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1:Razer Blade 15来源于什么值得买·体验家计划,作者获得短期的使用权,并发布使用体验
注2:所以在2018年,售价两万元的笔记本电脑应该是什么样子?
——————————————————————————————————
王二狗生来不凡。
据说十里八乡最有牌面的几位烫头师傅为了抢着给他的头开光,打破了头。年纪轻轻的他就挣脱了发型的桎梏。那气质、那气场,连村里的土狗都不敢直视他的眼神。
凭借开的一手好挂,以及出门必拜祖师卢员外,王二狗快速在网吧建立起自己的声望。二狗以为这种不凡会去持续下去,直到某天下午,一个背着电竞包的小胖子踏进网吧,坐在二狗的身边。
“你也玩PUBG?”二狗故作轻蔑地一笑,想着自己挂昨天才续的费,“要我带你吃鸡么?”
小胖子无视了二狗的招呼,自顾自打开背包,从他掏出一把带三叉蛇LOGO的键盘那一刻,二狗就知道今天遇到传SSR级别的大佬了。
小胖子刘海中分,憨厚的面相掩盖不了眼神的桀骜。他并不急着开机,而是继续往外掏:雷蛇耳机、耳机支架、雷蛇麦克风、雷蛇鼠标、鼠标垫、还掏出雷蛇笔记本来压泡面!整个过程像凑齐神器准备仪式弑神的仪式。
在开机的那一刹那,整个网吧都惊动了。
绚烂的光芒直冲霄汉,一个在角落玩大菠萝3的小哥瞠目结舌地看着那道五人合抱不了的粗壮的绿光,喃喃道:“我穿越了?掉绿色套装了?”
坐得最近同时受到刺激也最深的还是王二狗。小胖子沐浴在神光内像个天神,坐在旁边的二狗像一串伟大颂歌角落的标点符号。所有人都沉溺在这串光柱中无法自拔,今夜注定无人安然入眠。
回到家后王二狗跪在他爹面前说要改过自新,只求狗爹满足他一个要求。
狗爹眼看二狗就要浪子回头,顿时泪如雨下:“二狗啊,你就是要而月亮我也给你摘来。”
“我要雷蛇RGB套装,还要带笔记本的那种。”二狗羞涩地说,
“啥?” 狗爹以为自己听错了。
“我要雷蛇RGB套装”二狗鼓起勇气说。
“啥条件啊,家里有矿啊?”
——————————————————————————————————————————————————
写这篇文章的期间我在想:到底什么样的笔记本是可以在高端市场上立足。
光靠硬件的堆砌明显不够,后来我明白最核心的东西还是品牌的调性。这也正是为什么那么多传统大厂纷纷做高端副牌的原因:摆脱陈旧的印象(有兴趣的可以梳理一下高端游戏本的背后都是那些老品牌)。
但与此相对的,RAZER不需要推出副牌,因为RAZER五个字母本身就满足了我们对一个充满激情的品牌所有的期待。
因为破晓喜欢玩外设的原因,可以接触到很多蛇粉,其中出挑的就会选购RAZER Blade 。RAZER Blade的用户在我眼里,就两个词:独特。个性。
当一个用户选择其它品牌的笔记本电脑时,选择的动力有不少是源于别人的推荐。
可能是因为村口王大爷用这个品牌的电脑学会了网购化肥;可能是因为久未谋面的表哥用它打上了钻石;可能是因为数码广场的导购“哥哥哥”喊得特别热情。用户通过其它的人“帮助”、“指导”下选购了一款笔记本电脑。这对于很多品牌而言是常态。
但雷蛇RAZER Blade除外。
RAZER Blade的用户普遍有一个#有趣的共同点#。
那就是 #主动选择Blade#。
询问了不少Blade的用户,他们坦言:安利什么的,都是自己给自己做的好吧。
当这种独特的印象投射到Blade15上,却变得出乎意料的规矩。
对于RAZER(雷蛇)我们可能有会有各种先入为主的印象,从经久不衰畅销至今的炼狱蝰蛇、黑寡妇,到目前风头正劲的锐蝮蛇。
雷蛇用蛇类给鼠标命名,用蜘蛛给键盘命名,落实到具体产品上也多有这些生物的仿生曲线设计。
直到Blade灵刃(直译为刀刃或剑),终于成为了完整意义上的武器,带给我们的就是下边这款既薄又方正的Blade15。
Blade 15砍掉了2017版LOGO旁边的两条竖线,四边也设计得棱角分明,不再如前作般带有明显的弧度。
修改一下川端康成的句子:“冷硬得像是放在漆黑玄武岩上的刀。”
这就是我的对Blade 15的第一印象。它简单、清晰,带着Blade前作从未有过的棱角分明的特质。
▼当我们把一样东西移情再物化后会有神奇的感受,假设Blade 灵刃是雷蛇为玩家打造的武器,那么打开屏幕的瞬间,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剑刃从鞘中一寸寸拔出?如果是的话,岂不是会有. . . . . .
