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声明,这个是站在陈韵如角度写的,所以可能不是很客观,更多的是出于理解关怀。
我的观点是她的性格是真的不太好,自卑自闭,自轻又自怜。但是她又真的是个好女孩,孝顺母亲,照顾弟弟,还成绩优异,业余时间还会去舅舅店里打工。
我和她的性格,人生境况有点类似。所以结合我的性格和人生一点点描述。
首先,陈韵如爸妈分居,父母重男轻女,老爸不负责,妈妈又职业让人难以接受,弟弟还总是一副很讨厌自己的样子。
我和陈韵如的人生大概有五成像。我爸妈关系极差,分房睡,在家连话也不说。爸妈都溺爱弟弟,当年超生罚款也得生儿子。我爸常年在外务工,除了过年能见到,平时连个电话都没有。我妈酷爱打麻将,小时候我晚上睡觉害怕,哭着求我妈不要去打麻将,我妈都得去打夜麻将,晚上十二点才回。更像的是我读小学的时候,我爸妈闹离婚,和陈韵如很类似的就是我是没人要的那个,问都没有人问我想跟谁,我妈直接清理了东西,带着我弟就要走,和我说她因为我弟小,还是男孩,所以怕没人照顾,我是女孩还能帮忙照顾一下我爸。但我仅仅比我弟大一岁半。是我哭着求不要不带我,自己去清东西,跟着跑,我妈实在舍不得才没走也没离婚的。
所以我和陈韵如一模一样的内向,在家又沉默,小心翼翼的讨好家里人,希望有人能够喜欢我,希望自己不是可有可无的那个。但是同时内心又认定了自己连父母亲人都不需要,这个愿望这辈子都不可能实现。
并且我还成绩不如陈韵如,也没有她勤快,不懂人情世故,所以我妈一直都觉得我没用,总是骂我,冲我发脾气,咒怨自己为什么不死,活着一天都是熬一天。而我又何尝不是,每次她叹息自己命苦,生不如死的时候,我就在祈祷,拜托拜托请让我出车祸,让我得绝症。为什么做人那么难,我什么也不会。我是真的和陈韵如一样不怕死的,但是为什么不自杀,因为我和她一样,怕别人觉得我连死都是没用的,一辈子像个笑话。并且我要是死了,我就还不完我爸妈养育我的账。我真的真的不希望死了还要被骂没用。
我也暗恋别人,暗恋六年,从初中到高中。你知道我为什么喜欢那个男生吗?因为他聪明,自信,他妈妈会叫他初中的数学题,他在学校不小心弄坏的衣服,第二天就会给他缝好,他的家境好。我羡慕他有的一切,觉得喜欢他,自己也好像会快乐。但是他不喜欢我,一点也不。我和他告白,他说他没有恋爱的打算,然后没多久就交了一个女朋友。我问他对我有印象吗?他说没有,但是同学一场,以后可以打招呼呀!我有一次在食堂碰见他的时候,拍着他肩膀和他打招呼。他的目光是茫然的,他连我是谁都记不太清楚,但是我们初中时同班同学。我连莫俊杰都没有,李子维根本就不会给我一点点恩赐。
我那个时候也会打听他女朋友,希望自己能够是那种他喜欢的女生。也希望我能满足爸妈的要求。如果当时我能变成黄雨萱的话,我会祈祷拜托她帮我过好人生。所以很自然的就能解释为什么陈韵如困在房子里的时候,明明可以发声,但是一点也没有。如果是我,我也会这样一声不吭。因为黄雨萱比我做得好,而我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
也能解释为什么黄雨萱走了,陈韵如掌控了自己的身体,第一反应不是说明情况,而是扮黄雨萱继续下去。因为陈韵如是打心底觉得陈韵如本身没有存在的必要,应该存在的是黄雨萱,这是大家都希望的,也是她憧憬的。如果她能扮演好黄雨萱,那么大家都会乐于见到,她也能得到李子维的喜欢。
再到她为什么要选择死在小年夜,因为她觉得她连黄雨萱也扮演不好。尤其在同学,弟弟,李子维的言语下,在陈韵如心里,真正的陈韵如谁都不喜欢。她同学告诉她说拜托你不要变成以前的陈韵如,她是这样回答的,“你也不喜欢陈韵如啊?我也不喜欢从前的陈韵如。”黄雨萱的穿越让她知道自己会被杀,所以连自杀的耻辱都不存在了,并且大家都会记住她。所以继续活着真的没有那么重要的,因为她想要的东西,一旦她死了就可以实现了--大家的在乎以及解脱。
但是这会是个悲剧,死亡只会产生一个又一个悲剧。但是在她眼里这些并没有那么重要,因为活着变成了一种莫大的煎熬。这就是我不赞同她的地方,太傻了。为什么要宁愿消抹自身的存在,也得成全别人眼里的自己?这也是我同情她的地方,因为上帝视角的很多观众都在因为她轻生的行为骂她,却没多少人去试着接受她的偏激一下。
为什么别人随随便便就可以笑得那么开心?为什么别人轻而易举完成的就是自己怎么也做不到的事?为什么连外貌都一样,别人喜欢的永远不是我?为什么我不能变成别人希望对我那样?这些是我一直以来的疑问。
所以想见你为什么和其他电视剧不一样,能够这么打动我的心,就是因为,陈韵如的所作所为现实得像一个活生生的人。她不够完美,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别人期待的,别人都要说一句辣鸡。也像电视剧里一样,同学说的话没有错,以前的陈韵如真的不好,她自己也知道,也不喜欢。但是连模仿黄雨萱的资格都没有,因为李子维拜托陈韵如不要用黄雨萱的微笑来面对他。李子维连看都不愿意看一眼。其实嫉妒也有一部分,所以陈韵如才会说黄雨萱不存在这种话。
