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之问问>生活百科>韦后之乱简介

韦后之乱简介

2023-07-09 03:25:23 编辑:join 浏览量:575

韦后之乱简介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韦后之乱是指中国唐中宗皇后韦氏的专权乱政。

韦氏(?-710年),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

弘道元年(683年)中宗即位,次年,立为皇后。同年,中宗被武则天废黜,迁于房州(今湖北房县),韦氏随行。神龙元年(705年),中宗复位 。每临朝,韦后都要置幔坐在殿上,预闻政事。中宗任用曾为武则天掌文书的昭容(宫中女官)上官婉儿主持撰述诏令,以武三思为相。当时朝中形成一个以韦氏为首的武、韦专政集团。武三思通过韦后及其爱女安乐公主,诬陷并迫害拥戴中宗复位的张柬之、敬暉等功臣。中宗对揭发武、韦丑行的人处以极刑,武三思因而权倾人主 ,作威作福 。

中宗的太子李重俊非韦氏所生,遭到韦后厌恶;安乐公主与其夫武崇训(武三思子)经常侮辱重俊。重俊于神龙三年七月发动部分羽林军 ... 死武三思与武崇训,谋诛韦后、安乐公主,因随从的羽林军倒戈,政变失败,重俊被 ... 。武、韦集团权势依旧不减。

此时内地水旱为灾,户口逃散,民不聊生。中宗却与韦后恣意淫乐,不理朝政,还处死上书告发韦氏乱政的人。据说,景龙四年(710年)韦氏惧怕恐其丑行暴露,安乐公主想要韦氏临朝,自为皇太女,遂合谋毒死中宗。韦后临朝摄政,立李重茂为帝,史称唐少帝。韦后又任用韦氏子弟统领南北衙军队,并欲效法武则天,自居帝位。临淄王李隆基(后来的唐玄宗)与太平公主(武则天女)发动禁军攻入宫城, ... 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及诸韦子弟,迫少帝让位,立相王李旦(李隆基父)为帝,即唐睿宗。韦后之乱,至此结束。

神龙三年(公元七O七年)三月,自京师至山东发生瘟疫,百姓死亡不计其数。这年夏天,山东、河北二十多州又发生旱灾,饿死、病死的总计数千人。但是,对这一切,中宗和韦后并不放在心上。韦后会对中宗说:“十多年的苦难我们已经受够了,现在就要过自由自在的天子生活了。”在韦后怂恿下,中宗即位当年的十一月,他们就一起到洛阳城南门楼观看了泼寒胡战。当时天气严寒,北风凛冽,北方胡人裸身挥水,舞蹈自如。中宗和韦后身穿轻裘,从早到晚,不知疲倦。神龙三年二月,中宗、韦后又和近臣们一起登上玄武门,观看宫女聚会饮酒。韦后还觉得不开心,又请求中宗命宫女左右分队,互相殴斗,以决胜负。

他们还派遣宫女开办集市,令百官公卿扮做商人前往交易,因买卖不公,大臣和宫女们互相辱 ... ,言词卑猥。中宗和韦后看了以后却哈哈大笑。神龙四年(公元七0八年)正月元宵节期间,中宗和韦后脱去龙凤袍,换上百姓装,带领大臣们夹杂在长安市民中间,在化度寺门前的大街上观赏花灯。这一夜,中宗还依照韦后意见,放出几千名宫女看灯,结果一半以上的宫女都跑掉了。二月,中宗、韦后和各位公主又来到金城(今陕西兴平),在梨园球场观看了拔河比赛。三月,他们游宴桃花园;四月,又游赏樱桃园,还到了隆庆池,结彩张灯,泛舟戏乐。中宗和韦后真正尝到了当大子的快活。中宗和韦后的戏游以及中宗处处依顺韦后,使朝政更加 ... 。中宗第二次即位不久,就应韦后之请,追封韦后的父亲韦玄贞为王。对此,大臣贾虚以不合祖宗之法表示反对说:“异姓不王,古来如此。皇上刚刚复位,就大封后族,会失信于天下的。”原来,按照朝廷规定,只有和皇帝同姓的人才能封王。但是,中宗对贾虚的话根本不听。这时的中宗,只记住了以前他许诺过的话:韦后只要快活,要求什么都可以。

