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的故事NEWS.SOHU.COM 2003年04月09日11:42 北方网 红旗渠分水苑是红旗渠干渠的分水点,干渠从这里分成三条支渠,向不同的方向流去,渠水滋润着林州大族改地。分水苑上建有红旗渠纪念馆,馆藏照片、资料和实物记载着红旗渠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转自搜狐 分水苑边,记者走进了一户人家。家里只有一位姓王的老婆婆收拾着零活儿。王婆婆的头发已花白了,可脸色却依然红润,显得很健康。问起修红旗渠的事情,老婆婆用浓重的方言说:“记得、记得。”她说,当时几乎人人都修过这渠,怎么能不记得?转自搜狐 她说,那时活儿很累,青壮年都要上山,吃不饱,也伤了不少人。但最后水来了,值得。问起她家的情况,婆婆说,两个儿子都在外省干活儿,小儿子有文化,在工地上是个头头。媳妇也在外面,回来得不多。看看家里电器俱全的摆设,就知道他们的收入不错。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婆婆就说了两遍:修渠好啊,是件大好事。转自搜狐 红旗渠给王婆婆一样的林州人带来了幸福生活。可是,修建这条红旗渠时,林县人民是付出了很大代价的。在当时的开工文件上,林县县委写了这样一段话:“县委已做了许许多多的工作……奠定了不论在任何情况下不动摇、不畏缩,勇往直前的领导基础。引漳入林(即红旗渠工程)是全县群众的迫切要求……”可能当时的县委也没有想到,修建红旗渠,会碰到那么多的困难。当时没有什么先进的施工技术,而又要在半山腰的石崖上凿一条渠,只有靠双手和钢钎,难度可想而知。转自搜狐 据民间的说法,红旗渠参战大军中,有一百多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而伤者都没有统计数字。施工中要在直上直下的岩壁上打炮眼,人就吊着绳子下去,凿眼、装炮。炮响了,有的石头却没有落下来,成了悬石。只好再吊人下去排险。这工作非常危险,稍不留神就可能被悬石砸到。有一位小伙子,多次排险从没有疏漏,一次因为没有注意一块鹅卵大的小石派渣头,被这石头砸掉了三颗门牙。 施工中,大家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创造了多种独特的施工方法。尘穗悄红旗渠上游的青年洞施工时,三百多名青年突击队员吃住在悬崖峭壁上,通过摸索出来的放炮方法,使施工进度由0.3米提高到两米多,终于提前完成了任务……转自搜狐 站在王婆婆家的窗前,可以看到碧绿的渠水正向着山下流去。正是这渠水,凝着林县人民的血汗的宝贵的水,把干旱的林州变成了美丽而富饶的林州。红旗渠动人的故事,真是多得讲也讲不完。讲不完也没有关系,因为,这些故事,那碧绿的、汩汩流淌的红旗渠水,都真真切切地记得。转自搜狐
标签:红旗渠,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