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之问问>百科知识>协调回归年的农历闰月有什么规律_农历闰月是怎么来的?如何计算闰月?

协调回归年的农历闰月有什么规律_农历闰月是怎么来的?如何计算闰月?

2023-07-20 14:02:24 编辑:join 浏览量:639

协调回归年的农历闰月有什么规律_农历闰月是怎么来的?如何计算闰月?

农历置闰的方法,同中气的划分和采用定气方法密切相关。

由于两个节气的长度平均约为30.5日,而阴历历月平均约只有29.5日,因而每月中节气所在的日期必然会较上一个月推迟1—2天。

如此下去,总会有一个月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这一个月被规定为“闰月”,作为该月所在农历历年多余的第13个月。

既然节气严格按回归年长度周而复始地出现,根据上述规定来设置闰月必然能保证农历历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十分接近,十九年七闰法就是这样来置闰的。

农历以月亮为周期(阴历),十二个月历总共约有354天;再配合根据地球公转所形成的四季变化而得的周期所编制的阳历。

而此两者相差了11天,因此,便要每19年加多7个闰月来填补误差,以避免历法的颠倒错乱。

而决定一年中哪一个月做闰月,则是根据二十四节气而定的。

二十四节气又可分为“节气”和“中气”二组:古人把从小寒起每隔黄经30°为一节气;从冬至起每隔黄经30°为一中气,一年有12个节气,12个中气。

可是,一个回归年有12个中气,但却包含365。2422÷***=***个朔望月,经过几番历月轮转之后,必有一个历月没有中气。

《汉书·律历表》载:“朔不得中,谓之闰月”,这个没有中气的月份就被人们设置为闰月,在它前一历日为几月,即为闰几月。例如,1984年的那次闰月出现在旧历十月之后,因而叫它“闰十月”。

闰月是推算出来的,在一年的月序中不固定,除农历十一月、十二月、正月外,闰几月都可能,十九年七闰。

但由于定气方法的采用,冬季一节一气的平均长度约为***天,比朔望月长不了多少,节气逐月向后推迟得很慢,所以冬季设置闰月的可能性就很小。

相反,夏至附近地球运动得慢,交节气也慢,一气可达16天之多,因而夏季及其前后几个月,如农历三、四、五、六、七月,闰月设置较多。

结束语:在公元1821年到2020年的200年中,共有农历闰月74个。其中闰正月、闰十一月、闰十二月一次也没有,而闰五月最多,达16次。

无怪乎我们碰不到闰正月,也过不到“闰春节”了。

不过据推算,3358年将会首次出现史无前例的闰腊月,也就是说那年会过两次年,不过这就跟我们没关系了。

我们都知道,闰月其实是阴历当中一种现象,我们会按照月亮的圆缺和朔望来安排大月和小月。

当然很多新一辈的朋友都不知道闰月。

闰月指的是阴历中的一种现象,阴历是按照月亮的圆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阴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样一年12个月共354天,阴历的月份没有季节意义,这样一年就与阳历的一年相差11天,只需经过17年,阴阳历日期就同季节发生倒置,譬如,某年新年是在瑞雪纷飞中度过,17年后,便要摇扇过新年了。

使用这样的历法,自然是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的,所以我国的阴历自秦汉以来,一直和24节气并行,用24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

我们的祖先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上,找出了“闰月”的办法,保证农历年的正月到三月为春季,四月到六月为夏季,七月到九月为秋季,十月到十二月为冬季,也同时保证了农历岁首在冬末春初。

农历年中月以朔望月长度***日为基础,所以大月为30日,小月为29日。

为保证每月的头一天(初一)必须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过严格的观测和计算来确定。

因此,农历中连续两个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甚至还出现过如1990年三、四月是小月、九、十、十一、十二连续四个月是大月的罕见特例。

那么多长时间加一个闰月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求出回归年日数与朔望月的日数的最小公倍数:我们希望m个回归年的天数与n个朔望月的天数相等,也就是应有等式:

