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之问问>生活百科>龙应台散文《目送》原文

龙应台散文《目送》原文

2024-06-23 17:08:35 编辑:join 浏览量:611

龙应台散文《目送》原文

龙应台散文《目送》原文

龙应台的《目送》,跟过去壮怀激烈的野火式风格不太一样,更多是对生命和人生的省思。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龙应台散文《目送》原文,希望有所帮助!

  龙应台散文《目送》原文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简介

《目送》是作家龙应台继《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后,龙应台再推出思考“生死大问”的作品,是一本感悟性的人生之书。

《目送》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

  内容介绍

《目送》散文集共由七十三篇散文组成,是为一本情感性的文集。书中,龙应台写父亲的死亡、母亲的衰老和失智;写对父母的怜惜和体恤,写兄弟携手共行,儿子的离别,朋友的牵挂;写自己的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以及一个人的走路、赏树、观鸟、拍照、生活等。从牵着孩子幼小的手、情意满满的亲情,到青春后期孩子与自己渐行渐远的背影;从陪着年迈母亲如带着女儿一般,思及自己也曾是父母眼前一去不返的背影,龙应台娓娓道来。正如作者所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创作背景

2004年,龙应台父亲的逝世,让她体味到人生如同“暗夜行山路”。此前,五十多岁的她,从未经历过任何至亲的死亡。“这与她台湾‘外省人’的身份有关。”作为从大陆到台湾的移民,除了父母兄弟,小时候的龙应台没有其他家族亲人,因为这一背景,她对许多“人生基础课程”的学习有着严重的时间上的延迟。“如果我在原来的家族,可能十岁就遇到祖父过世、十三岁祖母过世,还会有叔公之类亲戚的人际变化。等他到了五十岁,才上别人十几岁就上过的人生课程,我的父亲过世,第一次上课就是这重大人生事件。”这时她才明白,“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龙应台说,有了对生死的经历之后,开始觉得大部分社会议题其实都只是枝微末节。不过,她说“评论与文学,两者都是我”,而无论笔下书写的是什么,都总有一个核心,那便是对人最深的关切。“就真的明白,在这世间,没有什么可以附着依托,一切都必须是自我承担和接受。于是在感悟与悲痛间写下了散文集《目送》。

  作品赏析

《目送》这本书,细加辨析的话,慈为慈爱、和善,是输一己之善良关爱于外界,方向向外;悲,为悲悯、同情,是纳别人之痛楚无奈于胸怀,方向向内。无慈难以成悲,无悲亦难以为慈。这两者,互为因果,常常相辅相成,每每联袂而行。

很难想象到笔锋锐利、惯于批判外界现实的龙应台,在《目送》这本书中,开始对亲情作详尽感受描述,也开始对生活作深度的体会与思考,转向私密。如她对生命中两件刻骨铭心事情的描写。

在《目送》中,龙应台明显地将笔触伸向了“人”的内心世界,用散文的方式,述说着生命中的悲欢离合。她娓娓述说,述说着亲情的血浓于水,也述说着亲情离去的无奈与锥心疼痛,但更多的是告诉人们亲人的重要与亲情的珍贵,“作为父母的子女,作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转换——只是第一次的目送是成长,最后一次的目送却永别。”这或许就是龙应台想要告诉给我们的生活与生命的本真。这些温情的语言,如一剂醒脑益智的良药,使我们深陷尘世羁绊的心灵,一次次得到解脱和自省。

构成《目送》浓墨重彩的华章的部分,也就是写自己父母的那些篇章,首先体现的是一个“慈”字——不用奇怪,父母,是长辈,但是地球人都明白老人即孩子的道理,过了一定年龄的父母,就是孩子,就是晚辈,就是儿女们怀里浓浓的“慈”的最频繁也最紧迫的承受者。无论是《雨儿》所叙述的每天跟妈妈通一次电话、一遍遍给妈妈解释自己就是她的雨(女)儿、到潮州看望妈妈就陪她睡陪她聊、女佣把妈妈带上阳明山就带妈妈去泡温泉、给妈妈拍照,还是《明白》里面记录的那张红色的、正的反的连盖好几个方方正正的章的“银行证明”,还是《散步》里面写到的彻夜不眠之后帮妈妈穿上最暖和的衣服、围上围巾后牵着妈妈的手进行的那场有犬吠声相伴的凌晨散步,《走路》里面所写的历尽艰难、最后以一句句爸爸熟悉的古诗作牵引,让老爸终于从终日枯坐的沙发里站起了身子、迈开了如学步的幼儿一样的艰难步伐……这一切,都是龙应台这支中华的健笔、这位龙家的孝女,奉送给自己父母的浓浓的“慈”。