你问我我爸妈是真的不爱我吗?不!他们爱,但是达不到我想要的样子,每次感觉到他们爱意的时候,他们对我的失望,斥责会让我觉得可能是错觉,也可能我配不上。越来越小心翼翼,越来越距离拉远。我跑得永远没有他们把我推远的速度快。所以我觉得自己永远都不可能真正被爱。
你问我,我真的没有人喜欢吗?不,也有人喜欢我,但是我时而觉得自己配不上,他们了解到真正的我之后,肯定会失望,甚至会厌恶真正的我。我缺乏那种接受爱的能力,因为我从来没有感受到被接纳过,我肯定不了他人的喜欢是真是假,我永远只会自轻自卑。因为我觉得一律拒绝,比接受了又被收回要强得多。这就是为什么陈韵如好像看不到莫俊杰的喜欢一样。
我对最后黄雨萱的那些话也是感受颇多,我目前生活的态度就是,尽量看自己拥有的,不去奢求太多。尽量和自己和解,不要去逼迫自己。尽量不要钻牛角尖,轻生万不可取。慢慢去悦纳自己,不要急着改变自己,重要的是心态不要太阴暗。还有就是,不要求别人完全理解自己,但是也尽量试着理解别人,不要忽视任何一个人的善意。
我理解的陈韵如的性格就是如我一般,自卑自闭,自轻自怜。但是这不完全是她自己的原因,看见别人让陈韵如去死,还要谢芝齐快来杀陈韵如的时候,我很伤心。因为那让我觉得,我也好像不配活着一样。她也有她不是那么闪耀,但是小小的,美好的一面。拜托也请看到一下。
其实想想,这样要求别人也不对啊!我想要别人给我的“我对你根本没抱幻想。”他说道,“我知道你愚蠢、轻佻、头脑空虚,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的企图、你的理想,你势利、庸俗,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是个二流货色,然而我爱你。”
但其实现实是你只有好,才会被接受,被喜欢。大家都是过日子,不是做慈善。你的敏感,焦虑别人都没有义务去担待。
2020.7.30
最近半年在家,和我爸妈的关系日益恶劣。
我反思了很多,感觉我自身的毛病真的很多,我试图改,但是总是故态复萌。越来越觉得我自己像个彻头彻尾的笑话。
评论区好多鼓励安慰,我也以为我可以做到,但是一看,我还是老样子。文中,我抱怨了我父母诸多不好的地方,但大家看不见的地方,我有更多不好的点。我有时候甚至都不敢回头看评论区,觉得那些安慰鼓励我承受不了,觉得我那个时候说的话虚假又可笑,表里不一,透着股装出来的坦荡。。
我希望我能马上毕业,找到工作,我希望一个人无声无息的活着,我赚到的钱我会大部分寄给我父母,我爱他们,可是我没办法和她们在一起。因为我是个父母眼里不及格的小孩,我没资格自怨自艾,我想变得无声无息。我还是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4/23
就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总是刚开始接触一个人的时候,对对方很有好感,很喜欢。等到对方有回应了,开始对我表达好感以后,瞬间就不喜欢了,甚至多说一句话都觉得烦躁,是什么臭毛病?
朋友圈的大家 都在说陈韵如婊 陈韵如讨厌
可是我真的真的特别懂她 和她一样 我高中的时候 也很难过 是一名重度抑郁重度强迫症患者 可是和她不一样的是 我有一个很温暖的家庭 她的那些敏感自卑 他想成为另一人的想法 我都懂 我还比她多一点 愧疚于父母
那个时候的我 去互联网上搜索另一个和自己长相一样的人 渴望假装过上她的人生 可是我是独生子女 怎么会有人和我一模一样 我的童年很快乐 我不懂为什么 那些快乐就消失了
我自认为是个善良的人 但是当时的我 如果有像陈韵如变成黄雨萱的经历 我真的不舍得变回当时的自己 那个时候 何止是快乐的黄雨萱 我愿意变成任何人 除了我自己 我全面否定了自己
好在 我比陈韵如运气好一点 我的原生家庭很好 所以经过几年以来的就医治疗 我从那个陈韵如变回了快乐的陈韵安 看到这个剧的时候 一开始我是真的不敢看 因为太像过去那个脆弱的自己 连名字都那么像
那个时候 就是因为总是有那么一丝的希望 才更痛苦
黄雨萱劝陈韵如的时候 她说你再努力一点 你是个好女孩
不怪黄雨萱 她已经够善良了 如果是我 我会对陈韵如说 你只是累了 你需要一次好好的休息 你真的已经很努力了
曾经的陈韵安 因为周围没有人察觉我的痛苦无助 都以为是青春期的矫情和困惑 度过了几年非常痛苦的时光 如果有某个难过的小可爱 看到了这篇文字 希望你想办法找专业的人就医治疗
我也以为不可能 可是我做到了 现在的我 家庭温馨 有个很好的男友 学业优异 有几个朋友 偶尔也有难过 但是真的很快乐很满足
加油
前两天,我参与了一场表演赛,辩题是我命的,由于辩论赛时间有限,现将结辩整理出来并给予部分补充,且当作观后感。
