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伏、二伏、三伏分别是10天、20天、10天。
伏天的长短主要在中伏的差别上,因为每年夏至节气后的第三个庚日(初伏)出现的时间不同,所以导致中伏的天数也不相同。中伏时间有长有短,可能是10天,也可能有20天。于是就有了有些年份的伏天是30天,有些年份是40天,两种情况。
根据我国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开始,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开始,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开始。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个连续时段。三伏天通常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伏蔽热的时段。
伏天的习俗
1、吃面条:由于面条的汤吃了可以出汗,所以有防暑的作用。而南朝梁宗惊《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可见人们吃面条也有驱邪纳吉的寓意。
2、祭夏:很多地区进入头伏后,会有祭祀夏日的传统,希望风掘厅埋调雨顺,秋季判蚂能够有好收成,而且用羊肉等肉类当作供品,仪式完毕后,与众人分享,吃了可以降暑气。
3、种植萝卜:俗语有言“头伏萝卜二伏菜”,意思是进入初伏是种植萝下的好时段,而十天以后就可以中白菜了,因此各地的人们会根据气候的变化,才决定栽种何种蔬菜。
标签:二伏,一伏,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