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地热系统作为一种清洁取暖方式,近几年进入人们生产生活,其方便卫生、健康环保、节约空间、维护成本低、分时分室智能调节、能耗可控、超长寿命等优势受到大众欢迎,也使得更多人开始关注电地热系统。
本教程基于多年施工经验从安装前筹备工作至施工完成售后维护分三部分进行流程讲解,望能在专业角度上最大程度的帮助大家认知电地热系统装配步骤。
根据铺设面积估算出电地热用电总功率,建筑供电系统若达不到电地热用电需求,则需要电力扩容,参考方式:引进三相动力电,配置适当变压器↓
安装现场勘查:
(1)检查地面是否超平,地面上保持干燥、平整。地面不平突起,凹凸程度不得高于0.5cm。
(2)详细记录建筑的围护结构数据(窗墙比,矩架高度,热桥构造,墙体密度,保温材料等数据为下一步计算热阻使用),测量各个分室实铺面积,绘制现场草图,标注清晰围护结构(窗,门,地下室,阳台等)位置,根据热工设计分区、电采暖行业建议适宜温度以及业主对分室温度实用需求等信息,标注好各分室设计温度。
数据整理:
(1)分室热负荷计算,依据实铺面积推算出各分室地热单位面积功率(瓦/平方米)估测值:严寒地区约140~170瓦/平方米,寒冷地区约110~150瓦/平方米。
(2)分室电负荷计算,依照结果给出建议配电图,需经专业电工核查其可行性。
(3)根据各分室电负荷、实铺面积计算出发热体用料和配件用料。
安装施工:
详见安装/施工步骤
检测电缆:
(1)铺设之前必须进行发热电缆测试,检查电缆的标称电阻和绝缘电阻,确保发热电缆无断路、短路现象,如果有多根电缆,则全部电缆都要经过检查。
(2)测量出标称电阻后,将测量值与标称电阻比较,标称电阻已印制在电缆绝缘层表面,偏差值应在-5%~+10%之间。或根据公式:P=U²/R计算功率,然后与所选产品的功率比较,偏差应在±5%之内。
(3)比较测量出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阻值在潮湿环境下应大于0.5兆欧姆,干燥环境下应大于1兆欧姆。
铺设防潮层:塑料布
要求:整体平整,无褶皱,无空隙,有防水层或防潮层要求的地面基层须在施工完毕后通过闭水试验验收。
作用:隔离地下潮湿气。
铺设保温层:将聚苯乙烯发泡硬质隔热保温板(XPS,俗称挤塑板)铺设在平整干净的结构面上
要求:绝对密铺,减少缝隙,保温板应切割整齐,铺设间隙不得大于5mm,保温板可用胶带粘接平顺,对于热阻小室外温度低的地面宜加厚保温层,防墙体边角吸热处理(地面热桥处理)。
作用:铺设此层是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
铺设反射膜:铺设反射复合铝箔,材料为聚酯真空镀铝膜
要求:铺设在挤塑板上,密铺无裸露,铺设必须平整,并用胶带或者卡扣固定。
作用:可以起到热量均匀传导的作用,以使地表温度均匀,耐高温,向保温层以上反射发热体热量。
铺设钢丝网(电热膜发热体不需此步):将钢丝网铺设在反射膜上,将其固定在保温板上
要求:接头处应用卡钉或绑扎带捆扎牢固,钢丝间应搭接并绑扎固定;市场上的钢丝网有多种规格的,对于地面要求抗压性较高的使用质量较好的5cm钢丝网。
作用:铺设钢丝网,可以确定电缆位置,增强地面抗压性防止电缆塌陷到保温板内。
铺设发热体:按设计图纸铺设发热电缆或者电热膜
首先将电缆的一端和温度传感器,从地面通过的PVC预埋管,连接到温控器底盒内;固定好电缆到底盒的这段距离,一般在1m~1.8m之间,要保证电缆有足够的长度接入温控器。
(1)碳纤维发热体:使用塑料卡钉将电缆和钢丝网固定。然后按照U型平直铺设,U型处最小弯曲半径为5倍电缆直径,一般最小弯曲半径>3cm,电缆需按设计要求间距铺设在钢丝网上,线距不得小于5cm,误差≤±10mm,每隔30cm的距离将电缆与铁丝卡紧,线距依据安装前/筹备工作2“数据整理”。
(2)电热膜:上表面覆盖无纺布防止水泥砂浆破坏电热膜,铺设间距依据安装前/筹备工作2“数据整理”。
接通电线:
注意:多组电缆连接同一个温控器要使用并联电路,电热膜接线采用对角并联电路。
安装温控器
(1)将地温探头穿管,穿管末端应封闭并尽可能设置在两条电缆线之间,并用困扎带与钢丝网固定;温控器安装于墙壁距离地面1m-1.8m之间,一般可安装在与房间灯开关的并列位置。
(2)温控器在出厂前已经组装完整,只须将2组导线——温度传感器、预留电缆分别连接在温控开关上,一个控制电缆的运行,另一个用来测量出地面的温度,温度探头放在两根电缆中间的位置。
(3)温控器是地面温度传感器,可以控制供热电缆运行温度。在铺设完成后水泥填充前,必须安装调试,如果发现线路出现问题,可以及时处理和更换。
(4)安装完成后要做好成品保护措施,避免后续操作造成意外损坏。
注意:依据端子接线电路图接线,杜绝反接、虚接。
二次通电检测:方法同1“检测电缆”
作用:如果施工过程造成电缆损坏,可及时发现并处理。
施工验收:试电正常后,填写施工验收单
后继施工注意事项:通常由施工单位铺设水泥,混凝土铺设仅提供参考
浇注混凝土填充层,所用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进入铺设区域时必须设垫板运送,推车等工具不得直接挤压发热电缆,填充完成48小时内不许踩踏,严禁剔凿、重载。
初次使用注意事项:
(1)系统运行调试必须在混凝土填充层养护期满(一般为21~28天)后才可以进行,严禁利用电缆升温护养护覆盖层;首次启动,调试发热电缆供暖系统时,应将系统设定在5℃~10℃低温范围运行一段时间,然后逐步调升温度,直至达到采暖舒适温度。
(2)第一次使用或长久未开启使用地暖时,应先设定为最低温度,然后缓慢升温,最好每小时升温1℃左右为宜,使木地板逐渐适应温度升温。若加温过快,有可能造成木地板受热过快,产生不稳定扭曲开裂变化,影响木地板的使用寿命。
售后维护管理:
(1)温控智能编程:合理编程温控系统可节约用电20~50%。
(2)按周期记录用电情况,给予合理使用建议和方法。
填写保修卡:调试完成,在协定期间电地热系统正常运行
(1)用户确认无误后,须填写产品保修卡及安装单,填写需真实、详细、规范。
(2)施工单位需对工程资料进行存档,以便后期维护。
良好的电力设施是使用电采暖的基础
建筑保温性能是决定耗电量的主要因素,房屋节能达不到标准的不建议使用电采暖
在地热采暖的木地板上尽可能不做固定装饰或安放无腿的家居,放置局部散热不通畅,热量闷在木地板处,易产生地板因受热不均变形
标签:安装,地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