▼有寒芒。
《龙族》中路明非拔出青铜与火之王锻造的专门用于杀戮其它龙王的道具“七宗罪”时,也强调过光芒对于冷兵器的意义,就如同人所追求的权与力的体现。
在我们对冷兵器的定义中,锋芒或者其它形式的光是衬托它锋利或者锻打到位的标志之一。
Blade 15的A面在特定的角度角度下会对光线有不错的散射的效果。相比于接近镜面,黑色在常规概念中是吸光的,但Blade15的涂层形成的色散很漂亮,所呈现的效果非常细腻。
如果面对实物,我相信很多人会喜欢这个色彩。
没错,就是五彩斑斓的黑色。
▼当Blade 15合上,并静静地躺在桌面上时,1.68cm的厚度让你很难联想到这是一款高性能笔记本电脑。
i7 8750H+NVIDIA GeForce GTX 1060 MaxQ+16GB双通道内存,通过高精度铝合金加工工艺,压缩在这样一款笔记本里。
从配置看它确实是配得上“武器”的称谓,从1.68cm的厚度看,我们难免重新回忆起“Blade”的意思,“刀/刃”,本身是薄而锋利,且破坏力很强的武器。
相比其它笔记本产品各类玄学的名称,我想没有什么比Blade更加适合这款笔记本了。
▼Blade 15的A面可极尽简洁,没有用CNC工艺削切出一些线条,也许是考虑到平直的A面更加符合对刃的定义,这也使得Blade 15是目前为止外观最特别的一款——相对于之前的Blade而言。
一以贯之的是雷蛇的LOGO,这枚LOGO对于雷蛇旗下产品的意义无需多言,当一个品牌发展成熟后,它的LOGO会承载此前所未有的内容。
早在雷蛇第一次把三叉蛇LOGO引用到鼠标上时,消费者对于它未必会有遥远的联想。但发展到当下,这枚LOGO的意义早已超出了它本身。就像美队如果不拿盾牌不穿套装,打得再基情澎湃路人甲也不会当他是美队。
而带着雷蛇LOGO的鼠标某天突然双击了,消费者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补上一句:“啧啧。双击蛇。”不然连黑都不知道怎么去黑。
这就是LOGO的力量。
▼打开屏幕,LOGO亮起,关闭屏幕后LOGO自动熄灭。在很多RAZER粉丝眼中,这款LOGO就像Blade 15的心脏
看到一根蜡烛,有人想到蛋糕,也有人想到皮鞭。
看到雷蛇的LOGO,有人认为这就是一个透光塑料件,有人脑海里裂颅而出就是雷蛇的RGB电竞世界。
▼最初能点亮世界的可能只是一抹绿光而已
▼Blade 15的铝合金工艺非常精湛,除了在整体视觉上处给人以理得精细的感觉外,也体现在诸多细节上
▼首先是薄。
Blade 15仅有1.68cm的厚度。
这里用一个对比的案例,2018年6月上市的某款以轻薄为主打的R5 2500U APU笔记本电脑,厚度为1.58cm。
相差6%的厚度,性能却是天差地别。Blade 15采用Intel i7 8750H + NVIDIA GeForce GTX 1060 MaxQ的组合,高性能意味着需更大容量的电池来支撑续航,需要有更大体积的散热模组来及时导出热量,但依旧吧厚度控制在1.68cm。
而后者仅仅为单CPU,没有独显,仅使用核显,也依旧吧轻薄作为宣传。可以想象Blade 15在厚度的追求上到达什么程度。
▼尽管有NVIDIA Max-Q技术的支持,可以更加精细化地释放GPU的性能,做出比前代更加薄的产品。但也足以说明了雷蛇对于轻薄的偏执追求。
之前有品牌为了突出屏占比优势,宣传旗下的某款笔记本将14英寸的屏幕塞进了13英寸的机身中。如果套用到Blade 15,可以说“在轻薄本中强行塞进了一头性能怪兽。”
▼为了达到这种轻薄,难免对接口有所取舍,传统的视频接口(DVI等)肯定全砍。左侧为电源接口、双USB3.1以及3.5mm音频接口。