  作品评价

最近,我正在看龙应台写的《目送》,虽然还没有看完,但我还是深受启发。

这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正如书中所说的,“我慢慢地,慢慢的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目送,究竟是什么?

人必有生与死。这世间为何如此狠心?看着亲人死去,流下痛苦的眼泪,谁能体会他那悲伤的心情!既然结局都是这样,人为何又要生呢?我们人是被进化成的,为何人就不能继续进化下去呢?进化成长生不老的人,那么世间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悲欢离合了。这世间有太多的疑问。不管我们怎样努力,但终究还是解不开。

既然这一切是无法改变的,那就让我们好好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吧!

  作者简介

龙应台,祖籍湖南衡山,1952年生于台湾高雄,1974年毕业于成功大学外文系,后赴美深造,攻读英美文学,1982年获得堪萨斯州立大学英文系博士学位后,一度在纽约市立大学及梅西大学外文系任副教授。1983年回台湾,先在中央大学外文系任副教授,后去淡江大学外国文学所任研究员。1984年出版《龙应台评小说》一上市即告罄,多次再版,余光中称之为“龙卷风”。1985年以来,她在台湾报刊发表大量杂文,小说评论,掀起轩然大波,成为知名度极高的报纸专栏作家,以专栏文章结集的《野火集》,印行100版,销售20万册,风靡台湾,是80年代对台湾社会发生巨大影响的一本书。

1986年至1988年龙应台因家庭因素旅居瑞士,专心育儿。1988年迁居德国,开始在海德堡大学汉学系任教,开台湾文学课程,并每年导演学生戏剧。1988年底,作为第一个台湾女记者,应苏联政府邀请,赴莫斯科访问了十天。1996年以后龙应台不断在欧洲报刊上发表作品,对欧洲读者呈现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见解,颇受注目。自1995年起,龙应台在上海《文汇报》“笔会”副刊写“龙应台专栏”。与大陆读者及文化人的接触,使她开始更认真地关心大陆的文化发展。在欧洲、大陆、台湾三个文化圈中,龙应台的文章成为一个罕见的档案。

人物经历:

1952年,出生于中国台湾高雄大寮乡眷村,自小在苗栗苑里长大。

1974年,毕业于台湾成功大学外文系后,赴美国求学。

1982年,获堪萨斯州立大学英美文学博士,后任教于纽约市立大学、梅西学院、德国海德堡大学等。

1983年,回到中国台湾,先在国立中央大学外文系任副教授,后去淡江大学外国文学所任研究员。

1985年,在中国台湾出版书评《龙应台评小说》,引起关注。

1988年,迁居德国,在法兰克福大学任教授,,在海德堡大学汉学系任教,讲授台湾文学课程,并为学生导演戏剧;同年,北京作家出版社出版《龙应台评小说》,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著作《野火集》;年底,作为第一个中国台湾女记者,应苏联政府邀请,赴莫斯科访问十天。

1994年,北京三联书店出版著作《人在欧洲》。

1995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著作《孩子,你慢慢来》;同年起,在上海《文汇报》“笔会”副刊写“龙应台专栏”,与大陆读者及文化人的接触,开始更认真地关心中国大陆的文化发展。

1996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龙应台自选集》5种;同年起,不断在欧洲报刊上发表作品。

1997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著作《魂牵》。

1998年,著作《啊,上海男人》《这个动荡的世界》《故乡异乡》分别在上海、汕头、陕西出版。

1999—2003年,任台北市的文化局局长,任期内推动本土文化及保护树木等政策措施。

2003年2月,辞官开始写作;8月,赴中国香港,在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大学任访问教授。