最初,张柬之、崔玄暐等人 ... 张易之、张昌宗之后,铭州(今河北永年)长史薛季昶曾对张柬之等人说:“二张虽然根除,武三思一伙还在,应乘势把他们铲除,国家才会安定。“但是,张柬之没有听从这个意见。武三思聪明伶巧,善于观风使舵。他看到张柬之等人处置了张易之,暂时还没有顾及到他,便通过种种关系,让自己的一儿子武崇训娶了韦后的小女儿安乐公主,也就是裹儿。这样,武三思在朝中的地位更加巩固。武则天在世时,宫中有个叫上官婉儿的女子,因为懂得诗词歌赋,为人又柔顺,很得武则天宠爱。中宗复位以后,上官婉儿继续被信用,并专掌拟定命令。不久。还被拜为昭容(女官名)。武则天在世时,上官婉儿就与武三思关系暧昧。武三思和韦后成了儿女亲家以后,通过上官婉儿中间的串通,武三思和韦后之间的关系也发展到不正常的状况。

这时的韦后完全堕落了。武三思经常入宫和韦后下棋,中宗就站在一旁观看。有时武三思和韦后一起坐在龙床上玩游戏,中宗还站在一旁给出[主意]。朝廷外边的人很快就知道了这些丑事。武三思一两天不进宫,韦后就让中宗前去看望。由于武三思和韦后勾结,中宗又对韦后言听计从,甚至朝中发生的事情,中宗都要找武三思商量。中宗还依照韦后的意见,任命武三思为宰相,以至武三思在朝中的势力,比武则天时期还要显赫得多。

中宗的昏庸,韦后的乱政,武三思的得宠,使朝中大臣张柬之等人非常不安。他们多次劝中宗除掉武三思,削弱武氏权力,加强皇室力量。但是,这时的中宗对他们的话无论如何也听不进去了。在此之前,监察御史(2)崔皎曾向中宗进谏,中宗不但不听,反而把他的话转告给武三思,结果,崔皎不久就被贬谪。武三思知道张柬之等人在设法除掉他。使与亲信、御史周利用、冉祖雍,光禄丞(3)宋之逊,太仆丞(4)李俊。监察御史姚绍之互人商量对策。这五人是武三思的耳目,当时被称为“三思五狗“。”五狗“给武三思出了不少坏主意。随后,武三思又来到宫中和韦后商量,他们策划好以后,轨到中宗面前说张柬之:敬晖、袁恕己、崔玄暐、桓彦范五大臣的坏话。他们攻击说,五大臣是恃功专权,图谋不轨。

昏愦的中宗相信了,便问他们采取什么办法好。韦后和武三思建议中宗封五人为王,采取明升暗降的办法,夺他们手中的实权,中宗同意了。这样,中宗便封桓彦范为扶阳郡王、敬晖为平阳郡王、张柬之为汉阳郡王、崔玄暐为博陵郡王、袁恕己为南阳郡王。同时,还赐给五大臣很多染彩、锦绣、金银、鞍马。五大臣名为优宠。实被夺权。武三思把持了朝政,背后又有韦氏当靠山,更加飞扬跋扈,凡是反对他的人,一律被逐出京师,凡是为他效力的人,全部委以重任。不久,武一思认为时机成熟,就罗列罪名,以五大臣诬陷韦后为由,通过唐中宗颁布诏令。流放五大臣到遥远的边疆。桓彦范被流放到贵州(今广西贵县),遭杖 ... 而死;敬晖被流放到崖州(今海南岛海口东南),被谋害;崔玄暐被放到白川(今西博白县),半道而已;张柬之被流放到襄州(今湖北襄樊)。气愤致死:袁恕已被流放到环州(今广河池东北),被逼至疯,后遭击 ... ,武三思勾结韦后除掉了五大臣。气焰更加嚣张,他曾得意洋洋地对亲信们说:“我不知道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只要和我好的,就全是好人。“一时间,奸佞之徒都被他网罗到身边。