当然USB接口内部按照惯例被做成了绿色。
▼Thunderbolt3 雷电3 + Mini DisPlayPort 1.4 + HDMI2.0b接口,Blade 15可以满足三屏拓展的需求。
这对于多数笔记本而言是肯定做不到的,强悍的屏幕拓展配置是高端本才有的功能。
▼Blade 15侧面:
▼RAZER Blade 15的外壳工艺做得很精致,每一个倒角都禁得起审视,下文会继续说明。
▼上下盖转轴特写1:
▼上下盖转轴特写2:
B面的金属专门做了镂空来给翻转留出位置:
▼从下图中可以看到RAZER Blade 15的转轴接合处设计,细节打磨得非常不错:
▼合上屏幕后的铝合金外框,表面处理精湛:
▼上下面之间非常平整,严丝合缝,没有凸起的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Blade 15的屏幕,采用了一款144hz刷新率的IPS雾面屏,这对于我而言是已经可以作为生产力工具了。
▼2018年下半年出品的游戏本中,有部分采用了144Hz刷新率的屏幕为核心卖点。但涉及到细节上又有很多不同之处。
144Hz刷新率首先需要建立在笔记本性能足够的前提下,譬如GTX1050Ti无法获得足够高的帧数,那么即使屏幕是144Hz刷新率也无法获得优秀的游戏体验。
其次Blade 15采用的IPS屏,当144Hz刷新率遇到IPS屏,光屏幕的成本就很可观。
至于为什么不上4K屏,我想应该也可以解释了,4K游戏,GTX1060 6GB Max-Q带不动,且144刷新率的4K IPS屏价格还会进一步拔高,不知道会有多少消费者愿意为了跑不动的4K 高刷新屏幕而掏腰包。
目前Blade 15的屏幕配置也只有在真 · 高端笔记本上可以找到。
▼采用雾面屏可以弱化环境的反光,对于使用体验有着直观的提升:
▼Blade 15的屏占比绝对是一大进步,具体进步在哪里,对比前作2017款Blade就一目了然:
▼100% sRGB色域加出厂校色,Blade 15已经可以作为图形生产力工具。使用期间修过不少图片,对于Blade 15的屏幕色彩表示满意。
▼在校色仪测试中,Blade 15的屏幕达到97%的sRGB色域
▼全黑化设计的C面和整体风格保持一致:
▼扬声器位于键盘的两侧
▼从占比来说,Blade 15的触控板属于大号的那一型,触控板的底边距离C面的边缘只有几毫米,更大的空间换来优秀的操控余地。
此外,触控板的手感非常细腻,涂层有明显的类肤质感,但耐用性肯定没问题——因为基材是玻璃。
▼开机键位于右侧音响的上段,长条形的设计并没有出乎我的意料。毕竟圆形按键和灵刃的定义不相适应,在视觉上也会过度吸引目光。
▼Blade 2017款中电源按键键盘区和转轴之间,到了2018款Blade 15。位置移到了右侧扬声器上,也由圆形按钮改为长条形。
▼可能是受限于太薄的机身以及按键本身的面积,没有引入指纹识别模块确实遗憾
而视觉效果中非常明显的转轴,到了Blade 15也被缩减了很多,做到了接近隐形的效果。
▼Blade 15的按键键程适中,回馈有力。本身作为世界性的外设品牌,RAZER对于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手感还是有清晰的认知的,即使做了一些折衷也依旧有不错的表现。
▼RAZER Blade 15扬声器支持杜比全景声音效
▼当然,这依旧是一个付费项目,不过消费者可以体验30天来最终决定是否选购。
▼按照我的建议,相比选购杜比全景声的会员,还是把预算投入到买一副好点的耳机吧
▼对于旗下产品,RAZER提供了新版雷云支持。