辩题:李子维爱上了黄雨萱,作为陈韵如的你成功夺回了身体,你会 告知实情,自己不是黄雨萱/角色扮演,假装就是黄雨萱。
这道题看似在讨论亲密关系,其实是在讨论 青春期的自我认同 ,或者,可以说是 边缘人群的自我救赎 。所以,我们姑且不看李子维之于黄雨萱亦或是陈韵如的意义,先来谈一谈陈韵如与黄雨萱的关系。
在正常的时空逻辑中,时间体现着某种线形的秩序,并由于其不可逆性,组合着我们关于存在的体验。
《想见你》的时间系统,将这一线形的时间秩序打乱,代之以莫比乌斯环的时间结构,让平行时空的两人相遇。不幸的是,作为闯入者的黄雨萱,占据了陈韵如的身体,陈韵如不再是陈韵如,她一边拥有陈韵如的身体,一边拥有黄雨萱的灵魂,从而造成这一角色 灵与肉的撕裂 。
完成青春期的自我认同,即完成某种同一性的建构,让身体与灵魂重新统一。而那些没有完成自我认同的人,他们的人生止步于青春期,他们无法跨过成人礼的仪式,到达社会意义所承认的“人”之彼岸,完成某种自我成长的重生与涅槃。 这种灵与肉的撕裂是走向监狱的莫俊杰(失聪,生理的缺陷),跳入深海的王诠胜(同性恋,性向的缺陷)与挣扎却失败的陈韵如(自闭,性格的缺陷),其结局必然是毁灭。
青春期,不光意味着变化与可能性,它也处处埋伏着危险。
黄雨萱的闯入,让陈韵如的线性时间,撕开了一道裂缝。陈韵如被关在停滞的时间黑屋里,成为了自己人生的观众,那里,表演的人是黄雨萱。如果非要说,陈韵如之后试图扮演过黄雨萱,那么当初黄雨萱又何尝没有扮演过陈韵如,试图以此接近并观察这个陌生的世界呢?
现在,夺回身体的陈韵如,有两条路,一则是扮演黄雨萱,二则是继续做回陈韵如。只是看过黄雨萱的人,要怎么做回陈韵如呢?黄雨萱是什么人?她有着和陈韵如一模一样的外表,甚至此刻她借用的正是陈韵如的身体。可是她总有一种“魔力”,她能征服陈韵如爱而不得的李子维,她能面对发完好人卡的莫俊杰,她能把排挤的她的同学都变成好朋友,她能把重男轻女的妈妈,不懂沟通与表达的弟弟,建设成充满爱意的家庭。时空的裂缝,让想象中的平行宇宙得以成为现实, 如果说黄雨萱让我们弥补了那些苦涩的遗憾,那么对于陈韵如来说,这无疑是一场控制变量的实验结果的宣判。
它回到那个青春期的古老主题—— 性格悲剧 。观众视角的我们,当然乐见其成黄雨萱“鸠占鹊巢”,因为这是故事最美好的结局,王子必然与公主幸福在一起的古老叙事逻辑,即便上演了几千年,仍然魅力无限。李子维当然只能是黄雨萱的,陈韵如又怎么适合。
然而,没有人可以是黄雨萱,我们都是陈韵如。
如果你再细细看回这部剧,你会发现,莫俊杰有开糖水店的奶奶,陈韵如有不懂表达的弟弟和陪酒女的妈妈,李子维也有冷漠却富有的父母。可是黄雨萱呢?黄雨萱是一个没有历史的人物。
这些背景,也是性格得以被追溯的源头之一—— 原生家庭 。可是,黄雨萱没有原生家庭,或者说,编剧也不明白,什么样的家庭能够培养出拥有“魔力”的黄雨萱。
因此, 黄雨萱并不存在 ,时间秩序的颠覆,灵肉冲突的撕裂,不过是叙述过程中一道又一道的障眼法, 黄雨萱只是一个符号 ,一个满是抽象能指,而无具体血肉的符号,它的存在就是两个字——完美。
所以,黄雨萱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之中,而现实中的我们,都在青春期的旅途上摔出过不少淤青,索性,只是淤青,也正因于此,没有人真正能够体会陈韵如的心情。
性格悲剧与原生家庭,几乎在告诉陈韵如一个绝望的结论——不可改变,除非你是黄雨萱。这或许才是她最终自绝于世的原因。
于此,我便发现整道辩题透漏着我的傲慢,对于陈韵如来说,在见过黄雨萱之后,无论是继续做陈韵如(妥协),还是努力扮演黄雨萱(挣扎)恐怕只剩下痛苦。
我在这里不准备谈论关于身份操演与主体认同的关系。但是这涉及我们讨论的一个核心问题—— 做自己,或者说,什么是自己?
关注这个语境当中一个特殊的时间点——青春期。青春期本来就是一个自我探索与自我建构的过程,或者说, 自我从来都拥有着无限敞开的可能性,而不是封闭。
当然,悦纳自我同样也是我们经常讨论的一种方式。我在这里没有任何对内向性格的歧视或者贬低,我只想说,在以往我们对“做自己”的宣扬当中,有一块问题我们其实从来都没触碰,那就是 “做自己”所付出的代价 。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这个代价,而眼前的陈韵如,她的边缘处境,和我们的青春伤痕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她能否承受呢?我不知道。
最后,是我对整部剧的看法。《想见你》最后还是一个甜蜜的结局,李子维与黄雨萱走到了一起。为什么陈韵如不能和莫俊杰在一起呢,我想,这多少透露出编剧的想法,那就是 边缘人群不存在相互救赎的可能。 陈韵如对李子维的喜爱,或许本身就意味着朝向某种改变的努力, 恋爱都带有一定的自我投射,所欲之人,又何尝不是自己想成为之人呢?
