锭银是中国古代货币。即熔铸成锭的白银。始自汉代诗硫喜,其后各代皆有铸造,但流通不广。至明代盛行,但不是国家法定银锭货币。至段复进液盐清,始作为主要货币流通。重量不等,因以“两”为主要重量单位,故又称银两。银锭的铸造重量在清代前无统一规定,但银两代表的重量却不同,如唐代一两42克,宋为39克、元为36.6克,明为37克。清代一般在34至38克之间,除常见的五两、十两、二十五两、伍拾俩的重量外,还有三十两、四十两的银锭,就是这些银锭中,还有多香晶河善织广固谁实日赶少钱,多少铢的铭文等感何使。中国历代对银锭的铸造及发行都没有统一的严格规定,允许自由铸造。只要适应当时的流通环境和民间习俗,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银锭造形无规定,特别是从清代开始,银锭的器形更加多样,各省各地各有千秋,异曲同工。小额交易则使用碎银,比较方便,其购买力基本一致。
标签:银锭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之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zhwenwen.com/life/339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