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之问问>生活百科>贺知章久居京城,晚年回乡,为何说自己“乡音无改”?

贺知章久居京城,晚年回乡,为何说自己“乡音无改”?

2023-07-30 02:46:44 编辑:join 浏览量:594

贺知章久居京城,晚年回乡,为何说自己“乡音无改”?

我曾经见过一个留言,印象很深,大概意思是这样的:读古诗,不能仔细推敲,现代人写的古诗,如果仔细推敲全是漏洞;而古人写的诗,如果仔细推敲,之前的认识全要颠覆。

我觉得前半句不靠谱,其实现代人也有不少好诗,只是缺少发现好诗的眼睛。 但后半句我觉得还是有几分道理,结合自己读诗的经验,如果仔细推敲,有时候真的会发现别有洞天。

比如贺知章的这首《回乡偶书》(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纪念贺知章的贺秘监祠

这首诗妇孺皆知,而且意思很简单:诗人久客他乡,晚年辞官回家,乡音未改,却无人相识,充满了物是人非的伤感。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推敲,就会发现问题: 自己已经白发,这很容易知道,但是诗人又如何能知道自己“乡音无改”呢?

这不符合常理。

不知道您有没有这种体会,因为我常年在外地,基本都是说普通话,如果刚回老家前两天,方言就会说得很别扭,这一点我自己就能很容易察觉到;但是如果再多待两天,就能很快适应,自己就很难察觉到与其他人说话的差别了。

只有在乡音变化很大的情况下,自己才能察觉;如果只有轻微的口音变化,我认为是很难察觉的, 贺知章如何敢断定自己的乡音没有变化呢?这是其一。

贺秘监祠

其二,一个人回到老家,如果乡音没有明显变化,他怎么会关心自己的口音呢? 这也不符合常理。

其三,后一句的“儿童相见不相识”也有问题, 如果真的无人相识,诗人为什么要特别点明“儿童”呢?言外之意好像是在说,只有儿童不相识,但是成年人或者说乡里的老人还是相识的。那么有没有可能是乡里的老人告诉诗人“乡音无改”的呢?

其四,“相见”两个字,也感觉不太正常。 相见,是彼此会面的意思,这不太像是在路上偶然遇见,更像是相约会面。

那么贺知章有没有可能和儿童相约会面呢?当然不可能,诗人和儿童都不认识,怎么相约?但是诗人可以和儿童的爷爷相约啊,爷爷带着孙子,这就很正常了。

那么, 贺知章回到乡里,有没有可能和乡亲提前相约呢?我觉得是有可能的,而且可能性比较大。 当然,未必是贺知章主动通知了乡亲。

鉴湖

这要联系贺知章的离职背景来判断。我们知道,贺知章离职之前,官职比较高,公元738年,改任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 秘书监 ,从三品,因此被人称为“贺监”。如果您看过《长安十二时辰》,应该对其中的“何监”有印象,他的原型就是贺知章,可见他在当时朝廷中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此外,贺知章离开京城时,唐玄宗为他写诗,皇太子率百官为他饯行,可见他的身份很不一般。

更重要的是,贺知章离职前,曾上疏唐玄宗,“舍本乡家宅为道观,求周宫湖数顷为放生池”,唐玄宗诏令准许,并赐 鉴湖 一曲。唐玄宗把鉴湖赐给贺知章,这个诏令肯定要下给地方官员,从这里就可以推断出: 地方官员是提前知道贺知章要回到乡里的。

鉴湖

这就很清楚了,贺知章是朝廷三品大员,皇帝和太子都如此尊敬他,您说,地方官员如果得知贺知章要返乡,会不会隆重接待他?这一点毫无疑问,敲锣打鼓、放鞭炮这是少不了的,甚至还会一路送他到乡里。 所以乡亲们提前准备好迎接贺知章,我觉得这是合情合理的。

我们再来读这首诗,应该这样理解:我小时候就离开了家乡,老了之后才又回来,乡亲们站在乡口热情地迎接,他们对我说“您的口音没变,只是头发白了”;跟随他们的儿童见了我,却又不认识,笑着问我“你是从哪里来的客人啊”?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能确定,诗人之所以知道自己“乡音无改”,其实是乡亲们亲口告诉诗人的。还原了整个场景,我们就能读出更丰富的感情:这首诗不仅表达出了诗人对家乡物是人非的伤感,而且他还感受到了乡亲们的热情和亲切。

您看,这就是我们通过仔细推敲读出的不一样的内容,是不是很有意思?

您认可我的观点吗?

欢迎留言讨论哦。

#唐诗#

站在诗人的角度来读诗,我是沉于古诗,欢迎关注我,我每天都会为您解读一首古诗。

标签:无改,贺知章,乡音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之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zhwenwen.com/life/189256.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