可惜,这一结局,排斥了所有边缘人群的篇章,仿佛只要放逐了他们,我们的梦境就能够做的再久一点。这样,我们终于不用温习那些青春伤痕,而获得了治愈。 青春,掩盖了其本来的危机面目,成为了一段永远带着滤镜的甜蜜回忆。
叔本华把悲剧分为三层: 第一层:由二元对立的坏人造成的悲剧。 第二层:盲目命运和偶然的失误造成的悲剧。 第三层:因为人和人之间的身份、地位、性格和关系的不同,碰撞后产生不可规避的悲剧。 而只有第三种悲剧才是高级。 陈韵如的命运就是叔本华所说的第三层悲剧。她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性格内向,父母离异。母亲做着令她不齿的工作。亲人的忽视让她感觉不到家的温暖,在学校她也是沉默的存在。这样的陈韵如会喜欢上李子维并不奇怪,与其说她喜欢李子维,不如说她向往成为那样的人。
如果像陈韵如说的那样,莫俊杰并不是真的喜欢她,而是想像李子维拯救他一样,他只是想要拯救陈韵如,那么她也不是真的喜欢李子维,她只是想要成为李子维,成为像李子维一样明朗的存在。而黄雨萱就是李子维的另一种存在,她爽快、开朗,很容易就和别人打成一片,陈韵如不能成为李子维,所以她“成为”了黄雨萱。
但在她发现大家喜欢的只是黄雨萱而已,甚至是她假扮的黄雨萱,而不是她本人,并表达了对陈韵如的讨厌之后,她的心态就变了。因为她不可能一辈子都扮演黄雨萱,更重要的是,扮演黄雨萱令她感到疲惫。就像黄雨萱说的一样,陈韵如之所以对这个世界失望,是因为她对这个世界有太多期望。期望自己受同学欢迎,期望弟弟尊重她爱她,期望爸爸妈妈重视她珍爱她,期望她喜欢的男生也喜欢她……而这些期望都落空,所以她才会认为自己不被需要不被爱不被重视,她没办法认同这样的自己,所以才会想要毁灭自己。
其实说是“青少年认同”,实际上有多少成年的我们都做不到认同自己。陈韵如想要获得她认可的认同感,只要成为黄雨萱就好。而我们呢?我们又该成为“谁”?是找到父母认可的稳定工作吗?是拥有三套以上的房产吗?是成为同学邻居亲戚眼中的人生赢家吗?可是拥有了父母期望的工作的你,拥有很多房产的你,成为人生赢家的你,到底是“黄雨萱”还是“陈韵如”啊?你也许喜欢冒险,你也许想要把钱花在自己喜欢的地方,你也许根本不喜欢现在的生活,你也许有另外一种可能。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成为“黄雨萱”,不仅是陈韵如的梦想,也是平凡的我们的梦想,因为“黄雨萱”是一套价值标准,想成为“黄雨萱”的陈韵如和我们必须要达到这样或者那样的要求。获得认同感是很难的,特别是在这个许多评判标准都是别人设定的社会。但认同永远不应该仅仅来自外界,或者说,不应该以别人制定的标准评价自己。我们不是陈韵如,没有死而复生的可能,没有在死过一次以后发现自己的人生才是好的人生的机会。如果对我们来说成为“黄雨萱”是一种扮演,是生不如死的折磨,那么为什么,不能安心的当好“陈韵如”呢?
不论是陈韵如,还是无数个像陈韵如一样想要成为“黄雨萱”的你,希望在和柯佳嬿一起经历了《想见你》的人生后,都能明白,我们每个人,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走在自己独特的人生道路上。现实中的人生也与电视里的一样,人生中的每一件事都是一个奇迹。眼前的幸福可能会招来悲剧,悲剧反过来又会带来幸福,然后又变成平凡的日常。这些事情循环往复,喜怒哀乐才是人生。
我们都应该接受自己,我们都会成为最好的自己。
应该说是个可怜人吧!
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和先天的气质,导致一直唯唯诺诺。其实这种性格确实不讨喜,但是也不要伤害和讨厌这样的人。
女孩子要学会自爱,陈韵如很自卑,不会爱自己。也许某一天,会出现一个爱他的人来治愈她所有的伤痕吧!
