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精是指无性交活动、无自慰时的射精现象。如果遗精发生在梦中,则称之为梦遗;若发生在无梦状态,甚至是清醒状态时,则称为滑精。男性首次遗精一般发生在11~18岁,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是青春期发育的重要标志,但是如果频率过高(如连续几周每周2次以上),且更重要的是伴有萎靡不振、头昏乏力等现象,则需要就医。
未成年人需要了解青春期身体发生的变化,了解自己的身体器官与其生理功能,爱护自己的身体,培养积极的性价值观。这些都是全面性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明确提出,学校、幼儿园应当对未成年人开展适合其年龄的性教育。教育部《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2021)指出,学校要树立以生命关怀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有针对性地开展青春期教育、性教育,使学生了解生理健康知识,提高防范性侵害、性骚扰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明确提及“性教育”,在“儿童与健康”部分提出“适龄儿童普遍接受性教育,儿童性健康服务可及性明显提高”一条主要目标,并提出“将性教育纳入基础教育体系和质量监测体系,增强教育效果”的策略措施。
想要了解更多“遗精(生理现象)”的信息,请点击:遗精(生理现象)百科
标签:遗精(生理现象),遗精,教育,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