韦后的女儿安乐公主也是个野心极大的人,她一心想做第二个武则天。在韦后纵容下,她跋扈宫中, ... 大臣,无视王法,为所欲为。尤其对大子李重俊更是忌恨。她曾自己写下诏书,把前一部分遮住,让中宗加盖皇帝印,中宗竟笑嘻嘻地答应了她的要求。她还曾以自己是韦后的亲生女,李重俊不是韦氏所生,要求中宗立自己为皇太女,以顶替李重俊皇太子的地位。对上述一切,左仆射魏元忠向中宗表示反对,安乐公主竟说:“元忠是山东傻瓜,他有什么资格议论国家大事。阿武子(宫中对武则天的称呼)还可以做天子,难道天子的女儿就不能当皇帝吗?“不仅如此,安乐公主还向中宗提出,把昆明池(5)作为她自己的私人湖泊,中宗以没有先例为由委婉拒绝。于是安乐公主大怒,她命人挖掘一个定昆池,长达数里, 。安乐公主还派奴仆到民间抢夺女子,充当她府上的奴婢。

有人把这一情况上告到左台侍御史袁从一那里,袁从一秉公执法,逮捕了安乐公主的奴仆。安乐公上竟请中宗下令释放,软弱的中宗也竟然同意,以至袁从一气愤地说:“皇上如此办事,何以冶大下!]“安乐公主一心要当皇太女和女天子,又和武三思等人狼狈为奸,祸国殃民,使大子李重俊感到极大威胁和深深不满。

神龙三年七月十一日,李重俊联合在羽林将军李多祚率领三百名羽林军冲入武三思府中, ... 死了武三思父子及全家。随后,又带兵从肃罩门冲入宫中,想擒 ... 武三思的同伙上官婉儿、安乐公主和韦后。这时,中宗夜宴刚刚结束,忽听右羽林将军刘景仁报告说太子谋反,急忙带领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登上玄武门。由于刘景仁调动了右羽林军,李重俊等寡不敌众,又由于中宗在玄武门上颁布诏书,宣布赦免起事人员,李重俊的一百名羽林军人心动摇,丧失斗志。结果,太子李重俊攻打玄武门失利。左羽林将军李多祚被部下 ... 死,李重俊出逃鄠部县(今陕西卢县)后,也为部下谋害。平定了太子李重俊之乱后,安乐公主和韦后更加肆无忌惮。每当中宗临朝听政,韦后也都要上朝坐在帘子后面训示,景龙元年(公元七0九年)二月,韦后自称她衣箱中裙子上有五色祥云升起,命画工画下图,让文武百官看。

韦后还指使右骁卫将军、知太史事迦叶志忠上表说:“当初,高祖当皇帝前,天下歌‘桃李子’;大宗当皇帝前,天下歌‘秦王破阵乐’;高宗当皇帝前,天下歌‘侧堂堂’;则天皇帝当皇帝前,天下歌‘武媚娘’,升下当皇帝前,天下歌‘英王石州’、‘桑条书’,于此可见人心。现在皇上皇后仁德归心,一统天下,臣谨进‘桑条歌’十二篇,请宣示中外,进入乐府。”中宗高兴地表示同意。于是。这歌颂韦后的桑条歌十二篇广泛流传开了。韦后和安乐公主的野心已暴露无遗,朝中大臣群情激愤,议论纷纷。这时,前许州(今河南许昌)司兵参军(6)燕钦融上书中宗,指斥韦后干预朝政,安乐公主危害国家,揭露她们图谋不轨,告诫皇上不可不防。中宗阅后,召燕钦融上朝当面询问。燕钦融慷慨陈词,毫无惧色。中宗沉吟许多,无话可说,便让燕钦融暂时退下。谁知燕钦融还没有走出朝门,韦后便指使亲信兵部尚书宗楚客派人把燕钦融追回,当着中宗的面,在大殿的庭石上把他摔死。