我很心疼陈韵如。
是的,陈韵如的性格内向,敏感,自卑,比起开朗外向的黄雨萱,她在人群中显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可有可无。可是,每种性格特质也有自身的好处,外向的人善于交际,而内向的人往往更善于独处。敏感的人也许因为更容易受伤却也更容易共情他人,甚至连自卑,也可以转化为追求卓越的驱动力。
而造成陈韵如问题的是,她从内心深处不喜欢那个内向敏感的自己,自己不接纳自己。
可是这不是她的错。
从原生家庭来讲,父母离异,父亲欠了一屁股债拍拍腿走了,母亲为了养活一对子女而不得不去当“陪酒女”,整日日夜颠倒,回家时常常已是喝的烂醉如泥。父母又都重男轻女,就连离异后争夺的也只是儿子的抚养权。长期感受到的不被爱甚至是不被看见,让原本可能就偏内向的陈韵如,活的更加谨小慎微,患得患失。
于是,这样一个女孩子,在学校里也没有朋友,同学们都觉得她低气压而不愿或不敢靠近,这就意味着,在学校里,她也无法获得其他的支持资源。
终于,有一天,她认识了李子维和莫俊杰,特别是莫俊杰,一直默默关注着她,喜欢着她,即便她喜欢的是李子维。我不知道如果没有黄雨萱的出现,陈韵如会不会在某一天突然可以真正看见莫俊杰对她的喜欢,而不仅仅认为那只是莫俊杰想要拯救她而已。但这时候黄雨萱出现了。
黄雨萱的出现加剧了陈韵如的自毁倾向。 正如陈韵如所说,黄雨萱那么不费力气的赢得了周围人的喜爱,包括了陈韵如深深喜欢着的李子维。而这一切,是曾经的陈韵如努力付出一切都未曾得到的,这就加深了陈韵如的自我厌恶。
幸好,在三穿失败后的黄雨萱意识到了问题的关键。于是,在最后一次的穿越过程中,她不再想要强迫陈韵如改变自己的决定,而是选择相信陈韵如。 一个人被另外一个人人信任,这是一种深深的接纳。 而借着这份信任与接纳,陈韵如开始慢慢相信自己与接纳自己,悲剧的轮回也就此终止。这就是信任与接纳的力量。
“这一次我唯一会做的,是相信你,相信你也许在经历过这一切的悲伤之后,你会发现,你会那么想要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不是因为你对这个世界太过失望,是因为你对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期望”。
是啊,我们之所以会对失望,不就是因为有期望么?期望被看见,期望被理解,期望被关注,期望被爱。可是,每个人在人生中也许都会遇到不被理解,不被爱,不被接纳的时刻。 那么,我希望在那样的时刻,我们可以自己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自己信任自己,自己接纳自己,即便我们身上有各种各样的缺点,可是那样的我们仍然是值得被爱的,一如剧中的陈韵如。
你不必改变自己 你也值得被爱
终于如愿以偿地在开学之前看完了《想见你》。和很多人一样,一直在等着这部剧的大结局。
有不少人希望结局能像剧中歌词唱的那样“想见你只想见你,未来过去我只想见你……,”期待着李子维和黄雨萱能在未来相遇。却很少有人去关注那个“小透明”似的陈韵如。
大家骂她自私,希望她能快点从剧中消失。说她是恋爱脑,为了爱情什么都可以不管。甚至陈韵如这个角色一度被骂上热搜好几次。
陈韵如父母离婚,没有感受到过来自家里的幸福,所以在父母都在争弟弟的抚养权时,她认为父母从来没有在意关心过她。
她没有朋友,被同学排挤,也不参加学校里集体活动。
这样暗淡的人生,好不容易被灿烂的李子维照亮,就在她鼓起勇气向李子维表白时,却被他拒绝。
大结局前两集,陈韵如终于从小黑屋回到了自己的身体。她开始模仿黄雨萱,模仿黄雨萱的一切,包括性格、言行举止,她甚至有时候会想“如果是黄雨萱,她这时应该会怎样呢?”她得到了身边所有人的喜爱,包括李子维。
现在只要模仿黄雨萱就能得到她以前想得到的一切,她是这样想的。
但是以前的她真的有那么令人讨厌吗?
其实不是。
她勤奋又自律,每天早上六点钟按时起床,还叫弟弟起床,结果却被弟弟嫌烦。
她努力上进,成绩总是在班上名次靠前。
她懂事乖巧,不厌其烦的在第二天早上照顾夜里陪酒的妈妈。
她面对学校里同学的排挤,却从不怨恨。
她文笔很好,在日记本上写下那些诗一般的语言。
如果可以,我真的好想去抱抱她。
告诉她你没有那么糟糕,没必要去学着做黄雨萱,因为现在的你本来就值得被爱。
他们都说你看不到一直默默为你付出的莫俊杰,而执着于李子维。而我却希望你能勇敢的表达出自己的爱,不要将它藏起来,因为你知道的,这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情。
你一直是热衷于追求美好的女孩子啊,我还记得那个场景,那天阳光正好洒在你的脸庞,你自我陶醉的哼着歌,那是对未来美好的期待啊。
我知道你很羡慕黄雨萱,可是你不要忘记哦,黄雨萱可比你大了整整十岁诶,可能你看到的她身上的那些闪光点,是因为她的格局和眼界更加开阔,看待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更加成熟吧。
而这份开阔和成熟,正是成长带给她的痕迹。
可是你只是一个17岁的女孩子啊,你对黄雨萱的向往正是在期待未来那个更好的你自己。
