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1.耳内涨满感:正常状态下中耳腔呈轻微负压,这是由于中耳腔对氮的吸收率高,咽鼓管开放时空气会被动地进入中耳腔。咽鼓管异常开放症中耳压则是大气压,耳部感觉类似于咽鼓管阻塞时中耳腔负压增大引起的耳部闷塞感,这可能是由于鼓膜或鼓膜张肌腱上的感受器受到了刺激。患者常因此症状被误诊为咽鼓管阻塞。2.自听增强:指患者在呼吸和说话时感到耳内发生很响的共鸣,发“/m/、/n/”时尤甚,表示声波直接由开放的咽鼓管进入中耳腔,为本症最常见的症状。患者将其描述为与呼吸同步的耳内轰鸣声或感觉在空桶中谈话以及吃饭时咀嚼的声音过强。严重者听不清自己讲什么,影响正常交流。3.低调性耳鸣:因呼吸的空气很自由地从开放的咽鼓管进入中耳,患者感觉耳内有持续或间歇性的“劈啪”声,且与呼吸节律相一致。4.耳痛:可为自发性疼痛、擤鼻时耳痛或听外界声音时有耳痛或震动感。5.症状随患者的体位改变而变动:直立时静脉压降低,症状重,仰卧或身体前倾、头位于两膝中间时,咽鼓管周的淋巴管及微静脉扩张,症状减轻。压迫颈静脉使得淋巴管周静脉淤血也有利于症状减轻。一些患者张口,下颌竭力前伸以关闭咽鼓管。6.急促而猛烈的吸鼻动作可使症状暂时缓解:患者不时地做这种动作,甚至捏住鼻孔作Valsalva法相反的动作,可造成鼻咽部及中耳的负压而促使咽鼓管关闭,减轻症状。7.通常没有听力损失:偶有患者伴混合性聋。客观检查及诊断依据 1.鼓膜检查:鼓膜正常或菲薄,典型者深呼吸时可见鼓膜随呼吸运动而煽动,吸气时向内凹陷,呼气时向外微隆凸,捏鼻闭口鼓气时,鼓膜煽动更为明显。可以用鼓室分析仪定量测定鼓膜移动情况。2.听诊管检查:将听诊管之一端置于患耳外耳道口,另一端置于检查者外耳道口,从听诊管内可听到患者呼吸时耳内的气流声。3.听力学测试:纯音听力图正常,声导抗图呈锯齿状。4.后鼻镜或纤维鼻咽镜检查:正常咽鼓管开口呈裂隙状,仅在发“开”音时才扩大成三角形,咽鼓管异常开放症患者,常看到呈三角形。鼓膜穿孔时,行充气排气试验,咽鼓管异常开放症患者开放压降低。5.咽鼓管声测法:通过橄榄头由患者鼻前庭导入6、7或8KH纯音测试声,麦克风置于耳背,配装尺寸合适的探头并置于同侧外耳道中以接收由同侧咽鼓管传来的声音,麦克风将声音放大,声音通过滤波器时除去背景噪声,最后由水平记录仪将其记录下来。咽鼓管开放时声压水平最大,关闭时声压水平突降,中间值反映咽鼓管部分开放。6.Valsalva吹张咽鼓管阻力测定:健康人直立时咽鼓管阻力为20~40mmHg(1kPa=7.5mmHg),咽鼓管异常开放症的咽鼓管阻力为15mmHg左右。7.24h连续中耳压监测法:通过穿孔的鼓膜24h连续监控中耳压,夜间健康人为正压而咽鼓管异常开放症患者为负压。8.此外还有中耳分析、声反射检查、鼓室导纳曲线峰压点的动态观察及CT检查。治 疗 此症患者很少要求手术治疗,大多数患者症状是短暂的,医师只需对其仔细地解释。临床观察发现,怀孕期间有症状的患者分娩后消失,有的患者需要改善营养状况,鼻咽部瘢痕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松解。除了一般的心理治疗外,积极地关闭咽鼓管有以下几种方法。1.吹粉法:水杨酸粉和硼酸粉按1∶4混合,经咽鼓管导管吹至咽鼓管内及其开口周围。此法治疗易复发,须反复多次吹喷。2.局部涂药法:取细钢丝卷棉子一根,顶端紧卷棉花少许,蘸20%硝酸银或5%~10%三氯醋酸或5%石炭酸等化学腐蚀剂,将咽鼓管导管经鼻腔插入咽鼓管咽口,然后将沾有药液的卷棉子经导管送达咽口,在局部停留20min后退出。此法简单易行,副作用小,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率小。3.咽鼓管口或管腔电凝法:患者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在鼻内镜的引导下,将顶端有透热头的导管插入咽鼓管咽口并深入15
标签:咽鼓管,开放,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