在安装RAZER Central后,驱动会自动识别Blade 15,并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设置。
▼当然也是不只是Blade 15,其它新款的RZAER硬件也可以获得支持。
▼RAZER Central这也是雷蛇最新灯效联动的基础,笔记本是组成部分之一。
▼全新的RAZER Central相比此前的雷云2.0界面有了很大的升级。
之前的驱动更像是工程师审美,最浮夸的是登陆一下账户进度条需要转半天,而RAZER Central的交互界面则简单清爽很多,反应也更加。
至少:你可以给自己换头像了是吧。
▼ RAZER Blade 15 & RAZER Central 灯效展示
▼只要你愿意,就可以使用RAZER Central的CHROMA把桌面设计得很梦幻:
▼RAZER Central界面展示:
▼RAZER Central驱动界面截图:
▼Blade 15的键盘为RGB灯光,可以通过驱动来调节或设置联动效果。这次雷蛇驱动的灯光的设置逻辑也有了更新,感兴趣的用户可以下载RAZER Central体验。
不过需要比较新的雷蛇产品才支持RAZER Central,较老的产品需要继续使用老款雷云。
▼我相信Blade 15的用户同时也拥有其它的雷蛇的外设,那么组成一套雷蛇RGB全家桶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破晓特地组的RAZER RGB全家桶了解一下:
▼15.6英寸的IPS屏幕带来优秀的色彩显示效果,在RGB全家桶的加持下,可以享受到沉浸式体验
▼RAZER Central作为总驱动,在接入Blade 15会提示安装相关的专属驱动文件。未来雷蛇的新品都可以在一个驱动上进行调度,相比多数品牌需要在官网上下载很多可能要用到的软件,RAZER Central这一点上给消费者的体验还是很不错的。
▼除了实体键控制外,RAZER Central也可以控制按键的灯光,也可以对电池模式和接入电源下的键盘亮度进行预设
▼驱动提供两种简单有效的性能预设,一为平衡模式,二则是游戏模式
▼两种模式对应不同的风扇策略,右侧则可以对屏幕的刷新率进行设置,分别为60Hz和144Hz,如果追求电池的续航,可以考虑将屏幕刷新率设置为60Hz,如果要追求极致的游戏体验,那么接上电源并把刷新率调节到144Hz是毋庸置疑的。
▼而手动模式下可以进一步调节风扇的转速,拉满之后风噪感人但获得了更强劲的散热效率,适合长时间高负载运载的情况下开启。
▼RAZER Central提供快捷灯效预设,如果要将灯效复杂化,可以进入CHROMA中进行设置
▼闭上Blade 15后,LOGO灯熄灭,它就像一把沉睡的刀
▼RAZER的产品设计语言经常有很多相似之处,将Blade 15和北海巨妖幻彩版随意摆在一起就有不错的搭配效果,这不仅仅是LOGO的关联。
▼Blade 15的C面并没有贴太多贴纸。
事实上我本人是很反感连Windows贴纸都要贴一下的笔记本,尽管每多一个贴纸,品牌方就可以获得一笔收益。而Blade 15的Intel CORE i7 8th贴纸还在我的接受范围内,至少它不是一个单纯的广告。
众所周知第八代酷睿i7 提升的性能非常明显,6核12线程移植到笔记本上也是性能的重大突破。
▼这款Blade 15的配置为i7 8750H(标压6核心)+GTX1060 6GB MAXQ+16GB双通道内存+512GB的SSD,再搭配144Hz刷新率的屏幕,在满载情况下仅靠电池支持不了太久,因此大功率的电源适配器必然是标配。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Blade 15的电源适配器体积不小:
▼这款电电源适配器支持100V-240V的宽幅电压,输入电流为2.5A
输出电流19.5V/10.26A,提供200W的供电,经过我的电流表实测,烤机时Blade 15的满载功耗为170W+,不会像某知名大牌的某款游戏笔记本一样,适配器的供电远低于机器满载功耗,导致测试黑屏的情况,品牌太大,具体我就不说了。
▼下图的连接方式会影响USB设备的接入,出于对线材抗拉扯保护,接头有橡胶加固,弯转会形成硬弯
▼正确的插入方式如下,虽然不如DC接口那样可以任意旋转,但雷蛇的供电口可以正反插也可以解决这部分问题。
▼Blade 15底部外观:
▼Blade 15的底盘设计清爽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其它三个面做得比较考究不至于在D面翻车。
但出乎我意料的是:底盘用于垫高的是两条贯穿底面的橡胶条,而不是我们常见的圆形橡胶垫片。
▼我认为垫片只要能达到效果即可,而Blade 15的两条“纵贯线”确实显得有些多余。
我个人解读为这是对“Blade”概念的一以贯之。这款笔记本给我的感觉就是矩形、整齐,以至于落实到C面的电源键和D面的垫片也采用了长条形的设计。
▼两条橡胶垫条的两端,距离底边边缘较远,在正常放置时不容易被使用者察觉它们的存在:
▼为了减少持握时的割手感,Blade 15不无例外的在底面边缘采用了弧面设计,在正面看这道弧边并不明显。
▼即使转移到各种刁钻的角度,Blade 15也不会把垫脚直接呈现给消费者。
我选取一个侧视图来展现这种“隐藏垫脚”的设计,如果换做正视图,起到的效果还会更加明显。
▼无死角的“隐藏散热垫片”效果
这里也可以看出,Blade 15的厚度比较均匀,多数笔记本的硬件区会有一个坡度递减,Blade 15在保持厚度为1.68cm的前提下,为了塞进硬件/散热模组,所以整机的厚度保持基本一致。
设计上的必然选择在视觉上形成的效果还算不错。
▼Blade 15的转轴正下方就是排气孔,作为一款高性能笔记本,一整套优秀的散热方案是可靠使用的基础,与此配套的出风口面积也足够大。
▼与此相对应的是底盘有两枚进气扇辅助笔记本降温,上文也提到过,满载有170W+的功耗,在相对封闭的空间里对于风扇的要求比较高
▼Blade 15大面积的排热孔
▼排热网栅有两个方向,主排热孔位于D面边缘,少量垂直D面,后者对于散热效能的影响未来会做测试
▼风扇通过配有细密的金属滤网,以及三根铝合金栅格作为保护:
▼其实RAZER将通气孔做成圆形的可以扩大吸气的面积,又或者减少镂空的面积,但为了整体的颜值做成矩形,可以看出来Blade 15对于外观细节的苛求,即使是D面也遵循Blade的设计逻辑。
×
▼对于Blade拆解取药拧开十颗螺丝,孔位为梅花形。
拆装非常容易,没有人为设置的各种卡扣,卸下螺丝后就可以轻松摘取盖板
▼硬件排布非常金币,Blade 15之所以做得上下等厚,底部的那块和机身等长的电池或许能给你答案。这是一款标称续航时间8小时的笔电,就算官方的测试条件只用来上上网,也是很强悍的成绩
另外Blade 15采用了石墨材质的均热板以及隔热板,下图中并没有直接裸露出散热铜管。
▼锂电池 额定容量5200mAh/80Wh
▼Blade 15采用的网卡为Intel® Dual Band Wireless-AC 9260NGW,支持双频,速度最大可达到1.73Gbps, 采用NGFF(M.2)接口,2230规格,同时支持Bluetooth 5.0。
▼因为Blade 15不带网线接口,对于游戏玩家而言,无线网卡的性能比较重要9260 AC也是目前新款的英特尔千兆无线网卡,性能稳定。只要所处的网络环境不那么糟糕,那么它用于打网游还是可以胜任的