但是在成为更好的自己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和麻烦啊,比如不被同学们理解,喜欢的人不喜欢自己,别着急嘛,我们慢慢来。
当你经历完这些甚至更多之后,你也会获得那份成长。
所以啊,在成长之前,我们先学着去接纳和认同自己啊,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正如莫俊杰说的那样,不必勉强融入你讨厌的世界,也不必假装别人。
你是陈韵如啊,不用去做黄雨萱,走出内心的孤岛,自然就会迎来光明。
陈韵如和人间失格的阿叶很像,无论是原生家庭还是行为选择。导演在诠释陈韵如这个角色其实下了很多功夫的,或许她代表了一些社会现象吧。
得过抑郁症的应该可以理解。
什么都懂,什么都理解,连自己都讨厌自己,但就是绝望,看不到头的绝望。
同理心越强越痛苦。不能怨天尤人,就只能怨自己,怨到后来就干脆自己了结自己。
我不同情陈韵如,看到结局之前我也讨厌陈韵如,讨厌她的自私,怯懦,不成熟。
看到结局我嚎啕大哭,然后释然。
编剧真的很懂,很懂。陈韵如需要的不是拯救,不是喜欢,是信任。
信任救了当时的我,也请你救救陈韵如,救救那些曾呆在阴暗角落里的人吧。
—-—-—-—-—-—-—-—-—-—-—-——-—-—-—-—--—-
看了一些评论,发现漏说了一个悦纳。
陈韵如自始至终都是十分缺爱的
小时候如果没有这样一份他人的信任与关爱带来的对自己的信任与关爱,成长中这份自卑就会伴随着自己,进而讨厌自己,怀疑自己。其实很多时候真的只有自己才是自己最后的港湾,在遇到重大困难时最后的支撑。
如果一个人不能够悦纳自己的话,基本上就和快乐say goodbye了。
我在另一个问题的回答: https://www. zhihu.com/answer/102190 3109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也很理解陈韵如的感受。
我们都懂陈韵如。人生中或早或晚的时刻,我们可能都有过类似的体验:想要留住和换来更多的爱,却怎么努力好像都没办法;想要喜欢自己,却总是喜欢不起来;想要活得「像别人一样」潇洒自如,可是自认为没有优势也没有勇气,只能怪自己懦弱没用。
在黄雨萱代替下生活过一阵子之后,陈韵如学会照仿她,尽自己所能地爽朗大笑、正眼看人、语气明快、不怯懦,但是无论如何她努力,黄雨萱内在那份「不被讨厌的勇气」却难以照搬。
陈韵如一直对世界充满期望,对爱充满憧憬,可是,她时常只能默默地等待着爱的来临,一个人走着坐着,观察着身边,不主动打破沉默,不扰动际遇的轮回,安静等待人际关系与家庭的困境改善。 我们并不了解她从前经历了什么,不晓得她曾经有经历过多少次要而不得的失望而无奈,但能目的她身上清晰的印记:她一直「等」着别人能够懂自己、理解自己、爱自己。 这样的被动等待背后透露出一股失望:
不争也不抢,同样是一种后天习得的保护自己的方式。
陈韵如自杀前的哭诉,像是来自泥潭深处的呼救,多么渴望有一个人可以真正看懂她的努力、辛苦和无力。
她也不懂,自己撑过的每一天,都用上了百分百的力气,为何仍然没有改变。当陈韵如将自己困在「一无是处的感觉」里,她只剩冷漠而悲观的理解,见到莫俊杰的泪水,却坚信他只是想要通过拯救自己寻找自我救赎,不是真的在乎她。
没有人会爱那个真实的她。
陈韵如见证着,黄雨萱“附体”的时光,她的人际关系、家庭气氛都有了前所未有的转变。她看到黄雨萱的举手投足间满是率性与洒脱,也看到李子维看她时眼底的光芒闪烁。
但她没有看到莫俊杰失去她的黯然,对她细腻的观察与关注。
她很希望有人可以听懂:我好努力了,可还是没有人爱我,接纳我,喜欢我。
我觉得自己好糟糕,甚至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
我真心同意,这样的感受,值得被认可。
认可之余,我也好想告诉有和陈韵如同样想法、感受的人:
「这一切,并不是你搞砸的。不是。 经历了那么多,你真的非常不容易。要抱抱自己。」
「 你或许觉得世界很不公平,你已经拼尽全力了,但其实每个人争取被爱的努力,都未必输给你哦。从某种程度来说,世界是不公平的,因为有的人更早发现怎样可以被爱,而有的人更晚发现,会辛苦挣扎得更久一些呢 。」
我还想对TA说:
「你哭得那么累,那么心碎。我很心疼你。你累了,很想要好好睡一觉,彻底休息。那就睡吧 。 好好哭一哭, 好好感受自己的痛苦,并不是什么坏事,更可怕的是逃避痛苦,变得麻木不仁或是悲观而冷漠。接纳痛苦的时刻,反而是治愈的开始呢 。我觉得你很勇敢,还能去爱、去相信。保护好自己还能去相信去爱的心,照顾好自己。」
虽然隔空根据剧情做评估是大忌,但作为心理咨询师,还是要从抑郁的角度啰嗦两句~从作品多方面的呈现来看,她很可能正处于抑郁的大乌云下方。受抑郁症的影响,她会感觉在情绪上感到痛苦、失落、悲伤、绝望;在认知上充斥着对自己的负面评价、无意义和虚无的表达;在行动层面消极、不愿主动活动……
这都是在遇到抑郁症时候的正常表现。
如果可以的话,适时求助三甲医院精神科,或是寻找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协助,渡过困境吧。