2005年7月,成立龙应台文化基金会;同年,出版文集《孩子,你慢慢来》。

2008年,在香港大学教授任上获评为“孔梁巧玲杰出人文学者”。

2007年,出版书信文集《亲爱的安德烈》。

2008年,出版散文集《目送》,以温柔婉转的文字讲述亲情故事。

2010年8月1日,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发表题为《文明的力量:从乡愁到美丽岛》的演说,阐述她的“中国梦”;11月15日,以260万人民币的版税收入,登上第五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16名,引发广泛关注;同年,获得第八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

2012年1月31日,接任中国台湾“文建会主委”;5月20日,“文建会”将转型为“文化部”,成为第一任中国台湾地区“文化部长”。

2013年1月29日,宣布启动“台湾文化光点计划”;2月17日,展开为期10天的欧洲文化访问,并出席相关颁奖典礼;同年,获得第二届“散文世界”杯全国散文奖。

2014年12月1日,发表辞职声明,确定辞去中国台湾地区“文化部长”;12月5日,正式卸任中国台湾地区“文化部长”。

2017年9月22日,应香港中文大学博群大讲堂之邀,于新亚书院圆形广场演讲,题为《青春迷惘后发现的十三件事》。

2018年,出版文集《天长地久:给美君的信》,有19封写给母亲的家信,并还原母亲的一生。

  龙应台散文《目送》教学设计参考

  教学目标:

1.读懂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六次目送。

2.读出味道,品味富含深情和哲理的语言。

3.读进自己,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亲情。

  教学重难点:

读出味道,品味富含深情和哲理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朗读《目送》中的经典文段,导入

朗读《目送》中的经典文段,创设情境: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二、读懂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六次目送

用“我在_______(地点)目送_____(人物)________”的句式,概括文章的六次目送。

三、读出味道,品味富含深情和哲理的语言

在六次“目送”情景中,作者用淡淡的文字来表达深深的情感。请找出相关语句好好的读、细细的品,体会其妙处。(提示:先在文中圈点勾画、批注,独立思考后再小组交流讨论。)

1、教师批注:

(1)小小的手,圈在爸爸妈妈的手里。

一个动作描写,“圈”字写出了孩子内心的紧张害怕和对父母的依恋。

(2)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从“凝望”二字中,读出了母亲注视孩子的时间很长很专注,写出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牵挂。

2、学生自主批注

选择六次“目送”中,你最有感触的地方写批注。(最少两处)

你可以这样批注:我从(字词句)中读出了。

(你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批注)

3、讨论交流。

4、品读关键词“进行渐远”“不必追”,朗读第9段和第16段。

明确:

儿子长大了,自主独立是生命的必然,即使落寞,也无法追上。只能选择放手放飞。

父亲老去了,衰老死亡是生命的必然,即使伤痛,也无法追回。只能选择豁达坦然。

穿插作者介绍。

四、读进自己,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亲情。

读王爱珍的《生活课》,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仿写两句。

当你6岁的时候,她_________,而作为报答,你_______________。

当你12岁的时候,她_________,而作为报答,你_______________。

五、朗读毕淑敏的《回家问妈妈》中的经典片段,感悟珍惜。

  龙应台散文《目送》教学反思

从第一次接触《目送》,到今天执教《目送》,回顾这一段备课过程,颇有些想法。

记得赵老师第一次把龙应台的《目送》摆到我面前的时候,有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感觉,不是慌张,是沮丧,因为自己已经好几年没有关注文坛的动态了,说这些年一心沉浸在初中语文教学上,而忽略了对文学的关注,其实是一个多么苍白的借口。虽然语文不等于文学,但文学却是语文教学素材的真哟来源。于是没有退缩的理由,只好硬着头皮去沉浸其中,这么一来,发现自己很快被作者带进去了。记得以前看过她的《野火集》,这里似乎没有那样的锋芒了,眼前出现的是一个无比孤独的龙应台,在政治上,文学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的她,突然发现:“会不会你赢得了全世界,但你失去了你的孩子?”《目送》中的龙应台似乎正一步步迈向空前的落寞。我被落寞抓住了,深深的,深深的不能解脱。于是解读的切入点就是落寞。但是仔细一想,一篇文章的感情是不能够从一开始就告诉学生的,这种感发的力量必须一点点培育,才能逐步的触动学生,所以这显然是一个不太合适的切入。那么路径在哪里呢?