韦后和安乐公主合谋进鸩 ,毒死了唐中宗。下一步怎么办呢?韦后心里并没有过细的筹划。特别是想到对于中宗之死,朝中大臣可能出现的议论、猜测和指责,她就更加感到不安。于是,韦后对中宗秘不发丧,先把自己的亲信召入宫中,商议安身之策。他们讨论后决定,由刑部尚书裴谈、工部尚书张锡处理国政,在东都留守:命令左金吾大将军(1)赵承恩、左监门卫大将军薛崇简率领五百精兵前往均川,防备谯王李重福。李重福是中宗的第二年,由于韦后陷害,早在中宗即位之初,就被贬谪到均州,负责当地防守,不许过问朝政,也不准前来京师。韦后心里有鬼,害怕李童福在中宗死后闹事,便对他采取了防范措施。韦后还和她的哥哥、任太子少保(辅佐太子的官员)的韦温商定,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子。

李重茂是中宗的第四子。此外,韦后又下令从各府调来五万人马,分左右营屯驻京城,以韦温总负其责,韦温的儿子和韦后的其它兄弟分晋左、右营和羽林军,保卫皇宫,一切布置妥当,韦后开始在太极殿为中宗发表,宣布遗制,临朝掌政。三天以后,十六岁的太子李重茂在柩前即位,尊韦后为皇太后,皇太后临朝摄政,正在韦氏及其党羽认为大局已定,沈浸在胜利的欢乐之中的时候,宫廷中的形势陡然起了变化!中宗的侄儿李隆基在韦氏临朝后不久,发动了政变,把韦氏一伙部 ... 死。真是风云突变!

李隆基是怎样策划政变的呢?中宗暴亡,韦后临朝,韦温等人密谋策划,想以韦姓替代李唐氏。当时,有个叫冯道力的道士和李隆基的关系也不错。一天冯道士来到李隆基家中,对他说:“您居住的地方名叫隆庆,许多人说‘隆’就是‘龙’,现在韦氏又改‘唐隆’,和您的名字正相符合,这正是您成就帝业的时候。“李隆基听后非常高兴。便找太平公主商量除掉韦后的办法。太平公主是高宗的 ... ,李隆基的姑姑。当时三十多岁,长得体态丰满,端庄文静,又富于权谋,很像武则天。武则天活着的时候,经常让她参与机密大事的讨论,每次又都嘱咐她宫禁严峻,不得外出泄露。这样,太平公主逐渐养成了谨慎处事、言语不多的习惯。

在武则天当政约二十多年中,那么多皇亲国威,只有太平公主一人独享太平,没有卷入变乱中去,没有由荣到辱、从升到降的慨叹,父为帝,因为后,夫为亲王,子为郡王,贵盛无比。在武则天晚年、中宗复位过程中,太平公主参与了除掉张易之的行动,拥立中宗有功,被中宗进号为镇国太平公主。她的住宅周围有卫士保护,居住的房屋附近十步一岗,五步一哨,和皇宫相似。鉴于太平公主处事机敏,以及在朝廷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季隆基在考虑除掉韦后的时候,便首先想到要和太平公主商量。太平公主很赞成李隆基的政变计划,还派了他的儿于薛崇简做李隆基助手,一起行动。一天,李隆基和薛崇简、刘幽求、麻嗣宗、葛福顺、李仙凫、普润等人一起讨论行动方案。

