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癔病是什么
癔症一词的原有注释为“心意病也”,也称为歇斯底里,是一种较常见的神经病,以乡村多见。
目前认为癔症患者多具有易受暗示性,喜夸张,感情用事和高度自我中心等性格特点,常由于精神因素或不良暗示引起发病。
可呈现各种不同的临床症状,如感觉和运动功能有障碍,内脏器官和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以及精神异常。这类症状无器质性损害的基础,它可因暗示而产生,也可因暗示而改变或消失。
癔症是在各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神经症,但近年来发病有所减少。
在综合医院的心理咨询门诊中,本病也较少见,仅占全部咨询病例的0.3%。
本病的病人在病前常已有情感丰富,富于幻想,善于模仿,易受暗示,自我中心等人格特点。
这类人常在某些心理一社会因素的刺激下或暗示下,突然出现短暂性精神异常或运动、感觉、植物神经、内脏方面的紊乱。这些症状可由暗示而产生,亦可通过暗示而使之消失。
本病的发病年龄多数在16~30岁之间,女性远多见于男性。
2癔病的病因
1.心理因素
个体对应激性生活事件的经历和反应是引发本病的重要因素。幼年的创伤性经历也可能是成年后发生分离转换障碍的重要原因。
此症患者常常具有一些共同的人格特征,包括:具有暗示性、表演性、自我中心、情绪化、幻想性等。
2.社会文化因素
此症患者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大多生活在封闭性的同源文化环境中。因此受教育程度、社会文化、生活环境对分离转换障碍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3.生物学因素
目前分离转换障碍的遗传学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有些研究发现分离转换障碍患者的一级亲属的同病率较高。但也有研究得出相反的结论。
有学者认为本病为多因素遗传疾病。
3癔病的预防护理
减少本病的发生,要强调健康良好个性的养成,个体性格形成的条件是多方面的,其中,后天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在儿童性格障碍与行为障碍的发展形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最常见的不良因素是童年时期的精神创伤,不正当的教养方法,不和谐的家庭生活,以及外界环境的有害影响,为此,要防止性格反常发展和其他精神异常的发生,就必须重视儿童和少年的身心健康。
1.重视精神健康必须从儿童时期的培养教育开始,鉴于儿童早期的性格发展每每决定着其后来的个性特征,因此,个体的精神卫生,首先应从儿童时期的培养教育做起,儿童时期也是为身心健康打基础的一个重要时刻。
2.儿童时期的培养教育首先要注意家庭教育问题,家庭是儿童生活与活动的主要场所,儿童富于模仿性,易于接受周围人的熏陶,故家庭生活的气氛,家庭成员的关系及其对儿童的教育方法,对儿童的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都起到重要的作用,为此,家庭应与学校配合,要对儿童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培养他们爱劳动,爱集体的品德与作风,养成诚实,坦白,坚强,勇敢和心情开朗的性格。
3.要早期发现和及时纠正一些神经精神障碍,发生在儿童时期的神经精神功能失调,时常由个别症状开始的,如口吃,遗尿,抽动,神经性呕吐和睡眠障碍等,儿童时期的行为障碍,往往表现为孤僻,迟钝,冲动性行为或多动症等,这些情况,如经早期发现及时确诊,处理得当的话,有相当多的病例是可以获得及时矫正和治愈的。
4癔病发作应该如何急救
癔病是强烈的精神创伤和痛苦情感的反应。多见于性格多变、感情脆弱、情绪不稳的妇女。
该病起病急骤,多半过去有过类似的发作。
癔病的表现形式之一是抽风:忽然两手紧握、口眼紧闭、人往后挺、呼叫不应,但没有大小便失禁和舌尖咬伤的现象,这与真正的抽风不同。这种抽风可以持续几十分钟甚至几小时。
表现形式之二是兴奋激越:突然叫喊哭笑、歌唱狂呼、乱骂乱跑,有的还毁坏器物,甚至打自己或咬人。
表现形式之三是神经异常:不能下地,但能在床上活动,自己感觉身体麻木,两眼看不见东西,双耳听不清声音,甚至不会说话。
急救措施
1.处理这种情况主要是保持镇静,将病人安置在肃静的房间,谁都不要惊慌喧嚷。尤其不能谈论病的轻重,免得病人听了更不容易恢复常态。
2.用语言暗示,对病人进行诱导,告诉病人此病不要紧,慢慢就会好的。
忌让过多的人前来看望病人,这样会使暗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必要时可以吃点医生开的镇静药,也可吸入氨液,或给予适当的针灸。并让其安静入睡。
注意事项
癔病过后,要多作细致的思想开导,辅以热情的关怀,劝病人心胸开阔,不计较小事,以防再次发作。
5癲痫与癔病的区别
癔病就是现在广泛流行的一种形容用语:“歇斯底里”人们经常说这个人有点歇斯底里,其实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精神障碍,表现症状更是多种多样,是一种伴有多种疾病症状的疾病。
癔病临床表现的特征在于夸大性、缺乏真实感和过分表演化,症状复杂多样且不恒定。
由于小儿生活经历短浅,思维、感情均较为单纯,故发病少,症状也较成人简单。
小儿癔病性发作与癫痫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 小儿癔病性发作多见于年长儿,与精神因素关系密切。
② 癔病性抽搐杂乱无规律,不伴意识丧失和二便失禁。
③ 癔病性昏厥缓慢倒下,并不受伤,面色改变,瞳孔反射正常,发作后能回忆。
④ 癔病性发作与周围环境有关,常在引人注目的时间、地点发作,周围有人时发作加重。
⑤ 暗示疗法可终止癔病性发作。
⑥ 癔病发作时脑电图正常
标签:癔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