再一次回到文本,再读,再思考,我发现经过几次反复的读,似乎对文本有了不同的感觉,这种直觉跟一个字有关,那就是“门”,从小学的校门,机场的检票门,单位的侧门,医院的玻璃门,火葬场的炉门,门像一个到处存在的指示灯,一下子照亮了我的行的道路。对,就是门,就从门入手。那么。怎么开始?又怎么结束?

时间关系,明天完成。

  龙应台散文《目送》读后感

淡风轻,斜阳一抹。此时的我,总爱泡一杯香茗,伴一支曲子,翻一部书,让一丝特有的墨香,袭面而来,引领着我,怀一颗期待之心,感悟人物的悲欢离合,品味人生的甘苦甜辣……

翻开龙应台的《目送》,行间溢满温情的表达,细细品味,不禁让人潸然,丝丝情愫,萦绕心头。“作为父母的子女,作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伤,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完成了转换”,关爱亲人,珍惜亲情,带着爱和释怀,与生命和解,这也许就是龙应台想告诉我们的生活真谛。

掩卷默思: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可是,千万记得,这些事,这些关,这些路的背后,总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支撑着你;总有一双关切的眼神在注视着你,总有一颗怜爱的心在牵挂着你……

一部《目送》,有人读出了伤感,有人读出了落寞,我却读出了感动。

龙应台在孩子第一天上学时,于穿梭纷乱的人群里,目送他瘦小的背影,一步一回头地消失在校门里,“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时的眼光隔空交会”;孩子十六岁时,她在机场目送他渐行渐远的身影,直到倏忽不见;完成读博,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的第一天,她目送开着小货车的父亲背影消失在转弯处,久久不愿离去;父亲住院后,她又目送轮椅上父亲的背影消失在门后……

透过朦胧泪眼,我感动于一位女儿对父亲的脉脉温情,感动于父母对子女的挚爱情深。“深深地,深深地,凝望着“”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赴机场“,浓浓的亲情,浸润心田,爱之花,绚烂夺目。

诚然,生活中总有这样的一份份感动。孟佩杰,一个5岁就失去亲生父母的孩子,8岁时养母瘫痪,她在贫困中,无怨无悔,不离不弃,悉心照料养母,甚至“带着母亲上大学“。她用柔弱的肩膀,扛起生活重担;她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她用灿烂的笑容,掩埋无声的伤痛;她用热切的目光,找寻力量的源泉。

海伦.凯勒的老师沙利文,在海伦.凯勒双目失明时,耐心指导她,从最先的“水“字,到后来的一部著作。一份真情倾尽其中,令人感动。

“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心怀感恩,珍惜亲情,生命将如夏花般灿烂!

  散文《目送》摘抄好句

1、夕阳正在下沉,海水如万片碎金动荡闪烁。——《你来看此花时》

2、要真正地注视,必须一个人走路。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你来看此花时》

3、“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你来看此花时》

4、每个人,来到“花”前,都看见不一样的东西,都得到不一样的“明白”。——《你来看此花时》

5、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6、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目送》

7、她的眼睛还是很亮,那样亮,在浅浅的晨光中,我竟分不清那究竟是她年轻时的锋芒余光,还是一层盈盈的泪光。——《雨儿》

8、一路上樱花照眼,她静静看着窗外流荡过去的风景,窗玻璃映出她自己的颜容,和窗外的粉色樱花明灭掩映;她的眼神迷离,时空飘忽。——《雨儿》

9、我们这一代人,错错落落走在历史的山路上,前后拉得很长。同龄人推推挤挤走在一块,或相濡以沫,或怒目相视。年长一点的默默走在前头,或迟疑徘徊,或漠然而果决。前后虽隔数里,声气婉转相通,我们是同一条路上的同代人。——《山路》

10、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山路》

11、我坐在风暴中心,四周却一片死静,这时,寂寞的感觉,像沙尘暴的漫天黑尘,以鬼魅的流动速度,细微地渗透地包围过来。——《寂寞》

12、亲爱的,难道你觉得,两个人一定比一个人不寂寞吗?——《寂寞》

13、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寂寞》

14、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后来一件一件变成不相信。——《(不)相信》

15、曾经相信过海枯石烂作为永恒不灭的表征,后来知道,原来海其实很容易枯,石,原来很容易烂。——《(不)相信》

16、雨水,很可能不再来,沧海,不会再成桑田。——《(不)相信》

17、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尔的兴奋和沉默的失望中度过每一天,然后带着一种想说却又说不来的‘懂’,做最后的转身离开。——《1964》

