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看《长安十二时辰》的时候,都会被里面的一位神奇人物徐宾所折服,因为他不仅一心想靠着改良造纸术来让大唐繁荣,而且造出了比当时更便宜更好用的竹子原料的纸。他还凭借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发明了大案牍术。而且一开始告诉大家,张小敬就是他用大案牍术选出来的人才!大案牍术也成了长安十二时辰里最神秘最牛的一种能力,而且也成了李必破案查案的最重要的一项辅助工具。没有了徐宾的大案牍术,李必就什么也查不出来。
长安十二时辰的原著是马伯庸。这位作家创作的历史故事,一般都以那个故事所在的朝代而去还原,尽可能地展现更多的那个年代的东西。所以马伯庸的这个故事里的不少人物都有历史原型,只不过因为怕这样写故事,怕影响到了历史名人,所以很多都用了化名。
大案牍术,有的人说是一种超强的记忆力,类似于今天的大数据分析。里面的一切全靠记忆力,大脑快速运作,分析来得出结果。认为大案牍术就是现代的大数据分析系统。其实并不然,大案牍术跟大数据分析的关系并不大。大案牍术其实有着更多的推算,相术学的特征。而且在那个年代推算大唐国运的事也有,皇帝也曾找人用术数来推算未来。
中国古代的奇门八卦,根据数字推算人的未来,根据人的相貌推算未来的事有很多,这些都属于术数的领域。创立大案牍术的徐宾,就是想通过这些数字来推算大唐的国运。并且从这些数字中找到各种资料信息的漏洞或者从这些数字文章中的记载来找出相同点和发现新知识。不得不说,这太夸张了。如果单纯从记忆力方面,是不可能有人记住这么多的数字、案牍的。
即便一个人记性再好,也不可能将几十年来的所有案牍里的内容,数字,地点,人物以及详细信息全都记下来,而且还要做到想用时,就能随时抽出来或者随时进行推算。所以大案牍术是马伯庸将古代的术数,推算等技能跟现代的计算机存储结合起来而设想的一种技能,现实里基本是没太大可能。大案牍术在古代的原型就是古代的推算术,李世民就找人推算过大唐国运。这种推算虽然不用记住那么多东西,但是也有自己的很多规律和技巧,古人的智慧是不可思议的。
标签:案牍,原型,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