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之问问>百科知识>“三寸丁、谷树皮”是何意?为啥它成了武大郎代名词

“三寸丁、谷树皮”是何意?为啥它成了武大郎代名词

2023-06-11 17:10:19 编辑:join 浏览量:629

“三寸丁、谷树皮”是何意?为啥它成了武大郎代名词

诗曰:三寸丁儿没干才,西门驴货甚雄哉。

三寸丁儿者,三寸丁谷树皮武大郎绰号也。《水浒传资料汇编》一书收录清代程穆衡著《水浒传注略》,这样解释:

《隋书》男女十七岁以下为中,十八岁以上为丁。云三寸丁者,甚言其短小也。《本草图经》:榖树有二种,一种皮有斑花纹,谓之斑榖。云榖树皮者,甚言其皮色斑麻粗恶也。

三寸丁是指武大郎身材矮短,这很容易理解,丁似多用于男性,比如古代兵制三丁抽一。三寸高的男子,是夸张,如同现在形容矮人没有三块豆腐高。另外,有人将三寸丁解释为棺材钉。《水浒传》成书的明代,按故宫藏嘉靖牙尺约32厘米,三寸则合9.6厘米,水浒故事背景宋代,宋木矩尺甲约30厘米,三寸则合9厘米。棺材钉这个长度明显短了。古代棺材盖的厚度,庶人也有四寸,墨子桐棺三寸,算身体力行薄葬,而当代棺材钉长度至少七寸,钉不牢怕你爬出来。再有后文写何九叔收敛拿出长命钉钉棺材,并没有写成“丁”字。

谷树皮,引发的议论最多,程穆衡将其解释为榖树皮。理由可参考民国二十九年出版《瓶外卮言》的解释,该书作者姚灵犀指出《金瓶梅》中武大郎绰号,“谷”是“榖”误用。谷树皮写做谷树皮,则有可能榖树皮之误。发现谷和榖的不同了吗,左下角一个是禾一个是木。谷是谷的简体,这是现代汉语规范。但是谷、谷二字自古就有,从宋代开始使用趋于混同。

榖树,又名楮树、构树,树皮可以造纸制衣。收集资料的时候,看着楮树图片猛然想起前几年居住的地方就有这样一棵树,原来它是一棵楮树。但是楮树皮不是很斑麻粗恶啊?起码在树木里不是树皮最粗糙的。古籍关于楮树的资料,提到树皮可入药,药名楮树白皮,《圣济总录》称为楮白皮。

如果将三寸丁榖树皮视作隐语,则隐了“楮白皮”,三寸丁楮白皮,楮与杵读音同,白皮喻潘金莲。杵白皮就是男女之事了,杵的动词用法,清代《姑妄言》《昭妃艳史》里已有使用,如果在明代或是更早年代找到杵字动词用法,我这戏解就更有说服力了。

《太平御览》木部榖条下辑《钱塘记》曰:灵隐山四布似莲花,中央生榖树,甚高大。这一条也很有想象空间,武大郎若在莲花(潘金莲)中央,说什么也不能算高大,只能叫榖树皮。

《齐民要术》种榖楮一章称,煮剥卖皮者,虽劳而利大。此十字也很贴合武大郎情形,每日辛辛苦苦做炊饼营生,忽然遇到张大户倒赔妆奁嫁潘金莲这事。

《毛诗·鹤鸣》曰: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朱熹注云:榖,一名楮,恶木也。苏东坡诗《宥老楮》:胡为寻丈地,养此不材木。楮树为何被称恶木、不材木,明人袁中道《楮亭记》给出解释:不中梁栋枅栌之用。原来所谓恶木、不材是说楮树木质疏松,不能用于建筑和制作家具。虽然苏东坡、袁中道在诗文里说出楮树可以造纸制衣入药等用处,但是仅恶木、不材的偏见名声正是清河县浮浪子弟眼中的武大郎,所以树皮不名杨柳松柏,偏做榖树皮名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三寸丁,它成,武大郎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之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zhwenwen.com/article/112528.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