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之问问>生活百科>黏脂贮积症Ⅰ型

黏脂贮积症Ⅰ型

2023-08-09 19:40:52 编辑:join 浏览量:554

黏脂贮积症Ⅰ型

概述 黏脂贮积症Ⅰ型以前称为脂质黏多糖病,极少见,很像黏多糖贮积症Ⅰ型,但骨骼和临床症状均为轻度,尿中黏多糖的排出量也不增加,病变发展缓慢。

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内存在双折射性包涵体,这种包涵体具有糖脂和酸性黏多糖的组织化学特征。

病因 病因:

黏脂贮积症的病因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发病机制:

本型黏脂贮积症的发病机制的基本生化缺陷是α-N-乙酰神经氨酸酶活性降低,这种酶在正常时分解唾液酸糖蛋白和神经节苷脂,病人体内由于这种酶活性不足,使这两种类脂沉积在神经组织和其他组织内而发病。

病理:周围淋巴细胞和骨髓细胞有细胞质颗粒和粗大空泡,空泡内充有沉积物质,组织化学染色,包涵体内中性黏多糖和糖脂增加,肝脏活组织检查发现肝细胞和库普弗细胞内有大量空泡,腓神经活检显示髓磷脂变性,电子显微镜检查,包涵体空泡周围包以外膜,其内有亲水性小颗粒及少量结构粗糙的髓磷样特征物质。

检查 患儿早期尚正常,但能够坐,立和走路的能力出现较晚,从1岁开始,有Hurler综合征样面容,表现为眼间距过宽,眶上嵴轻度突出,扁平鼻梁和短头畸形,轻度骨畸形与MPSⅢ型相似,智力发育迟缓,部分患儿有角膜浑浊和皮肤樱红斑点,常有语言发育迟缓和听力障碍,骨骼异常,为多发性成骨不全,在智力发育障碍的同时,可出现肌张力低下,共济失调和末梢神经炎症状,年长儿可出现惊厥,个别病人可有隐匿性视力障碍。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X线表现,实验室检查所见以及尿中无过多黏多糖排出,可初步诊断为本病,再通过细胞培养发现有α-N-乙酰神经氨酸酶缺乏,即可确诊。

本型黏脂贮积症需与其他型黏脂贮积症相鉴别。

预防 黏脂贮积症Ⅰ型西医治疗

本症为遗传性代谢病,无特殊治疗方法,必要时可进行对症处理。

预后

因报道病例较少,存活时间难以肯定。

黏脂贮积症Ⅰ型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

标签:贮积,黏脂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之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zhwenwen.com/life/211536.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