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之问问>生活百科>彬彬有礼的意思是什么

彬彬有礼的意思是什么

2023-06-11 12:34:47 编辑:join 浏览量:634

彬彬有礼的意思是什么

  彬彬有礼

彬彬有礼 ∶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成语典故

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孟母三迁》中有题为:本文指孟子成了一个有礼貌的学生。

示 例

唤出他两个儿子,兄先弟后,~。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三回

蔡东藩 《清史演义》第一回:“老者拟择日成婚,自是布库里雍顺就住在此家。暇时到村中各家问讯,村人见他彬彬有礼,无不欢迎。”

邹韬奋《患难馀生记》第一章:“陈氏闻报,亲至车旁迎接,身穿灰蓝色绸衫,~,看上去却好像乡间来的一位财主士绅。

词语辨析

【拼音代码】: bbyl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补语,主语;形容人很有礼貌。

【近义词】:温文尔雅、落落大方、文质彬彬。

【反义词】: 丑态百出、出言不逊、蛮横无理、蛮不讲理、刁蛮任性、野蛮粗鲁。

【歇后语】: 新媳妇拜年;七姑八舅抬食盒。

【灯谜】: 二杉送礼。

【英文】: keep a civil tongue in one's head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在中国的古代文明中,“礼”当然不仅仅是指玉帛之类的礼物,“乐”也不仅是指钟鼓之类的乐器。礼器、乐器、礼的程序都是末节了,在这些末节或者仪式的背后,还有更为紧要更为关键的意义。礼者,理也,礼就是道理,有着极其丰富、深厚的内涵。

表现出其内在的理:“礼是事之治,凡有事,则必有治。”

礼可以分为“仪”和“义”两个大的方面。礼有其表现形式和本质内涵之分。

  一、礼之仪,亦可称之为礼之文

礼之仪,即礼所有的外在表现,包括“礼俗、礼法、仪礼”三大部分。

关于礼俗

有学者说:“礼俗,也就是社会习俗和道德习惯,它多表现为人们自觉的循礼行为,积久而成为风俗,产生社会群体自发的生活实践。与程式化的礼仪相比,它更为普及……礼俗不仅流溢于社会的上层,在民间也得以广泛推及,这种流于民间的礼俗具有超稳定性……”

礼俗在饭店中就是饭店长期以来沉淀下来的人文现象,比如饭店职工红白喜事怎样安排,这些并不一定要明文规定,但是约定俗成,它承载着厚厚的人情,使得人和人之间很是温暖。

所谓礼法,可以理解为礼的规则、法则

根据德的要求,“立言垂法”,于是就有了礼法。礼法是一套完善、系统的政治体系,成为衡量、布量为政之方的天秤、绳墨、规矩所在。有了这套系统的礼法所在,所有的事情都一目了然,有了是非标准。

礼法与法制有所不同,礼法包含法制,法制又自然包括刑罚,礼法于法制多了几分温柔的情性。礼的目的是“领恶而全好者,”治理坏的而保全好的。如果讲法律是个底线,触犯法律,就必然受到刑罚的处置,那么礼法的作用则在于首先是引导积极的行为,有礼在先,做出了示范与标杆。刑罚为事后行为,使人引以为戒。礼法则是事前行为,将羊圈加固。所以,以前的先王在百姓有所失的时候,亦是先从礼上去找原因,说到底,丢了羊要想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还是要去羊圈上想办法,亡羊补牢。治理由礼开始,以礼贯穿,正视结果又会追溯至礼的源头。

饭店中礼法系统的执行就会包括完善和培训系统以及系统的规章制度,二者合二为一,相互促进,互为补充,不可分离。质量系统的问题要去培训系统去溯源,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所谓仪礼,包括仪式和行为规范。

仪式是礼的一项重要内容,亦是实现礼的重要载体。仪式的作用不仅是实现礼,同时将礼法上升于“形而上”的精神层面,又以“形而下”的礼器、威仪等通达于每个人。仪礼还包括人的仪容仪表,行为规范,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如与老师一起出行之礼:

“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先生与之言则对,不与之言则趋而退。从长者而上丘陵,则必乡长者所视。登城不指,城上不呼。”

《礼记》中关于人行为规范的礼不胜枚举,真谓“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并以此而延伸出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原则和方式,如礼尚往来,礼从俗。

还有一个问题很重要,即礼的奢简之间的“度”的把握。为何礼的本质是“宁简勿奢,礼主减”。而“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又似繁文缛节,岂不是自相矛盾?圣人当然知晓礼的本质和本源。如同诚之者“喜怒哀乐之未发”,“从容中道,不勉而中”。但对于一般的百姓来讲:

“有余则侈,不足则俭,无禁则淫,无度则逸,从欲则败。”

就一般人的情性来讲,既有着天然的道德约束,同样也有着惑于物而动的欲求。所以,到底如何做才能合礼,合理,最好的办法还是明示,详细规定,以合“中人之情”。恰是因为爱之深,“爱之,能勿劳乎”,自然还是要标识的清楚,以更利于学习、仿效、传承的方式,将日用原则、行为明示,恐百姓不及。百姓一一参照,做选择题,遵照执行即可。训练有素、彬彬有礼即是如此而来。

