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名
区片名。在北京市海淀区东南部。原为村名,现已扩展为泛指中关村南大街以西、魏公村小学以东、魏公村路以南、中央民族大学以北的地区。元已成村,称畏吾村,因维6*吾尔族人在此聚居,故名。明代又名韦狐村,清代改今名。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国京剧院等设此。通多路公共汽车。
村的字典解释 村 cūn 乡下聚居的处所:村子
唐、五代方镇名。唐光启二年 886 以义成军置,治所在滑州 今河南滑县东南八里城关镇。领滑、郑 今河南郑州市、陈 今河南淮阳县 三州。五代唐复名义成军。 唐、五代方镇名。唐光启二年886年以义成军改
标签:魏公村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之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zhwenwen.com/article/93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