▼比较意外的是硬盘采用了512GB的三星PM981
▼三星PM981作为目前OEM款的SSD旗舰,这一点上没有任何缩水的余地,确实是旗舰款。
▼被保护起来的排线,为了维修方便,热风机加热后就可以私下绝缘胶布
▼想把这种厚度的Blade 15温度压制下来,它的散热设计肯定下了功夫,均热板和隔热层一个都没少
▼在RAZER Central中这枚风扇的转速可以设置到4700转甚至更高,在此转速下噪音比较明显。开启自动模式后,多数情况下风扇很安静。
▼上文提及D面有一排小开孔通气网,经过拆解我们可以看到下方是一排金属散热片,应该直接和GPU、CPU相连,风扇吸入的气流给散热片降温时也完成了对GPU/CPU的的排热
▼规整的下盖有隔热层
▼Blade 15有GTX1070版本,价格比GTX1060 6GB版本高¥1500左右,在打开后盖可以看到GPU型号的标识
▼滤网的底面依旧是铝色,而背面则经过黑化处理,经过加工后滤网上也没有可见的瑕疵
首先是GPU性能,英伟达的Max Q技术在不更改GPU流片的基础上,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使GPU的温度获得更好的控制,因此笔记本厂家也有机会把高端独显本的厚度进一步降低。
GPU-Z可以直接识别出Max-Q Design,但在流处理器等方面没有进行阉割。均为完整的GP106核心,位宽保持不变。频率上比桌面版低一些(桌面版独显单卡满载功耗都要170W,等于这款整机的烤机功耗)
▼3D MARK是GPU测试领域最受认同的测试软件之一,严谨的测试环节和可回溯性、可查询性使得它的测试结果非常可靠。如果修改了显卡的某项参数,或者驱动版本存在问题,3D MARK就会显示验证未通过(在线验证)
测试条件为电源模式,RAZER Central中风扇模式为游戏(非手动),如果手动将风扇拉到最高,成绩会更好一些
▼3D MARK硬件测试一览,GPU有HD630和GTX1060 6GB Max-Q,显示的为前者,测试为独显
▼首先进行的是3DMARK压力测试。其中压力测试对于显卡性能有着很强的参考意义。
跑满20条的Fire Strike足以将显卡性能压榨到极限,并且测试显卡的满载稳定性。
▼在默认条件下取得了99%的通过率,理论上超过97%的成绩即被认为是在高负载条件下表现稳定。
如果未能通过,一般情况下主要由于高温降频。或者预设的频率太高,导致运行不稳定。Blade 15能通过测试,和它高效的散热模块有关。
▼烤机过程中,GPU的温度稳定在74℃,CPU稳定在75℃。
根据测温枪显示的数据,在压力测试时,Blade 15 C面的QWER区域温度为39℃,属于可用不烫手的范畴,触控板的温度为36℃,比较正常.主要温度集中在键盘区以上的位置,最高温区域测温枪温度显示为62℃,不过此处人手不会触及。
满载时CPU和GPU的功率是恒定的,导热也是必然。在导热过程中需要将发热部位设计到人所接触不到的位置即可。
▼Sky Diver被用于测试笔记本性能,很多人将更加精练的Sky Diver测试用于取代PC MARK10。
22921,约2.3W的分数比2017年的诸多游戏本要强劲很多,一方面得益于i7 8750H的应用,6核12线程在综合测试还环节确实增加了不少分数,另外也和双通道内存以及PM981的使用有关。
▼Fire Strike 测试,模拟显卡在1080P分辨率下的游戏帧数,测试结果为9548分,其中GPU得分11267分,相比桌面版有略微的性能损失,但考虑到桌面高频版的功耗,Max-Q应用在笔记本明显更加合理。
