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首是瞻的意思如下:
马首是瞻(拼音:mǎ shǒu shì zhān)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销滚悄故最早出自于《左传·襄公十四年》。
“马首是瞻”的原义是作战时,士兵依主将的马头决定前进的方向。后比喻毫无主见,服从指挥或跟随他人进退,不敢稍加违背;在句子中可充当状语、谓语。
成语出处:
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
后人据此典故概括出成语“马首是瞻”。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之事常有发生,而小国为求自保,有时缔结联盟共同抵抗强国。这其中,以晋国为首,联合鲁、齐、卫、郑等国共同抗秦是最常见的联合形式。
因为那时秦国雄踞西部,国力强盛,所以就想往东扩展,因此与东边的各国之间频频发生战争。
荀偃此时后悔不备租已,他说:“我的命令下错了,已经追悔莫及。如今军心亏渣涣散,人心不齐,士兵没有一点儿斗志,将领们也都不想作战,已经是未战先败了。
如果再强行进攻秦国,只会白白牺牲。”于是,只得沮丧地下令撤兵回国。
标签:马首是瞻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之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zhwenwen.com/article/245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