18、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心中渐渐有一分明白,如月光泻地。——《明白》

19、醒来,方知是梦,天色幽幽,怅然不已。——《牵挂》

20、在低低的唱名声中,人们一波一波地进来又一波一波地离去。——《牵挂》

21、人,一个一个走掉,通常走得很远、很久。——《寒色》

22、在暂时里,只有假设性的永久和不敢放心的永恒。——《寒色》

23、家,一不小心就变成一个没有温暖、只有压迫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固然荒凉,但是家却可以更寒冷。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寒色》

24、很多人在散了之后就开始终身流浪。——《寒色》

25、窗帘拉上,灭了大灯,她的两眼晶亮,瞪着空濛濛的黑夜,好像瞪着一个黑色的可以触摸的实体。——《散步》

26、冬夜的街,很黑,犬吠声自远处幽幽传来,听起来像低声呜咽,在解释一个说不清的痛处。——《散步》

27、不是人们变小了,是你,变老了。——《俱乐部》

28、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回家》

29、时光,是停留是不停留?记忆,是长的是短的?一条河里的水,是新的是旧的?每一片繁花似锦,轮回过几次?——《五百里》

30、怎么就知道,你活得比我长呢?时间才是最后的法官。——《菊花》

31、因为无法打开,看不见沙漏里的沙究竟还有多少,也听不见那漏沙的速度有多快,但是可以百分之百确定的是,那沙漏不停地漏,不停地漏,不停地漏……——《两本存折》

32、回忆真的是一道泄洪的闸门,一旦打开,奔腾的水势慢不下来。——《最后的下午茶》

33、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最后的下午茶》

34、如果这个世界这个世纪的种种残忍和粗暴不曾吓着你,此去的路上也只有清风明月细浪拍岸了。——《最后的下午茶》

35、不是渐行渐远,而是有一天终要重逢;你的名字,清楚地留在世纪的史记里。——《最后的下午茶》

36、这春天忧郁症,竟是没药可治的了。——《忧郁》

37、太阳对准仅容一人行走的窄巷射出一道曲折的光线,割开斑驳的屋影。——《薄扶林》

38、暴雨稍歇后,华灯初绽,城内通衢大道车水马龙,市井深巷亦红尘斐灿。——《江湖台北》

39、太疼的伤口,你不敢去碰触;太深的忧伤,你不敢去安慰;太残酷的残酷,有时候,你不敢去注视。——《四千三百年》

40、文明和野蛮的中隔线,薄弱,混沌,而且,一扯就会断。——《普通人》

41、贫穷的记忆,在事过境迁之后,像黑白片一样,可能产生一种烟尘朦胧的美感,转化为辛酸而甜美的回忆。——《雪白的布》

42如果科学家能把一滴眼泪里所有的成分都复制了,包括水和盐和气味、温度—他所复制的,请问,能不能被称做一滴“眼泪”呢?——《星夜》

43、沙上有印,风中有音,光中有影,死亡至深处不无魂魄之漂泊……——《乱离》

44、星星虽亮,却极度沉默,下面的街头人声鼎沸,乐鼓翻腾。——《时间》

45、眼睛熟悉了黑暗,张开眼,看见的还是黑暗。——《幽冥》

46、意识,自遥远、遥远处一点一点回来,像一粒星子从光年以外,回来得很—慢。——《幽冥》

47、就在那车水马龙一片滚动喧嚣中,你仿佛看见无边无际的空旷和荒凉,灰尘似的,自四面八方鬼魅般缓缓升起,渐渐聚拢。——《同学会》

48、“老”的意思,就是失去了人的注视,任何人的注视?——《眼睛》

49、人生本来就是旅程。夫妻、父子、父女一场,情再深,义再厚,也是电光石火,青草叶上一点露水。——《冬,一九一八》

50、七十年的天翻地覆,物换星移,不过是一个下午去市场买菜的时间。——《魂归》

标签:龙应台,目送,原文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之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zhwenwen.com/life/314614.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