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之问问>生活百科>防治碘缺乏病

防治碘缺乏病

2023-07-28 00:38:42 编辑:join 浏览量:610

防治碘缺乏病

1防治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是人体缺碘后产生一系列生理改变,产生一系列病态的总称。它的主要表现和危害如下:

1.缺碘导致智力低下、呆傻、白痴等智力残疾。

2.缺碘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

3.严重缺碘可导致地方性克汀病,这主要是由于胎儿期及婴儿期严重缺碘,病人呆傻、矮小、聋哑、瘫痪呈现特殊丑陋面容。

4.孕妇缺碘可导致早产、流产、死产、先天畸形儿、先天聋哑儿等。

5.缺碘严重时,虽未出现典型的克汀病的症状,但仍有智力低下或发育滞后,即所谓的亚克汀病。

6.碘缺乏病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是严重而多方面的,对社会尤其是对人口素质及经济发展的有害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实际上碘缺乏病对人类危害是全球性的。

2碘缺乏病有什么特征

1.地方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可分为3型:神经型,黏液性水肿型,混合型,大多数患儿表现为混合型。

(1)神经型:智力呈中度及重度减退,甲状腺轻度肿大,身高可正常,表情淡漠,聋哑,多有精神缺陷,眼多斜视,痉挛或瘫痪,膝关节屈曲,膝反射亢进,可出现病理反射,甲状腺功能正常或轻度低下。

(2)黏液性水肿型:轻度智力低下,有的能说话,侏儒状态明显,生长发育和性发育落后,有甲状腺肿大和严重的甲状腺功能低下表现,有典型的面容,便秘及黏液性水肿较突出,某些病人呈家族性发病。

(3)混合型:其临床表现两者均有,两种类型地方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表现的比较。

2.亚临床患者

(1)类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除了明显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地方性甲状腺肿外,还存在着许多亚临床患者,De Quarrain与Wegelin首先用类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来描述亚临床患者,并做如下规定:如有可疑甲状腺功能低下,可疑智力低下或两者均有,只要有其中一项,则考虑为类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2)亚临床体格发育落后综合征:主要是身高和体重低于正常儿童,某些生理检查指标如握力,肺活量和血压等也偏低,少数人还有轻度骨骺发育落后,性发育落后一般不明显。

3.甲状腺肿

根据甲状腺肿中是否有结节,分为以下3型:

(1)弥漫型:甲状腺均匀增大,摸不到结节。

(2)结节型:在甲状腺上摸到一个或几个结节。

(3)混合型:在弥漫肿大的甲状腺上,摸到一个或几个结节。

如果甲状腺肿大得比较严重,就有可能引发咳嗽及呼吸不畅等现象,也会导致难以下咽、声音沙哑等症状。严重的头、颈部及上肢静脉血液回流不畅,脸部就会发紫,出现水肿。所以如有以上特征的患者需及时治疗。

3碘缺乏病的误区有哪些是需要注意的

我们的生活中会有很多的疾病,我们对于这些这些疾病存在着很多的误区。对于碘缺乏这种疾病是不是很多的人都知道呢?那么我们就不多介绍碘缺乏了,今天主要是为大家介绍一下碘缺乏的误区。通过这些误区让大家更加的健康。

碘缺乏病主要会造成儿童智力发育和生长发育损害,孕妇缺碘可出现胎儿缺碘、早产和先天畸形等,所以,世界上已经100多个国家在食盐中加碘防治碘缺乏病,至今已经有八十年的历史,我国从1995年开始普及碘盐,已有12年的经验。

但人们对食用碘盐仍存在许多误区。

误区一:食用海盐不缺碘

海盐是用海水晒制而成,但其含碘量甚微。

经测定,每公斤海盐只含一百至几百微克碘。

如果按成人每天基本需要150微克碘计算,以成人每天吃6克盐计,每天可从海盐中摄入的碘只有0.6-3微克,远远不能满足人体对碘的需要。

误区二:常吃海鲜不补碘

海鲜是指鱼、虾、蟹、贝等海产品,海产食品比陆产食品含碘丰富,但同样不能说明多吃海鲜就不用补碘。

我国《食物成分表》显示,每1000克海鱼约含碘 200微克,每天至少要吃750克的海鱼才能保证人体正常需碘量(150微克)。

但这样的食量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完全做不到的,所以认为有时吃海鲜不缺碘也是不对的。