在这些分式中,分子表示回归年的数目,分母表示朔望月的数目。例如第六个分数式表示19个回归年中必须加7个闰月。

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后,矛盾消除得只差:***(天)——即2小时9分多,这已经是够精确的了。

所以,农历就采用了19年加7个闰月的办法,即“十九年七闰法”,把回归年与农历年很好地协调起来,使农历的元旦(春节)总保持在冬末春初。

古人把235个朔望月称之为“闰周”。

农历置闰的方法可以使农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而农历中的月又有鲜明的月相特征,保持了公历和阴历两全其美的特点。

现在置闰的方法是两个冬至之间,如仅有12个月则不置闰,若有13个月即置闰。

置闰的月从“冬至”开始,当出现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这个月就是闰月,其名称是在前个月的前面加一个“闰”字。

一般每过两年多就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这正好和需要加闰月的年头相符。所以农历就规定把没有中气的那个月作为闰月。

例如2001年农历四月二十九日是中气小满,再隔一个月的初一才是下一个中气夏至,当中这一个月没有中气,就定为闰月,它跟在四月后面,所以叫闰四月。

五行是中国古代人民的哲学思想,被运用到很多地方,而五行也是中国汉族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其中的五行相生相克是五行中的重中之重。

那么本期的五行相生相克带你去了解五行相生相克规律原理。

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五行的相生和相克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两个方面。

我们知道,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没有克,就不能维持万事万物的平衡与协调。

因此,宇宙中的规律是:生中有克,克中有生。

生生不息。

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称之为地球公转,而地球公转很有规律,而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也是固定的,这个时间是地球公转周期,那么下面由星座知识为大家揭晓下地球公转一周是多少天?

恒星年和回归年的区别?

闰月指的是阴历中的一种现象,阴历是按照月亮的圆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日,是月相盈亏的周期,阴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样一年12个月共354天,阴历的月份没有季节意义,这样一年就与阳历的一年相差11天,只需经过17年,阴阳历日期就同季节发生倒置,譬如,某年新年是在瑞雪纷飞中度过,17年后,便要摇扇过新年了。

使用这样的历法,自然是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的,所以我国的阴历自秦汉以来,一直和24节气并行,用24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

二十四节气又可分为“节气”和“中气”二组:古人把从小寒起每隔黄经30°为一节气;从冬至起每隔黄经30°为一中气,一年有12个节气,12个中气。

12节气把一年分为12个节月,每个节月各有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节气是节月的起点;中气是节日的中点。

我国传统历法对于日序和月序以及大月、小月、平年和闰年,不象一般历法那样采用长期安排的方法,而是强调逐年逐月的推算,国家设有专门的机构从事历法的推算。

其一,以月相定日序。它逐一推算日月合朔的日期和时刻,每月的初一就是合朔的日期;根据先后二次合朔包含的日数,确定前月的大小。

如果从这一合朔到下一次合朔的间隔是30天,那么当月便是大月;如果只隔29天,便为小月。

其二,以中气定月序。首先,以历月中有无中气区分历月和闰月,我们知道一个回归年有12个中气,但却包含***÷***=***个朔望月,经过几番历月轮转之后,必有一个历月没有中气。

《汉书·律历表》载:“朔不得中,谓之闰月”。这个没有中气的月份便是闰月。它前一历日为几月即为闰几月。例如,1984年的那次闰月出现在旧历十月之后,因而叫它“闰十月”。闰月是推算出来的,在一年的月序中不固定,除农历十一月、十二月、正月外,闰几月都可能,十九年七闰。

结束语:综上所述,闰年是阳历中的一种现象,固定在二月,比平年加一天,29天;而闰月则是阴历中的一个现象,闰一个月,那一年阴历有13个月,那一年叫闰月年。

闰月年384天。

·

标签:闰月,农历,回归年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之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zhwenwen.com/article/168606.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