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之问问>生活百科>长城的构造,急

长城的构造,急

2023-11-22 03:58:49 编辑:join 浏览量:593

长城的构造,急

长城作为防御工程,主要由关隘、城墙、烽火台3部分组成. ■ 关隘 关隘是长城沿线的重要驻兵据点,位置多选择在出入长城的咽喉要道上.整个关隘构造,一般由关口的方形或多边形城墙、城门、城门楼、瓮城组成.有的还有罗城和护城河.①城墙.是长城的主要工程,特别坚固,内外檐墙多用巨砖、条石等包砌,内填黄土、碎石,高度一般在10米左右.顶宽4~5米,还有上、下城墙的马道和梯道.在城墙的外檐上筑有供镃望和射击的垛口,在内檐墙上筑有高约 1米多的宇墙(或叫女墙),以保护人马不至于从墙顶跌落 .②城门.是平时进出关口的通道,战时是反击敌人的出口 .门洞内装有巨大双扇木门,门内侧装有门闩及锁环.③城门楼.城门上方均筑有城门楼,它是战斗的观察所和指挥所 ,也是战斗据点.城门楼多为一层、二层或三层的木结构及砖木结构的建筑物.④瓮城.是在预想敌人主攻方向的城门外,再构筑一个“П”形的城墙,形成二道城墙,其作用是增大防御纵深,加强城门的防御能力.⑤罗城.是在预想敌人主攻方向的瓮城外,再构筑一道“П”形城墙,它比较长,除能掩护瓮城外,还能掩护内城城墙较长的地段.在罗城的城墙上,一般也建有城楼,用以观察敌情,指挥作战.在城墙两端,建有箭楼,以加强镃望和巡逻.⑥护城河.在城关四周一般均有护城河,为关城的又一道防线.它是筑城挖掘土方时形成的,后来再引入河水. ■ 城墙 城墙是联系雄关、隘口、敌台等的纽带.平均高约7~8米,在山冈陡峭的地方,城墙比较低.墙身是防御敌人的主体,墙芦孙者基平均宽约6.5米,顶部宽5.8米,断面上小下大成梯形,使之稳定不易倒塌.墙结构据当地自然条件而定,主要有版筑夯土墙、土坯垒砌墙、砖砌墙、砖石混合砌墙 、石块垒砌墙和用木材编制的木栅墙、木板墙等.城墙除主体墙身外,上面还有许多构造设施.①券门.在墙身里侧一面,每隔不远有一个用砖或石砌成圆形的拱门称券门.券门内有砖或石梯通到城墙顶上,守城士兵可由此上下.②垛口.在城顶外侧的迎敌方向,修有高约2米的齿形垛口(即雉堞).每个垛口的上部有一小口叫镃望口,用来镃望来犯的敌人 ;垛口下部有一小洞,叫做射眼,用来射击敌人.③城台.在城墙上每隔200~300米筑有一座高出城墙顶面1米左右的台子,突出于迎敌方向的墙身以外.外陪薯侧砌有垛口,战时居高临下,从侧翼射杀架梯登墙的敌人.城台根据用途、构筑情况不同分为墙台和敌台.墙台的台面与城墙顶部高低差不大,只是凸出一部分于墙外,外侧砌有垛口,是平时城上守兵巡逻放哨的地方.台上还建有遮风避雨的简单房屋,叫铺房 .敌台即骑墙的墩台,高出城墙之上,有两层或三层.守城士卒可住在里面,并可储存武器、弹药.八达岭处的敌台多分上下两层,下层可住十余士卒,四周有窗口供观察和射击 ,有木制楼梯可登至楼顶,楼顶地面平整,四周墙上有垛口 ,可供镃望和射击.此外,城墙墙面上还有排水沟,用来排除城墙顶部的积水以保护墙身. ■ 烽火台 烽火台也称作烽燧、烽堠、烽台、烟墩、墩台、狼烟台、亭、燧等.是利用烽火、烟气以传递军情的建筑 .如遇有敌情,白天燃烟(也可悬挂旗子、敲梆、放炮)凯前,夜间燃火(或点上灯笼).烽火台通常设置在长城内外最易镃望到的山顶上,一般是土筑或用石砌成一个独立的高台,台子上有守望房屋和燃烟放火的设备,台子下面有士卒居住守卫的房屋和羊马圈、仓房等建筑. ■ 城、堡、障、堠 在长城防御工程系统中,还有一些与长城相联系的城、堡、障、堠等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大都建筑在长城内外,供兵卒居住和防守用.这里所指的“城”,不是州、郡、县城,而是与长城关联的防御性建筑,城的面积不大,城与城之间相距数十里不等.“障”,也是一种小城.一些古代文献上说是山中小城.“障”与“城”的区别主要是“城”的大小不一,“城”内有居民居住,而“障”只住官兵,不住居民,障的大小和形式比较统一.也有城和障结合在一起的,既住士卒,又住居民.“堠”即候,又称作“斥候”,是一种用来守望的建筑,构造较简单,常与亭(烽火台)配合使用,往往“亭候”并称.明朝的“堡”城与汉代的“城障”相似,也是用来驻防的,“堡”往往有城墙围绕,也称作城堡.有些堡内还有烽火台,也住有居民 .明长城沿线的城多与关口相结合,以堵塞和抗击敌人入侵 . ■ 防御体系 长城整个布局有主干,有分支,沿线设立许多障、堡、敌台、烽火台等不同等级、不同形式和不同功能的建筑物,构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这个体系中每一个小据点都通过层层军事与行政机构和中央政权机构相联系.从防御角度,通常把长城沿线分成几个防区.秦始皇时期,在长城沿线上设立了陇西、北地、上郡、九原、云中、雁门 、代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等12个郡,以管辖长城沿线各地方,进行分段防御.明朝为便于对长城沿线的防守,划分成九个防守区段,称之为“九边”,每边设镇守(总兵官),即辽东、蓟、宣府、大同、太原、延绥、宁夏、固原、甘肃九镇,谓之九边重镇.九边九镇之外,为了加强京城的防务和保护帝陵(今明十三陵)的需要,于嘉靖三十年(1551)又在北京的西北增设了昌镇和真保镇,共为十一镇,构成了九边十一镇的防御布局. ■ 历史意义 长城修筑距今已有2000多年,虽已失去防御上的作用,但仍巍然屹立,显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反映中国古代建筑工程技术的伟大成就,表现中国古代各族劳动人民的坚强毅力与聪明才智,体现中国自古以来形成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此外,以长城作为历史标尺,可为研究长城沿线地区自然环境的变迁和自然事件提供参考.长城工程浩大,规模宏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气魄,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古老的长城经过修整,许多区段成为游览胜地.山海关、八达岭和嘉峪关3处长城区段于1961年被定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标签:长城,构造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之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zhwenwen.com/life/252977.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