  二、礼的情性

礼是敬

在《礼记》曰:“毋不敬”,如果没有敬,礼就无从谈起了。

《礼记曲礼上》,还接着讲到:“俨若思,安定辞,傲不可长,欲不可从。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

一个人行为要端庄持重,说话安祥辞定,傲慢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对于亲近的人能做到敬重,对于畏服的人能做到有仁爱之心。这些都是礼敬的具体表现。

儒家思想是一套世界观,如“仁爱之心”、“忠恕之道”等等,给出了种种观点。同时,儒家思想更是一套系统的方法论,每个观点、理念,还都有具体的操作方法,按此要求去做可以了,比如,行为要端庄持重,说话要安祥辞定,对人要尊敬,听到别人夸奖,听听就可以了,不能再自己滋长骄傲,再对于欲望也要适时而止等等,只要在日常行为中一一对照就可以了。

而礼敬的结果就如《孝经广要道章》所讲:“礼者,敬而已矣。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谡要道也。”

尊敬他人的父亲,其儿子就会喜悦;尊敬他人的兄长,其弟弟就愉快;尊敬他人的君主,其臣下就高兴。敬爱一个人,却能使千万人高兴。所尊敬的对象虽然只是少数,为之喜悦的人却有千千万万,这就是礼敬作为要道的意义之所在。

礼是让

《孟子公孙丑上篇 》中讲人的心有四个发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这四个发端,就想当于人的四肢,双手和双脚,失去其中任何一端,都是不能够平衡和稳定。礼的发端就是辞让之心。遇到客人,要讲您先请。遇事让一让。凡是讲到礼,辞让在前,如果没有辞让之心,凡事好争贪欲,礼从何处来呢?这四个发端都在自己的心中,如果你认为做不到,等于是自暴自弃;知道了,就要扩大充实。好比是刚刚燃起的火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还如同开始流出的泉水。假若能够扩充,足以保有天下;不去扩充,不足以事父母。

礼,闻取于人,不闻取人

礼,只听说以礼节来修身,并不是拿礼节去约束别人。礼是用来自修的方法,不是约束别人的手段。领导对于下属更是如此。比如,要求员工见了客人要打招呼,要有礼,并不是为了约束员工,而是为了表现员工个人的素养和要求。而对于“礼”的行动,领导要率先垂范。

  三、礼成为中国先民的信仰,生发了超越的力量

礼对于中国的先民来讲,非但是为政的体系,日常的伦理,行为的指南,民俗的载体,它还有着强大的超越的力量,成为心中的信仰,相信“有礼走遍天下”,礼无所不在,无可替代。礼不可缺失,若是无礼,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此诗一唱三叹,情感的力量逐层递进,以鼠起兴,将人的礼仪、知止,懂礼比作鼠之皮、齿、体,若是没有这一切,不死干什么?等什么?还不赶快去死。无礼和以生命作诅咒相连,可见礼在当时人们心中的地位,不仅是道德标准,伦理体系,规章制度,行动规范,还具有超越这一切的力量,即为信仰。此种信仰成为整个社会顺利运行,包括法律体系执行的重要保障。

  四、实现礼,牵动心弦的保障为知耻心

当礼上升到信仰层面,所引发的是人们对礼的崇仰与自觉追求。那么顺着礼这条线回归到人的内心,则既有着向善的自觉向往,亦有“惑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的客观现实。这时就有一条底线,这条底线胜过法律的作用,即为知耻心。知耻心系由社会及人自身的荣辱观、善恶观、好恶是非认知而引发的最为牵动心弦的情感,亦是实现礼的保障。

心中有知耻之心,就会自我校正,对于自己感到羞耻的事情,自然远之,避之,这是实现礼的重要保障。若是没有知耻之心,法律的作用又何在呢?如老子所讲“若民恒且不畏死,奈何以杀惧之也?”如果百姓不怕死,以刑法来威胁他们是没有用的。同样的道理,若是没有知耻之心,即便使用了刑罚,亦只是舍本求末,并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恰因此,一家饭店整体荣辱观的确立和引导尤为重要,引导员工知道应该以何为荣,以何为耻?

礼根植于活生生、富有人情味的生活世界,本着人情与人性,在人情与人性这块最为广袤的土壤中生根、发芽,成为“人之干”。亦恰恰是因为礼根植于生活的场域,为“人之干”,所以人们日用而不知,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离不开礼,并由此而上升为价值体系,再上升为心中的尊崇、信仰。同时又由信仰这一“形而上的道”再次回到人的内心,以知耻之心随时修正、纠偏,不离“中”这一主旋律,礼就俨然一生生不息的生命体,焕发它具有永恒意义和价值的光芒。

标签:彬彬有礼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之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zhwenwen.com/life/112712.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