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是全球的“肺癌关注月”,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统计,肺癌每年新发病例约70.5万,死亡50余万例,发病率和死亡例数均居各类恶性肿瘤首位。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市肿瘤医院副院长王长利教授介绍,在过去的这些年中,大约每15年,我国肺癌患者人数就会增加近一倍。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预计到2025年,我国肺癌患者将达到100万,成为世界上第一肺癌大国。
八成以上肺癌患者是烟民
王长利教授指出,导致肺癌发病率、死亡率逐年上升的原因,主要受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其中吸烟人群扩大、二手烟危害严重是最为突出的原因。
吸烟是已被公认的引起肺癌的首位高危因素,80%以上的肺癌被认为是由于长期主动吸烟或被动吸入“二手烟”所致。有数据表明,吸烟人群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20倍,其中男性吸烟者患肺癌的几率是不吸烟者的23倍,女性则是13倍。
“二手烟”人群罹患肺癌的风险较其他人群上升20%—30%,不吸烟女性因丈夫吸烟而患肺癌的危险将增加30%。在医学上衡量烟民吸烟量时,一般把每天吸烟的支数乘以吸烟的年数称之为“吸烟系数”,“吸烟系数”大于400的烟民被列为肺癌的高危人群,也就是说如果每天吸烟20支,吸烟达到20年则为肺癌的高危人群。
“开始吸烟年龄越早,吸烟年数越长,吸烟量越大,患肺癌的危险性也越大。”王长利教授介绍,吸烟20年以上的人群、20岁以下就开始吸烟的人群、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人群,都属于肺癌的高危人群。
除吸烟外,环境中的污染,如大气污染、粉尘污染、室内装修和烹调油烟造成的居住环境的空气污染等,也是诱发肺癌的重要因素。
此外,一些肺部慢性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等,发生肺癌的几率也高于其他人群。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雾霾天气或粉尘环境中,通过佩戴口罩、减少开窗、使用空气净化器等手段,可以有效预防部分呼吸系统疾病,但是对肺癌而言收效甚微。戒烟和定期筛查才是已知的有效的肺癌防治手段。
在临床中发现,不吸烟的肺癌患者在治疗上的效果要明显好于吸烟者。坚持戒烟10年以上,患肺癌的危险性比继续吸烟者降低一半。
早诊早治提高生存率
肺癌之所以难治,主要是因为发现得晚,大约70%—80%诊断时即处于进展期,无手术机会。
如果能够早期发现,经过规范化的外科治疗和综合治疗,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50%以上,其中早期的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80%—90%。
“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误诊、漏诊,只有当肿瘤比较大,对周围组织的侵犯较多或出现远隔脏器转移时,才会有较为明显的症状。而肺癌所致的咳嗽、咳痰等症状又与一般呼吸道疾病的症状相似,容易被人们忽视。”
王教授介绍,15年前,在天津市肿瘤医院治疗的肺癌患者中,有一半以上发现时就已是三期,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最佳时机,5年生存率不足20%。而现在随着诊疗技术水平和人们防癌意识的提高,早期肺癌的发现率也有了较大提升。以天津市肿瘤医院为例,该院肺癌手术例数已经从十多年前的300余例上升到去年的2000余例,增长了六倍多。
这当中近70%都是一期患者,70%—80%的早期患者都是通过定期查体发现的。
在目前较为常见的肺癌筛查及诊断方式中,x线胸片用于检查早期肺癌漏诊率较高,对肺癌生存改善有限,而低剂量螺旋ct检查结合了肺部ct与x线胸片的优点,清晰度高,射线剂量相对较小,可以发现位于解剖学死角或胸片检查中因组织结构重叠等原因造成的病灶遗漏,明显提高了肺内小结节病变的检出能力,甚至能够发现小至3毫米的微小结节,对早期发现肺癌具有重大意义。
对直径小于1厘米的小肺癌,低剂量螺旋ct的检出率可达到80%以上。
王长利教授建议,40岁以上、长期吸烟、有肿瘤家族史、有职业暴露史等高危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肺癌筛查。
对于健康人群,也应做到尽早戒烟控烟、拒绝被动吸烟、重视并积极治疗肺部慢性疾病、远离室内外空气污染,争取从病因上预防肺癌。
标签:早诊,生存率,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