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之问问>百科知识>孔融让梨?杀兄弑母?哪一个才是真实的孔融

孔融让梨?杀兄弑母?哪一个才是真实的孔融

2023-07-20 16:54:56 编辑:join 浏览量:635

孔融让梨?杀兄弑母?哪一个才是真实的孔融

建安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曹操下令将55岁的孔融处死,株连全家。罪名有“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朝仪”、“孝行有亏”等多项罪名,其中第四项归纳起来可以称做“父母无恩论”,意思是孔融曾经说过:“父亲对于子女并没有恩情,本意只是为了发泄欲望;母亲生育孩子也只是像存放物体的瓶子,物体出来后,和瓶子就没什么关系了”。

孔融让梨

这样大逆不道的言论别说在当时“百善孝为先”的封建社会,就是放在今天也会被千夫所指。但我们可是在小学时就从课本上学过“孔融让梨”的故事,那个从小就彬彬有礼、谦让兄长的孩子长大后就变成了无亲无情的冷酷小人了吗?真实的孔融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01 孔融的“恶行”

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孔融的“恶行”,孔融被当时社会所斥责的和被后人所诟病的原因一个是“父母无恩论”,也可以说是“亲子无亲论”、一个是“大逆不道”。对于“亲子无亲论”前边已经提到过,而大逆不道的言论不止是关于“父母”的论述,还有他和祢衡之间的互相调侃。祢衡说孔融是“仲尼不死”,孔融说祢衡是“颜回复生”。这样大不敬的言论在以儒家思想为治国思想的封建社会是必然被痛斥的。

那么孔融真的说过这些话吗?从各种史料的记载上来看应该是说过的。一方面是从曹操的角度来看,曹操虽然杀过不少名人,无论原因大小,都终归是有理由的。曹操基本上不会编造罪名诛杀名士,杨修因为夺嫡之争和扰乱军心被杀,吕伯奢和华佗因被曹操怀疑谋害自己被杀,陈宫因为与曹操背道而驰后被捕之后决意赴死。

综合起来就是,曹操杀人都是“讲道理”的,如果对自己没有威胁的话,即便再怎么让他难堪,他也不会随便杀人。对于无关政局和军事的人,即便有些影响力,曹操要么置之不理,要么也会尽量容忍。这一点从孔融的好友祢衡之事上就能看出,虽然祢衡一再羞辱曹操,让他在众人面前下不来台,但曹操仍旧是按捺下杀心,甚至阻止张辽杀祢衡。曹操真的不想杀祢衡吗?他心里肯定非常想,但是曹操忍住了,就因为祢衡是天下名士,杀掉他会影响自己的名声和气量,日后难以招贤纳士。

祢衡击鼓骂曹操

因此曹操才采用借刀杀人的方式把祢衡打发到脾气暴躁的刘表那里,虽然刘表也忍住杀心把祢衡推给了黄祖,以致祢衡被黄祖杀害。论身世,孔融是孔子后人;论名气,孔融也远超祢衡。能对祢衡百般容忍的曹操自然也能容忍孔融,除非抓住了确凿的证据,有足够的理由处死孔融。

但是即便“证据确凿”也并不能说孔融是违反人伦、大逆不道之人,任何事情都要透过表象看其本质,这件事也一样。如果从时代背景、政治形势、孔融为人等多方面综合梳理一下不难发现,孔融并非是不重伦理、不敬祖先、违反儒道的人。

02 从史实看孔融的“孝道”

首先来看看孔融是否是一个不敬双亲,不尊兄长的人。

孔融的父亲孔宙去世的时候,孔融刚刚十三岁。孔融非常悲痛,《后汉书》中记载其“哀悴过毁,扶而后起”,需要其他人扶着才能够站立起来,州里人都称赞他有孝行。

在孔融十六岁的时候,孔融兄长孔褒的一位好友张俭被通缉时,跑进孔家躲避,当时孔褒不在,孔融力作主张收留下张俭。后来事情泄露后,虽然张俭得以逃脱,但孔融兄弟二人却被抓捕入狱。官吏并不知道二人中是谁收留了张俭,难以定罪。孔融、孔褒以及他们的母亲争相认罪,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独自扛下罪行,郡县官员不能决定,于是向朝廷请示,结果孔褒被判处了死刑。

这件事是孔融的罪名“杀兄弑母”的原因之一。不过究其本质,孔融在做法上并未不妥,即便是孔褒在家也会收留好友的。何况在认罪时,孔融也并没有推诿责任,而是讲清事实希望承担责任。虽然最后被处死的是孔褒,但可以看出孔融家庭关系并非不和睦,兄弟之间并非感情淡薄。

在对家庭伦理的态度上,孔融反而比曹操更加透彻。这一点从子女的素质上就能看出,曹操打败袁绍后,曹丕私自纳袁熙的妻子甄氏为妻,孔融写信给曹操嘲讽他。

军师联盟中的甄姬

孔融临死前被抓捕时,被寄居在朋友家的一子一女却不为所动,旁边的人问他们为何不惊慌,两人回答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结果两人果然被抓捕,受刑时二人引颈就戮,面色不变。

从这些事迹中可以看出,孔融对家庭并非冷酷无情的。子女小小年纪也颇为懂事,面对死刑也能安然受之,在临死前妹妹还对哥哥说,死后能够得见父母,也是他们最大的愿望。而曹操则把强娶敌人妻妾的“传统”完整地遗传给了曹丕,虽然曹操父子文采颇佳,但在品行上是不如孔融父子的。

