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8日晚,泰国芭提雅警方接到报案,一名25岁中国女游客在芭提雅巴厘海码头被35岁泰国男导游打伤,鼻子被打歪,不但鼻血直流,还有呕吐症状。工作人员发现后紧急进行初步救治,随后送到医院治疗。而打人的35岁泰国男导游处于醉酒状态,声称中国女游客先出手打他,打人后还不知悔改,被工作人员拍照时居然还双手竖起大拇指“卖萌”。
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旅游成为大家放松娱乐的一个方式。但是,近年来游客和导游之间的冲突事件屡见不鲜,不是说好的顾客是上帝吗?那么这其中的根源又在哪里?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一、首先是导游方面的原因:
1、导游结构不合理
尽管近年来我国导游员队伍逐步壮大,人员素质在不断提高,但从整体上看,导游队伍学历水平偏低,等级结构不合理,初、中、高、特级职称比例严重失调,后三个级别导游员加在一起所占比例仅为3.7%。另外,我国从业导游的男女比例为1 : 2, 大学院校旅游专业的男女比例失调更严重。导游工作团队缺乏男女优势互补, 实战能力难以提高,影响导游队伍的整体素质。
2、导游自身素质缺乏
(1)导游缺乏职业道德,服务意识淡薄。导游员在把握自我情绪、揣摩他人内心情感和有效进行人际沟通的能力还有待加强。尤其是大部分导游是80、90后。从小生活在娇生惯养的环境中,自我主义较强。哪还有空去体会旅游者的心情。
(2)导游员的拜金风气渐增。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拜金主义、唯利主义等在部分导游人员身上有所抬头,为追求经济利益而丧失基本的职业道德观念。
(3)导游心理素质较差,恶劣的生存环境、高强度的体力和脑力的付出,使绝大多数导游存在潜在的心理问题。
(4)导游专业知识不够全面,向导技能不够娴熟。许多导游要么闭口不谈;要么生硬地背诵导游词几年、几十年不变;要么瞎编乱造;要么错误百出,更谈不上生动与灵活了。这样的导游本身就是不合格的,更别提能给游客带来好的服务了。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游客不满意,也有损导游服务的声誉。
(5)导游前期工作准备不足。导游接待的游客来自于全国各地,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不仅旅游目的地有,旅游客源地也有。在前期准备工作中导游缺乏对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客源地禁忌的了解,可能会在无意中引起与游客的摩擦。
二、游客方面的原因:
1、旅游者消费心理尚未成熟
在消费信心不足的情况下我国的旅游者,尤其是内地旅游者,在消费观念上和其他国家地区的旅游者有着极大的差别。消费心态的差别。旅游消费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种较高的消费。我国旅游者大多数是抱着和其他国家地区旅游者一样的心态,是去寻求放松。但同时我国旅游者在追求放松的同时,不愿如西方国家的旅游者一般付出较高的费用。
2、对待导游服务的差别
在我国的消费习惯中,收取小费一向被看作是变相压榨甚至是收取贿赂,是为我国普遍的职业道德所不允许的行为。这也是导致旅游者与导游冲突的一个潜在诱因。而且由于旅游业本身就是服务行业,很多人的思维定势就认为导游是服务人的,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导游在一部分人眼中成了贬义词。说起导游,就会联想到黑、贪、狠,甚至有些游客一见到导游,就表现出了对导游的极不信任。无论导游介绍什么,目的是什么,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导游又要赚我们的钱了,心里已经产生了抵触情绪,对导游工作的展开是非常不利的。
3、旅游者功利性和享乐性需要的迫切性
旅游者在旅游途中,迫切希望被人重视,可是相互之间都不是很熟,导游就成了他们表现的目标。于是高调的旅游者就会花样百出。趁导游讲解的时候高声喧哗,趁导游办事的时候到处找茬,反正就是想凸显他的与众不同。
三、旅行社方面的问题:
例如:旅行社之间的恶性竞争、旅行社向导游收取不合理费用、旅行社不重视对导游员的激励、旅行社产品低价倾销战略、旅行社产品质量意识淡薄、旅行社失信于游客等等。
以上各方各面的原因汇总到一起,就造成了冲突事件不断发生。各方都有原因,又都有理由。归根结底,小编认为还是素质问题。为了防止此类事件在发生,游客应该提高文化素质和个人培养;导游要加强专业素质和道德修养,政府部门也要晚上旅游业的管理与保护机制;同时,社会媒体也要有正确的舆论导向。
活该!自己家不能玩非要出去游玩回家装个逼,这样的被打活该,以后的类似事件多报道,既然选择了出境游就不要再依靠国家政府,这么牛逼自己搞定呗,他怎么打你的,你就怎么还回去,都硬气点,不硬气就别再出去丢人现眼了
打得好,国人就是贱!继续打不争气的中国人…………
一派胡言,被打伤的中国女游客和那个醉酒的泰国导游就不是一个团的,可以说就是路人甲和路人乙的关系,媒体无良,为了吸引眼球移花接木断章取义。
不追究并不代表就算了,请问陪了多少,这个才是关键
因为中国人麻木啊……中国人出去要给小费啊……其他国家都未必给,中国人就排队乖乖给也不闹,不打你打谁
标签:卖萌,导游,打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