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是人类历史中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中国“职业刺客”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他们常由于政治原因,负责对目标人物进行刺杀。
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里曾经记载了很多刺客侠士的事迹,其中有四位特别突出,故被世人称为“ 四大刺客 ”。
他们的信条都是“士为知己者死”。他们以视死如归的气魄和撼动山河的壮举,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侠义之名。
这四大刺客分别为:鱼腹藏剑——专诸、漆身吞碳——豫让、弟忠姐烈——聂政、要离刺庆忌——要离。当然,还有一人备受争议,那就是荆轲。
最有创意的刺客——专诸
专诸是春秋时期吴国人,为公子光也就是后来的吴王阖闾所雇,目的是刺杀他的王位竞争对手王僚。
当时,公子光宴请王僚,私下埋伏甲兵于室内。王僚也早有防范,部署了众多亲信侍卫。酒酣耳热之际,公子光假装有足疾,退入内室。
这时,专诸把匕首藏在鱼腹中,假装为王僚献菜,等走到王僚跟前,专诸突然撕开鱼腹,掏出匕首刺向王僚!王僚当场毙命,而专诸也当即被王僚的侍卫杀死。
公子光即位后,为感念专诸,加封专诸之子为上卿。
最敬业职守的刺客——豫让
豫让是春秋时期晋国人,屡不得志,后投靠智伯受到重用。但后来智伯被赵襄子杀害,头骨也被拿来当酒杯。愤怒的豫让发誓报仇。
豫让首次刺杀未遂,赵襄子考虑到他为故主报仇,是有义之人,便把他放了。
但豫让仍不死心。他不惜以身涂抹油漆变相、口吞煤炭变声来乔装自己。谁知,再次刺杀时,赵襄子的马突然惊跳起来,计划失败。
豫让便恳求赵襄子:“希望你能让我完成最后的一个心愿:把你的衣服脱下来,让我刺穿;这样即使我死了,也不会有遗憾。”
赵襄子答应了,豫让拔剑在赵襄子的衣服上连刺了三剑,然后自杀。
豫让行刺赵襄子,舍生忘死,备尝艰辛,虽未成功,却用生命报答了智伯的知遇之恩。
最狠心待己的刺客——聂政
春秋末期,韩国大夫严仲子受丞相侠累的迫害流亡他国。他游历各地,欲寻侠士为自己报离乡之恨,后来听闻魏国人聂政仁孝侠义,武功高超,逐数次登门拜访。
后来,聂政的老母亲去世,严仲子亲执子礼助聂政葬母,聂政感激在心。丧礼过后,聂政只身去韩国为严仲子报仇。
聂政本是武艺高强的屠夫,从容地从相国府门外一直杀进大厅,并一剑刺死侠累。聂政眼看无法逃脱侍卫包围,决定举剑自刎。
为怕连累姐姐,他用长剑自毁颜面、挖出眼珠。但其姐却不顾危险,前来认尸,还道:“他怕连累我,自毁容貌,我怎么能因为怕死,让弟弟无名而终!”说完就在其弟尸旁自尽。
最凄厉悲壮的刺客——要离
吴王僚死后,其子庆忌逃往卫国,招纳死士,伺机为父报仇。于是,伍子胥向日夜忧愁的吴王阖闾推荐了勇士要离去刺杀庆忌。
为了取得庆忌的信任,要离使计和吴王阖闾斗剑,故意先用竹剑刺伤阖闾手腕,再取真剑斩断自己的右臂,然后投奔卫国庆忌。
而后,阖闾依计杀死了要离的妻子。庆忌探得事实,便对要离深信不疑,视为心腹,让他训练士兵,同谋举事。
三个月后,庆忌出征吴国,与要离同坐一船。一夜,要离乘庆忌在船头畅饮,便杀了庆忌。
回国途中,要离忽然悲痛不已,说:“杀吾妻子以事其君,非仁也;为新君而杀故君之子,非义也。”
回国后,要离辞谢封赏,说:“我杀庆忌,不为做官,而是为了吴国的安宁,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说完,他自刎于金殿。
刺客,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常负责刺杀政治人物。他们最初杀人的动机单纯,并非为了私利,而是为了行侠仗义,因此他们的行为也得到人们的敬佩。
但后世效尤者开始效命于官场、江湖,人们为了铲除异己、巩固地位,不惜大开杀戒,“侠”的核心精神慢慢被边缘化了。
标签:刺客,四大,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