他们不会逼你做决定,也不会对你说“再努力一点”,他们可以陪你在悬崖边、泥地里、窗台上坐一会儿。并且,神奇小药丸可以调节你大脑内陷入混乱的激素分泌,让你重新回到自己身心安稳的状态。总的来说,药物+心理咨询的结合可以让抑郁感减缓、更快渡过抑郁的阶段。其次便是寻找身边信任的亲友,请他们在你情绪翻涌的时候,给你需要的支持与陪伴。
结合我自己说一下吧。
感觉在现实生活中,有的时候我会像是开朗的黄雨萱,我爱笑,会和人说话和人交流,也有自己很好的朋友,招人喜欢,每天都带着笑脸。有的时候会像阴暗的陈韵如。自卑,不想说话不想交流,没有朋友。对世界失望,阴阴沉沉的,仿佛浑身都带着死气。
在有的日子里我的阳光面要多一些,在有的日子里我的阴暗面会胜过阳光面。让我变得想要远离人群,死气沉沉的。
看到大家都想要陈韵如改变,我就忽然想到了我自己。有一阵子我和别人说起最近负能量满满,不喜欢和人交流,喜欢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们总会这样说,让我努力改变自己的性格。融入大家。好像不爱交流是错误,是一种病。所以我很理解剧中陈韵如的感受。
那段时间我每天都很痛苦,心里也充斥着挣扎,为什么我要改变,难道像我自己想的那样活着不行吗?难道不喜欢和别人交流是一种错吗?为什么大家都叫我努力改变,努力改变真的好累好累。每天都要装作别人的样子。时时刻刻。我又没有做错什么,为什么要这么痛苦?尤其当时又在学生会,是很需要你去圆滑地交际。那段时间我夜夜噩梦,也哭过无数次,失望绝望过无数次,有过无数次想要离开的念头。
我把我当时的痛苦都写到了一个没有任何人认识我的软件上去。没想到竟然真的有人联系我了。是个很好的人。他对我说,既然觉得痛苦,那有没有想过换一种人生不是像这个样子,不用刻意的去改变。既然适应不了学生会,不能圆滑的交际。那你可以做你想做的样子,不要刻意改变,就离开让你觉得痛苦的地方。人并不是只有一种活着的方式。
他还说,他现在当然可以告诉我。说让我努力去改变自己。迎合大家,多交流,变成一个别人眼中的合群的人。但是问题是做不做的到,在过程中会不会感到痛苦。
我想了几天,发现他真的说的有道理,我干嘛要变成别人的样子呢?干嘛要变成别人想让我成为的样子呢?我就做我自己想要的样子不好吗?学生会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合不合群又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不合群难道就没有生存下去的路吗?
后来我想通了,退了学生会。平时做做兼职,还能拿到外快。闲下来的时候拍拍照,喝喝酒,去海边兜风。而当我真正放下这件事,不再为自己的性格纠结的时候,我发现好像我的性格也没有那么阴郁了,渐渐的我也会觉得开心,觉得快乐。没有再为那件事那么纠结,那么痛苦了。
有的时候你越纠结于一件事,那件事在你的心中仿佛比天还要大。但是当你走出来之后,你会发现,哦,好像也没有什么,好像也很容易就能过去。
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你所纠结的事,真的远没有那么重要。
从我对这部剧的理解再结合我一下我的生活经验分析一下,可能会有误,请谅解
《想见你》这部剧除了着重写了主角穿越时空的爱情,同时也开展一些有关社会话题的探讨,一些尚未被人们接纳和一些透明的社会群体,而陈韵如就是属于 透明的社会群体,没什么存在感,就像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 而陈韵如甚至还不讨喜。
跟我们普通底层家庭背景一样,陈韵如的家庭并没有多少文化素养,但陈的情况要更恶劣一些,父亲欠下一屁股债,还重男轻女,对儿子特别宠爱,对女儿却是各种要求的不平等对待,把身边最好的资源留给儿子。比如黄雨萱化身安平十三妹那集,可以看到弟弟陈思源已经有昂贵的手机了,而陈韵如有手机的时间是在最后李子维出于对黄雨萱(但这时是陈在控制身体)的担心而给的。
母亲是一个晚出早归的陪酒女,出于世俗的眼光,陈韵如自卑怯懦,不敢对外宣称母亲的职业。弟弟陈思源虽然明白也看不惯重男轻女,但依旧对陈冷言冷语。陈看似就是没什么家庭地位。
在学校,大部分人都愿意与人交流,怎么也会有一两个朋友在身边,而陈韵如带着耳机自己顾自己。大家都积极参加学校的活动比赛,为自己班级争光,即使没参加的人也会去现场为自己人打气,而陈韵如带着耳机自己顾自己。有的人可能在即将上课时要做笔记时忘带笔,找身边的同学借,而如果那个同学恰恰是陈韵如,她还是带着耳机自己顾自己。
难免不招人喜欢,或许她并没有做什么坏事,但在同学看来不参加集体活动、不理人、不帮忙就会被看成应该做但没做,结果逐渐放大成不管有意无意的坏事,看起来就像《少年的你》的校园冷暴力。 陈韵如在学校卑怯→遭受冷言欺凌→不敢吭声、独自承受→自我封闭→陈韵如在学校更加自卑怯懦,形成一个负面循环,从此陷入一个世界阴暗的闭环。
