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立是指三方面力量相当,像鼎的三条腿一样峙立着,也形容坚强挺立。鼎即古代的一种物品,三足共同支撑一个整体,三足站立是稳固的象征。
1、拼音:dǐng lì
2、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
3、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陆凯传》:近者汉之衰末,三家鼎立。(翻译:近来汉朝衰退败落,呈现出三个国家力量相当,互相对立的局面。)
4、引证解释:
(1)宋·叶适《纪纲一》:然边方鼎立,彼此窥伺,一有蹉跌,而祸败随之。(翻译:然而边境势力相当,互相监视伺机行动,一旦出现失误,失败就会随之而来。)
(2) 宋·苏轼《见子由与孔常父唱和诗辄次其韵》:自君兄弟还,鼎立知有补。(翻译:从你兄弟回来,你们的学问将会三者并立。)
扩展资料
一、近义词:鼎峙
1、拼音:dǐng zhì
2、释义:指鼎立,三方面并峙。
3、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论》: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翻译:所以能够独自作管理长江以南地区,形成三方对峙局面。)
二、反义词:独擅
1、拼音:dú shàn
2、释义:独自据有、独揽。
3、出处:西汉·刘向编《战国策·秦策》:方五百里,赵独擅之。(翻译:五百里的土地,赵国独自占有。)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鼎立 dǐng lì 鼎即古代的一中物品,三足共同支撑一个整体(三足即可理解为三方面,三人等等),而三足站立又是稳固的象征,进而“鼎立”可以引申为以下意思: 1.三方对立。语出《汉书·蒯通传》:“方今为足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参分天下,鼎足而立,其势莫敢先动。”《三国志·吴志·陆凯传》:“近者汉之衰末,三家鼎立,曹失纲纪,晋有其政。” 宋·叶适 《纪纲一》:“然边方鼎立,彼此窥伺,一有蹉跌,而祸败随之。” 2.三者并立。 宋·苏轼 《见子由与孔常父唱和诗辄次其韵》:“自君兄弟还,鼎立知有补。” 施元之题注:“ 常父与兄经父,弟毅父皆以文声起,江右鼎立,元佑时号三孔 。” 清·叶廷琯 《鸥陂渔话·劫灰录李定国事》:“鼎立何瞿堪合传,平心未取薄黄巾。” 3.坚强挺立。 清·刘大櫆 《赠张絅儒序》:“当其伐之於石,而敷之於纸,常者鼎立,怪者龙兴,高者佶然以生,而下者鱼然以适。” 三足鼎立sān zú dǐng lì 【解释】: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近义词】:鼎足之势、鼎足三分 【反义词】:不打自败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三方对立
标签:鼎立