▼虽然Blade 15的屏幕分辨率为1920×1080,但考虑到转接到高分辨率显示器的可能性,这里加入了Fire Strike Extreme和Fire Strike Utral的测试
在Fire Strike Extreme中,GPU得分为5209,这份分数在照顾到功耗后属于正常值。
▼Blade 15在Fire Strike Utral的测试中略显惨烈,测试游戏中平均12FPS的成绩也很好地反驳了“为什么这款游戏本不是4K屏幕”的问题,因为装了也跑不动。事实上我目前使用单卡GTX1080Ti用于打方舟· 生存进化 2K分辨率时,帧数也就70多帧。
▼上文提及3D MARK测试有可查询性的特点,这里破晓也提供查询链接:
Fire Strike测试查询链接1
Fire Strike测试查询链接2
压力测试结果查询链接
游戏测试采用自带Bench Mark的《《古墓丽影·崛起》,这款游戏的测试结果比游戏加加的显示结果要更加可靠。
▼测试图形效果:预设·高
开启DX12,分辨率1920×1080
▼Blade在电池模式下为了照顾到续航,会对性能有所压缩,在电池模式下测试出整体分数为30FPS,刚好属于能玩的级别。
▼在供电模式下,GTX1060 6GB Max-Q展现出了相当不俗的性能,整体帧数83.64,可以畅玩这款游戏
另外我也测试最近热门的《逆水寒》,不愧是连呼吸都要钱的江湖,一般配置的笔记本电脑根本跑不动。
1080P下城内场景只有40帧不到,到了野外帧数有明显提升,也从侧面反映了这款游戏优化还是不到位。
▼Blade 15搭载了i7 8750H标压CPU,6核12线程,TDP为45W,基频2.2GHz。
在之前的3D MARK压力测试中,i7 8750H全程全核睿频至3.89GHz
内存为8GB×2双通道,CL19 2666MHz
通过AIDA64 Cache & Memory Benchmark的测试,成绩属于中上水平
在电池模式下(电脑会适度降频来省电),i7 8750H的全核成绩弱于桌面版的i7 7700K 4.2GHz 23%,得益于这次牙膏厂的觉悟,电池模式下的性能对于以前的笔电而言确实有了惊人的进步。
▼供电模式下,多线程分数实现反超,从落后23%,变为领先23%。
▼依旧是电池模式,单核成绩弱于桌面版i5 7600K,但多线程分数还能反超
▼i7 8750H的超线程分数略强于桌面版的R5 1600X,并在单核性能上领先,可以说对于笔记本而言i7 8750H的性能绝对够用,且未来高端本没必要再去考虑i7 7700HQ了。
1.个人认为Blade 15是雷蛇Blade的飞跃之作,此前的Blade 外形并不能打动我,但Blade 15的简洁干练的造型相信会符合更多人对Blade 系列的期待。
2.搭载144刷新率的IPS屏,100%sRGB色域,85%的屏占比,这也是Blade 15的另一大升级,它可以是兼具外观美学的生产力工具,而不仅仅是娱乐的载体。
3.i7 8750H提供了强劲的计算性能,而MAX-Q技术的应用让这款笔记本的厚度做到了1.68cm,兼具了性能和便携性后Blade 15还能在温度上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在高端本中能做到的确实不多。
4.强大的生态群,得益于RAZER的诸多外设加成,一整套设备结合RAZER Central可以做到优秀的使用体验。
5.综合体验下来这是一款很难挑出问题的产品,真要说缺点,当然还是价格上的,高端游戏本的入手门槛都不低。
感谢阅读,科科。
最后,我心目中的雷蛇全家桶应该是下图
:
标签:雷蛇,笔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