这些人中,除普润是宝昌寺的和尚外,其它人大多是宫廷羽林军的将领。讨论中曾有人提出,行动计划要征得相王同意才好执行。相王即李隆基的父亲原睿宗李旦。对此,李隆基表示了不同的意见。他斩钉截铁地说:我拯救国家的危难,处理君父焦虑的问题,此事如果成功,这是国家的幸运,倘若失败,也算是我以身殉国,忠孝两全,有什么必要先让父王知道呢?再者,如果请示父王,他同意这样做。这是让父王参与了危险的活动,如果他不同意,那我们怎么办?归根结底,请示父王有弊无利。经过认真的讨论,大家最后同意了李隆基的意见。唐隆元年(公元七一0年)六月二十日这天深夜,李隆基率领刘幽求、钟绍京等人冲入玄武门,袭 ... 了羽林将军韦播、中郎将高嵩等,然后斩关夺门,冲入后宫。左万骑(4)从左进,右万骑从右入,最后会合到凌烟阁前。当时,在太极殿前宿卫中宗梓官的卫士听到喊 ... 声,也都披挂整齐投入了战斗。一时间,后宫里刀枪相击,烛光闪闪, ... 声连天,一片四战。没用多久,李隆基便取得了胜利。在混战当中,韦后慌慌张张地跑进了飞骑营,企图得到他们的保卫,不料被乱兵所 ... 。韦氏的党羽安乐公主和上官婉儿等人,也都先后被斩首示众。

照“正史”的记载,楼主陈述的内容是“符实”的。但宫廷政变之“诡异”也许为许多人始料不及。

首先是韦后与安乐公主合谋毒死中宗在当时就是存疑的——近代也有研究历史者重提,其次,中宗之第四子重茂死于“政变”后接下的政治谋 ... 应该是事实,而按理,重茂时已年十六,在其叔父李旦辅佐下登基似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但是,......。

关于中宗的记载,“唐书”中有关联的还有:唐中宗(庐陵王)李显第三子“节愍太子重俊”仅有的一子“宗晖”的“行踪”。

《旧唐书》载:“开元初”(开元的元年为公元713年) 宗晖被“封湖阳郡王”,《新唐书》载重俊和宗晖为唐宗室“湖阳郡王房”的一世祖与二世祖。宗晖“天宝中为卫尉员外卿。十一载,王珙反,宗晖以卖宅与珙,贬涪川长史,量移卢阳长史。至德元年,追赴行在所,授特进鸿胪卿。宗晖无他才,以外族之亲,受恩顾转隆。太常员外卿卒”。

注释:鸿胪卿为九卿之一,周为大行人,汉为典客,汉武帝时改鸿胪卿,掌朝贺之礼。

《新唐书》关于宗晖,则仅寥寥数语而已:“重俊子宗晖,景云三年封湖阳郡王,天宝中,至太常员外卿,薨”。

而“宗晖”之后史书再无载。

因“节愍太子”重俊之兄重福败亡时年31,而重俊亡于公元708年,故可估计公元708年重俊亡时27岁,这时宗晖应该至少1岁。天宝的年号是公元742年至公元756年,至德元年是公元756年。

故照旧《唐书》说,宗晖享年至少应有50余岁。

而照宗晖“薨于”“天宝中”之说,宗晖享年40来岁。

由以上史料看,“宗晖”最终未淹没于政治斗争的漩涡,照《旧唐书》所载,“安史之乱”中,宗晖尚追随肃宗皇帝至灵武(至德元年,追赴行在所),后仕途通畅,享年超过五十岁。

这里存疑的问题是:若宗晖公“无嗣”,照惯例,新、旧《唐书》中说到有关宗晖公之家世时是应该明说的,但事实是都没有说,因而宗晖应该有子嗣传世,但若此,照惯例,又应该录宗晖子嗣于宗室“世系表”,但为什么又不见新、旧《唐书》等史书有关于宗晖子嗣的任何记载?

我觉得,这里旧《唐书》中“天宝……十一载,王珙反,宗晖以卖宅与珙,贬涪川长史,量移卢阳长史”的记载和宗晖之祖父唐中宗(庐陵王)离世44年后的天宝十三载,唐玄宗又改其谥号为“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的史实值得我们深思!——按理,“正常情况下”,成年后的宗晖也是有承继皇位的资格的!!“王珙反”时是否打了宗晖的旗号,致使其堂叔玄宗要以“卖宅与珙”的罪名,夺其王号,且将之“发配”到当时尚边远、蛮荒的“涪川、卢阳”(涪川在今贵州东北、卢阳在湖南西北),也不得而知。

标签:韦后之,简介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之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zhwenwen.com/life/149244.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