同样地,回到家里,继续承受着相似的冷暴力,陈韵如的内心剩下的,是对这个世界绝望,人生就像是一场噩梦。生活总是有不如意的地方,在学生时代的我们,都有我们现在会觉得很逗很羞耻的事情,曾经也会傻傻地觉得那时候的生活和感受就是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这个世界的全部,但其实这个世界还可以更大,更不讲人情味、更不公平、更阴暗残酷,瞎跑到社会后,享受一番社会的毒打,你的世界就会变得不一样了, 反复颠覆自己的世界观,实质上就是一种成长。
从黄雨萱掌控陈韵如身体之后,原本黑白的画风加了个多彩滤镜,面对冷嘲热讽发出各种反击,各种怼,不仅占用了陈的身体,也拥有了陈想要的一切,个性鲜明的黄是个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价值存在,看起来就像自己原本作为独生女儿,突然不知哪天父亲那里跑来个私生子,父亲特别宠溺儿子,而自己被冷落,甚至忽略了自己的存在。
可以看到陈在黄来之后,所享受到的待遇,跟黄来之前,近乎完全相反,无论资源、人脉还是金钱都得到了改善(可能有人问哪里有钱,金钱可以找弟弟借嘛,狗头)。
以自我为中心的陈韵如也只是个小女生,有校草李子维疯狂追求关心,世界突然填满了色彩,贪婪和自私是人的本性,陈觉得只要继续扮演黄就能拥有黄带来的一切,虽然陈是个敏感的女孩,但她毕竟还只是个懵懂的小女生,即使是专业的演员,也并不可能对黄的全部面貌了如指掌并且完美演绎,所以很快就被李子维揭穿,陈原本还想挣扎一下,但在证据面前一切都是徒劳的,出于对黄雨萱的嫉恨,抱着得不到也不让你得到的心态,说黄雨萱也是自己扮演的,但灵魂个性鲜明这东西很魔幻,骗不了李子维的。
原本对于有同情心和同理心的人来说,陈韵如是需要关爱的人,是需要有人带她走出来,帮助她走出难以释怀的一关,告诉她对这个现实世界存在误解。但经过这起“假装黄雨萱事件”后,陈韵如的阴暗面释放了出来,除了暖男莫俊杰,没人愿意再相信、同情她。
很多孤独的人之所以宁愿孤独也不找亲人朋友倾诉开怀,是因为没有那个能够理解自己的人 ,陈韵如性格孤僻怯懦,遭受四面八方的人唾弃指责,没人倾诉释怀,越想越顾虑,越顾虑越害怕,面对困难只能哑忍,忍不下去了就去逃避,再加上陈韵如思想极端,逃避进而转化成自杀。
人能活在这个世界就肯定有自己存在的位置,一味地受他人的舆论影响,那不叫活着,那只能叫存在,人活着要为自己而活。闭上眼睛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你想要的是幸福和快乐,其实一个人也可以幸福和快乐。
不请自来
其实对于陈韵如,思想上是带着一丝理解,一丝同情的,甚至也很羡慕她独特的“青春疼痛”的文字。能理解这样的家庭环境,父亲一直缺席,妈妈做着并不是那么体面的工作,弟弟别扭的关心方式,在那个成长的年纪,确实会导致思维的“走偏”,27岁的黄雨萱能很好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也能理解和看出别人的关心和爱,也是基于黄的家庭背景以及27年的成长阅历,所以单纯拿陈和黄对比,亦或者用我们看剧的人和陈做对比,都略失公平。
很多人说自己身上多少有陈的影子,不可否认,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也曾有过怯懦、卑微、觉得不被需要等等消极的情绪或者想法,但我们大多数人还没有陈严重,可以看出,她不简单是抑郁情绪,而是抑郁症了, 他的痛苦,他的挣扎,甚至他的拼命,我都能理解,我看25集的时候,看到陈最后的哭诉,也是跟着痛苦的哭泣
我身边也有过一个类似陈的一个朋友,我也曾各种劝导,就像那些错误示范一样,没有起到好的作用,自己也是被影响的心情很沉重,我能理解,但现实生活中,可能真的会害怕和这样阴郁的相处,毕竟没有那么强大的内心,也没有很好地方法。如同想见你给我们的答案也是,最终拯救陈的还得是她自己,不再有那么多期待,改变看待事物的眼光才可以,现实中很多人也有和陈韵如一样的抑郁倾向或情绪,但没有发展成抑郁症,或者说没有发展到那么厉害,也是我们心中另个自己拯救了自己,随着时间、环境的变化,另个自己拯救了自己
现实中,抑郁症的人们需要的或许只是安心的陪伴和专业的治疗
PS:我也真的很爱陈韵如,但就是自己内心没有那么强大,所以轻拍啊~
在黄雨萱没穿过来之前,和很多很多高中生是一样的性格。
会爱面子,会渴望得到家人的认同,会渴望得到同学的认同。但是因为害怕和自卑,小心翼翼的维持着自己的领地,迟迟不敢迈出第一步。
在黄雨萱穿越过来之后,就黑化了。也不能称之为黑化,就是普普通通的由嫉妒和不甘引发的心理扭曲。
陈韵如缺少的不是普通的爱,缺少的是可以被大声讲出来的爱。
陈韵如不缺少春风细雨的爱,她缺少的是烈日是骄阳。是有人坚定的对她说你很好我喜欢你我非常非常喜欢你。
妈妈弟弟对她的爱她看不见,莫俊杰和舅舅的爱太温柔,李子维对她的爱又不是她想要的爱。
假设有人对陈韵如说“妈的老子就是喜欢你,老子就是喜欢你安安静静孤僻的样子,老子不喜欢黄雨萱不喜欢其他人就是喜欢你只喜欢你。管特么谁讨厌你,老子喜欢你就够了。谁骂你我就帮你骂回去,骂不回去帮你打回去。谁特么惹了老子心爱的人老子跟谁拼命”,陈韵如会不会变好。
我jio得应该会。
(只是假设只是假设哈)
标签:陈韵,想见,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