03 从时代背景看孔融

那么既然孔融并不是无视孝道的人,为什么他还会说出这样的话呢?或许我们可以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可以窥见一些端倪。

东汉末年是一个混乱的时期,不仅仅是政局混乱,连思想都是“放浪不羁”的。虽然在当时儒家经学仍经是主流思想,文人们不敢直接议论朝政,清谈之风逐渐流行起来。士子文人们一方面用“清议”的方式抨击时政、褒贬人物,一方面向玄学思想靠拢,探究宇宙真理。他们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诞而超脱物外,这种名士风范被鲁迅先生称之为“魏晋风度”。

竹林七贤

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贤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清谈高手,建安七子之首的孔融和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分别被曹操和司马昭杀害,明末思想家王夫之对于两人的死总结道:“孔融死而士气灰,嵇康死而清议绝”。孔融作为清谈初期的佼佼者,是极其狂傲和无畏的,他无数次顶撞曹操、反对曹操的政令。

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就不难理解孔融为何会说出如此惊人的言论了。第一个原因就是“亲子无亲论”是关于道德仁义方面的解读,意在表面父母将子女生育出来后更要教育、训诫他们,否则父母和子女之间除了生理上的关系,还有什么恩情存在。

第二个原因则是在借此影射朝政,当时多个军阀之间征战不断,很少有势力关注百姓的生活,梁启超先生总结过各代的人口数量,三国时期的人口仅为东汉全盛时期的七分之一。民不聊生的社会背景下,孔融以父子关系隐喻君臣关系,君主或者当权者如果仅仅是统治了百姓而并没有教化、保护他们,对于百姓来说统治者又有什么恩情呢?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统治目的罢了。

《御览》中记载了一个有关孔融的小故事,孔融担任北海相的时候,在路上看到一个人在坟墓边哭泣哀悼自己的亡父,脸上却没有憔悴的神情,孔融就立即下令将这个人给杀了。虽然难以考究此事的真实性,但也能从侧面看出孔融对“孝行”并非是反对的。

04 孔融作品中的典故类型

孔融与祢衡以孔子和颜回互相调侃,是大逆不道吗?从实际历史上孔融看并非不尊儒术的,《后汉书》记载:孔融在北海为相期间,“置城邑,立学校,表显儒术”。对待百姓,哪怕只是一点小小的善行,孔融也都以礼相待他们,帮助安葬没有后代的百姓。正是因为孔融在北海期间的为政措施,当时的人以“孔北海”尊称他。

从孔融的文学作品来看,在其流传下来的作品中,一共使用典故有两百多处,其中最多的来源于《史记》和《汉书》,其次则是《左传》、《诗经》、《论语》、《尚书》等经书。可见孔融最喜欢的是以历史为佐证,其次就是以儒家经书为主要的用典来源了。仅仅通过孔融和祢衡的互相调侃就说说孔融不尊儒术、有违儒道也太过牵强了。

再从孔融对待朝堂和皇帝的态度上看看孔融是否“不遵朝仪”、“大逆不道”,这里可以从两件事上可以看出孔融是否尊重汉室。第一件事是太傅马日磾出使之事,马日磾出使山东时被袁术轻视,夺走他的符节并强行让他担任自己的军师。最终马日磾呕血而死,朝廷感其忠诚,准备用礼葬的方式埋葬他。孔融立即反驳道:“马日磾奉天子的命令出使东夏,被扣留就不说了,还与袁术周旋那么久。况且袁术犯上叛逆时日已久,按照《汉律》规定,与罪人来往三天,就应该知道情况了。皇上可怜马日磾的忠心,不忍心追究他的罪过就已经是宽宏大量了,实在不适合加以礼葬了。”于是朝廷采纳了孔融的意见。

三国历史情景剧

第二件事是刘表不但不向朝廷进贡,还用君王才能使用的礼仪祭祀天地,这严重违反了一个臣子应该尽守的本分。朝廷准备把这件事昭告天下,孔融上疏请求隐瞒此事,维护朝廷的脸面。

这两件事都可以看出祢衡在朝廷处于劣势的时期也在尽力维护皇帝的尊严,而曹操、袁术、刘表等军阀则恰恰相反,对朝廷阳奉阴违、置之不理甚至直接抗命已成常态。孔孟思想中本来就有任真尚实的一面,孔融只不过是在儒家思想相对解放的汉末,进一步释放罢了。相比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来说,孔融对于圣人的调侃就完全不值得一提了。

05 总结:孔融对传统礼节的不重视是其任性求真的生活态度

不可否认,对于汉末的乱世来说,孔融是“才疏意广”的。他的学问不在于谋划政局,不在于行军打仗。但他却有着敢于和任何势力作斗争的士气,他侮慢权臣、毫不妥协。三国时期涌现出了无数智谋如神的谋士,也涌现出了无数武力惊人的将军,但是像孔融这样坚守文人气节的却不多。

孔融身上的确有很多的缺点,但曹操给孔融安置的罪名也过于“断章取义”了。结合历史背景、实际事例、文学作品,才能更清楚地评价一个人。“孔融死而士气恢”,孔融死后,敢于直言针砭时政、抨击权贵的文人就更少了。魏晋的文风逐渐向玄学发展,“清谈”渐渐真地变成了“清谈”。唐代大儒们呼吁提倡的“汉魏风骨”,从文风上崇尚个性、真实,从精神上则更加追求刚直不阿和求真尚诚的气节。

参考资料:

1、《后汉书》

2、《御览》

3、《汉律》

标签:孔融让梨,弑母,杀兄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之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zhwenwen.com/article/168916.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