阳刚,因本身性情急躁,加之学习压力,肝脏疏泄太过,导致肝火上炎,用泻肝清火,引热下行,使气血调和,阴阳相济。
除升学压力外,还有工作压力、买房压力、家庭纷争、交流障碍、贫富差距等,都很容易引起心身疾病,这已经是当下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
因情志因素引起的疾病,赵志付提倡“先治其心,后治其身”。
从中医的整体观出发,建议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加有氧运动,改变认知行为,转变急躁的性格。
(商报记者夏姗姗)
标签:心身疾病,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