误区三:长期食用碘盐会得甲亢

自从全民食盐加碘后,有一些临床医生发现医院里甲亢的病人多了。针对这一问题,广东省卫生部门在2002-2005年在湛江的吴川市黄坡镇和徐闻县迈陈镇进行了调查。

结果发现,在轻度碘缺乏地区实行全民加碘后,的确出现了碘致甲亢的副作用。

补碘后,出现了甲亢发病率快速增加,尤其在食用碘盐的第4年出现了高峰期,但第8年后甲亢的发病率降到食盐加碘前的水平。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1)碘致甲亢,由于人体长期缺碘,碘摄入量突然增加,甲状腺组织一时不能适应,出现了“一过性甲亢”,其他国家也出现类似情况。

(2)补碘量提升过快、过多,通常会使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加重或诱发。

但碘致甲亢不会发生在碘持续充足的地区,在原本碘营养正常和甲状腺正常的人群中,食用碘盐一般不会造成碘性甲亢。

4碘缺乏会引起哪些疾病

碘缺乏病是世界性地方病,全球有110个国家共16亿人生活在缺碘地区,每年因缺碘造成死胎3万,新生儿智力和身体发育障碍12万,地方性甲状腺肿 5.66亿,克汀病人600万以上,脑功能受损病人高达3亿人。

我国是碘缺乏危害十分严重的国家,特别是对新婚育龄妇女、孕妇、婴幼儿的危害更为突出。

为此,我国卫生部确定每年5月15日为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1994年5月15日为第1届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

碘缺乏病虽然危害严重,但是可以通过全民食用碘盐这一简单、安全、有效和经济的补碘措施来预防。

2009年5月15日第16届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宣传主题:全社会共同努力,持续消除碘缺乏病。

怎样判断我们体内是否缺碘

判断我们的体内是否缺碘,可在医院通过体检尿液中的碘或观察有无甲状腺肿大来确定。

1.看甲状腺肿:儿童体内碘缺乏持续3-4个月之后,甲状腺就会出现明显的肿大,表现出“粗脖根”或“大脖子”。

2.验尿:我们每天从尿中排出的碘能反映身体内碘的水平。吃的碘多,尿中的碘就多,吃的碘少,尿中的碘就少。所以尿碘是判断我们吃碘多少的最敏感指标。

如果多次验尿发现尿碘不足,就应该及时就医,否则,时间长了,有可能患碘缺乏病,给身体造成伤害。

儿童生长发育迅速,需碘量多,因此儿童是碘缺乏最敏感的人群。

我国将8-10岁的学龄儿童定为碘缺乏病监测的主要目标人群,通过定期检查这些儿童的甲状腺肿大情况,以及他们尿中含碘多少,就可以判断该地人群碘缺乏情况。

5为了消除碘缺乏病的做法

在防治碘缺乏病的措施中,补碘是最有效、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补碘的方法很多,各国采取的措施也不尽相同,包括碘盐的使用,碘油剂的注射,口服碘油丸,碘强化食品(牛奶、面包、油以及鱼子酱等调味品),饮用水补碘等。但全球普遍推广使用的是碘盐和碘油剂的使用,碘油剂主要针对重点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学龄期儿童。在世界范围内,在预防和控制碘缺乏病及其严重并发症中,食盐加碘是唯一可靠且取得了巨大成就的方法。自20世纪20年代首先在美国和瑞士,继而被新西兰引进以来,被证明是一种成功的方法。

口服碘油丸和注射碘剂是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防治“碘缺乏病”的重要措施。碘油注射预防“碘缺乏病”始于 1971-1972年,当时巴布亚新几内亚居住在高原村庄的2万人口接受了碘油注射,结果婴幼儿死亡率降低,实践同时证明,妊娠前注射碘油可以防止克汀病的发生。目前这一措施在亚洲和非洲也得到证实。碘油注射适合于碘盐供给困难的边远或孤立的山区。另外对于特殊人群如育龄妇女、孕妇、哺乳期妇女、生长发育期的婴幼儿和学龄期儿童也可采取口服碘油丸和注射碘油的方法补碘。

以上就是消除碘缺乏病的做法。

大家还是要保证自己体内各项维生素指标的平衡,如果发现自己有碘缺乏病的症状应该及时就医,如果发现身边的人碘缺乏病的症状应提醒其前往医院就医。

标签:碘缺乏病,防治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之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zhwenwen.com/life/184859.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