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电比较
早在90年代初,中国就开始大量采用基于MIL-STD-1553B双向数据总线的联合式航电系统,在FC-1“枭龙”战斗机上还采用了加入光纤高速数据总线的综合式航电系统,可以实现火控、导航、飞控三种不同功能电子系统的交联,而苏-33采用的还是老式ARINC429单向低速数据总线的分立式航电系统,只能交联火控系统和导航系统。
更容易理解的一些现象是:苏-33火控系统采用的TS-100计算机运算速度只有17万次/秒,甚至无法同时使用
两枚导弹攻击两个目标。而中国用于歼-8II战斗机火控计算机就已经达到数百万次/秒,FC-1“枭龙”的计算机则达到了十亿次/秒以上。歼-8II、歼轰-7、歼-10和歼-11都采用了平板裂隙天线的脉冲多普勒雷达,而苏-33则还是采用老式倒置卡塞格伦天线的N001雷达。N001雷达的对地模式只有简单的导航模式,连真实波束测绘功能都没有,更不要说动目标检测、合成孔径成像等先进对地观测模式,与此同时飞机总线系统也无法匹配各种对地精确制导武器,落后的航电导致苏-33只能单纯作为截击机使用,缺少对地精确打击能力。
综上所述,苏-33的航电系统已经严重不适应现代战争的需求。而中国从80年代起,通过与西方交流和自身努力,积累了丰富的航电工程经验。与歼-15同系列的歼11B战斗机已经采用了先进的带综合特征的联合航电系统,所以,歼-15的航电系统至少会与歼-11B相当,达到西方90年代末的水平。歼-15究竟是用歼-11B上业已成熟产品,还是更进一步采用带有第四代战斗机特征的综合式航电,包括有源相控阵雷达。
发动机
用于歼-15的FWS-10H(WS-10D navy版)发动机,增加了一个起飞模式,可以短时间内将发动机的最大推力提高到12800kg,从而进一步减少飞机的起飞距离。FWS-10H为国产WS-10D发动机的海军版,在发动机的寿命、高盐环境下抗腐蚀等性能做了加强,最大加力推力12000kg(117.6KN),应急模式推力12800kg,推力略逊于俄制AL-31F发动机,WS-10系列的详细参数如下:(歼15采用的是WS-10D海军型号,目前有三架原型机安装了国产FWS-10H也就是WS-10D navy版发动机)
材料
歼15的最后改进集中在材料和生产工艺上。80年代苏联缺乏先进的钛合金加工能力,所以后机身钛合金大框只有采用电子束焊接方式拼合,焊缝强度远低于整体锻件,严重影响结构强度和疲劳寿命。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大型机床发展带来的好处,中国已经生产苏-27系列飞机的整体钛合金大框,极大地增强了机身强度,在提高过载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飞机的使用寿命。
歼-15战斗机很有可能成为中国辽宁号航空母舰的舰载机,与美国的F-1
8E/F、F-35C、法国的阵风M型等欧美发达国家的主力中型舰载机型号相比,歼-15的综合技术性能并无绝对优势,但重型舰载机带来的攻击半径大、载弹量多、滞空巡逻时间长等优势是十分明显。歼-15被直接设计为舰载机种,而非某些机型是被改装成为舰载机。这说明歼-15在技术上完全能够胜任航母的要求,与美国的F-18一样,能将自身的战斗作用发挥到极致,这也使得歼-15在全球同等战机中占有一席之地。舰载机作为航母作战系统的最重要一环,研发过程相当不易。中国从研发之初就直面高难度挑战,无论歼-15的技术水平如何,对中国而言,它都是标志性的一款新型战机。
标签: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