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恩师——缅怀马祖光院士读懂恩师——缅怀马祖光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赵永蓬对于我来说恩师马祖光院士就像一本书,十几年来我一直在读他,一直在吸取着书中的营养。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许多科学知识,更学到了许多人生的道理。恩师对我一生的影响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然而在他去世一周年之际,我突然发现我并没有真正读懂恩师。初次与恩师相见是在我大学入学的第二天。恩师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中山装,带着慈祥的微笑站在我们这些新生的面前。从他的穿着我读到了恩师的朴素,从他慈祥的面容我读到了他高贵的品质。恩师确实是个朴素的人,多年来他一直穿着那件发白的中山装,拎着很旧的包。恩师对这些旧东西有着很深的感情。我们曾经劝他换一个新包。他说:“这个包已经跟随我这么多年了,怎能舍得扔掉。”我这才明白,恩师对那些即使没有生命的东西,也有着深深的感情。除了穿着以外,恩师一直不变的是他慈祥的微笑。每次开会时,每次请他给我指点研究中遇到的难题时,每次在校园里与他不期而遇时,他始终带着那微笑。他的平易近人就写在这微笑中。他的微笑如同温暖的阳光,使我的信心不断地成长。他的微笑如同和煦的春风,悄悄地吹散我的沮丧。在他的微笑中我感觉到了恩师内心中对生活无比的热爱。热爱事业是恩师热爱生活的一部分。在他的生命中,事业是一条最为重要的主线。恩师对工作的满腔热情一直延续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记得每次请教恩师问题,他都会给我一个满意的答案。对于他一时不能准确回答的问题,即使查遍书籍他也要给我一个正确的答案。正因为这样,有些问题我不敢问他,生怕为他本来就忙碌的生活增加更多的负担。记得去年实验进展不顺利的时候,恩师还陪我们做了几天的实验。实验中我才真正读懂恩师治学的严谨,为人的真诚。对于我们来说这比单纯学到科学知识更为重要。恩师常对我们说:“你们年轻人才是真正战斗在科研第一线的战士,我顶多算是个指挥。”而实际上恩师不仅是一个指挥,更是一个战士,他会在我们的科研遇到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与我们并肩战斗,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直至成功。20xx年6月15日我们的实验终于成功了,在高兴的同时我想起与恩师一起做实验的情景,内心感慨万千。恩师,我愿在您逝世一周年之际,将这份成功献给您。您在九泉之下为我们高兴吧。曾经多次去恩师家给他送信,曾经多次去恩师家听他讲解科学知识,也曾经为恩师搬家。在一次次走近恩师生活的时候,也一次次想读懂恩师的生活。望着家中极其简陋的家具,望着恩师那张破旧的铁床,望着铁床上那条已经不能再破的褥子,我读到了恩师的清苦。在他为家庭和事业忙碌中,我读到了恩师的劳累。我开始为恩师过着这样的生活感到难过。他应该过着舒适的晚年生活,而不应该如此清苦、辛劳。他应该像其他老人一样,吃完晚饭同老伴一起在校园里散步。他应该像其他老人一样有人在身边照顾。然而家中瘫痪在床的老伴是他永远的牵挂。每天他都要照顾老伴的起居,为她解除寂寞。繁忙的工作和沉重的家庭负担使他本来就脆弱的心脏,更加难以承受。恩师曾因心脏病多次住院,可一出院他就马上投入工作和家庭生活当中去。我们这些学生,一直想替他分担一些生活的压力,可他很少让我们帮他。每次帮他做事以后,他都要一再感谢。恩师常说:“你们都有自己的事情,不好意思打扰你们。”恩师就是这样处处为别人着想,甘愿一人承担生活的重担。十几年来的接触中,我曾坚信已经读懂了恩师。在他去世的当天我们急忙赶到北京,为他买了一套他一生都舍不得买的西装。当脱去他那身朴素的衣服为他换上崭新的西装时,当我看到他依然慈祥的遗容时,我的眼泪忍不住流下来。我突然意识到以前只是读懂了恩师的外表,并没有读懂恩师的心。我只是以我的思想去体会恩师的生活,却一直没有体会到恩师的精神。在他去逝一周年之际,我终于读懂了恩师。恩师的生活不能用清苦和劳累来形容。透过恩师慈祥的面容我感觉到了他内心世界充满着快乐。恩师的简朴是发自内心的,他那快乐的境界,并不是物质生活的安逸和富足能带来的。在他对这个世界无欲无求的同时,他为这个世界,为他身边的人付出了无私的爱。在他为身边人付出的同时,他获得了真正的快乐,真正的成就感。他的精神世界是充实的、快乐的、安逸的。他用毕生去付出,为的不是一丝一毫的回报。我深深地感受到恩师人生的准则。我会用我的一生去读恩师,在恩师身上我会学到人生的真谛。恩师是一面秋天的湖水,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里,依旧平静如镜,依旧清澈透明。恩师是夜晚的一轮满月,在我们最需要光明的时候,投下那束恬静的月光。如今,当我走进他的办公室、走进会议室、走在校园的路上,常常觉得会与恩师不期而遇。我知道一切都不会再发生了,恩师只能永远活在我的记忆中了。我很幸运会在今生遇到恩师,并能开始真正读懂恩师。我常想,那些像恩师一样生活在我们记忆中的人,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拥有这些记忆,我们的精神生活一生都会安逸、富足。
标签:马祖光,读懂,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