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民间传说,汉武帝时期,东方朔就曾自拟自己是大隐隐于朝的隐士,但缺乏准确文献记录。目前已知最早的文献记载则是晋代王康琚之。
《反招隐诗》
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
伯夷窜首阳,老聃伏柱史。
译文
小隐之人需要住进山泽,大隐之人就隐居在朝市。所以伯夷要逃往首阳山中,老聃则隐伏当个柱下史。
那团世液些所谓的隐士看破红尘隐居于山林是只是形式上的“隐”而已,而真正达到物我两忘的塌物心境,反而是能在最世俗的市朝中排除嘈杂的干扰,自得其乐,因此他们隐居于市朝才是心灵上真正的升华所在。体现了崇高的道家思想。有能力的人希望借助周围的环境忘却世事,沉湎于桃源世外,这是指小隐。
真正有能力的人却是匿于市井之中,那里才是藏龙卧虎之地,这是指中隐。
只有顶尖的人才会隐身于朝廷之中,他们虽处于喧嚣的时政,却能大智若愚、淡然处之,这才是真正的道返物家隐者。
这简短的二十八字的歌吟,思想明确,感情真挚,语言平实,是东方朔大隐哲学的诗歌式自白。
在朝廷间避世,隐身于区区郎官的地位而不求显达,就是东方朔的“大隐”。
闲逸潇洒的生活不一定要到林泉野径去才能体会得到,更高层次隐逸生活是在都市繁华之中,在心灵净土独善其身,找到一份宁静。
标签:隐隐,于野,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